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19.255.84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9)
2023(12570)
2022(10931)
2021(10085)
2020(8494)
2019(19790)
2018(19565)
2017(38913)
2016(20808)
2015(23431)
2014(23418)
2013(23508)
2012(21516)
2011(19317)
2010(19144)
2009(17239)
2008(16801)
2007(14900)
2006(12986)
2005(10828)
作者
(58706)
(48735)
(48624)
(46265)
(30978)
(23246)
(22055)
(19123)
(18621)
(17579)
(16799)
(16288)
(15429)
(15258)
(15134)
(14848)
(14400)
(14253)
(13989)
(13710)
(12053)
(11898)
(11860)
(11040)
(10926)
(10801)
(10785)
(10710)
(9812)
(9524)
学科
(91784)
经济(91691)
管理(58952)
(56594)
(46110)
企业(46110)
方法(43849)
数学(38553)
数学方法(38242)
(23954)
中国(22665)
地方(21070)
(21002)
业经(20083)
(18051)
农业(16320)
(14752)
贸易(14744)
(14235)
技术(14214)
(13976)
理论(13760)
(13734)
环境(13396)
产业(13089)
(13039)
财务(12971)
财务管理(12946)
企业财务(12303)
(11705)
机构
大学(294030)
学院(291960)
管理(120185)
(120063)
经济(117625)
理学(104799)
理学院(103722)
管理学(102120)
管理学院(101606)
研究(94488)
中国(69041)
(62175)
科学(57472)
(53557)
(45526)
(43813)
财经(43616)
中心(43356)
业大(42903)
(41772)
研究所(41432)
(39782)
北京(39123)
(38013)
师范(37688)
经济学(36610)
(34844)
(34121)
农业(34102)
经济学院(33377)
基金
项目(204394)
科学(161296)
研究(151915)
基金(148573)
(127971)
国家(126935)
科学基金(110151)
社会(96268)
社会科(91414)
社会科学(91394)
(79527)
基金项目(79504)
自然(70821)
教育(69256)
自然科(69134)
自然科学(69122)
自然科学基金(67908)
(66247)
编号(62004)
资助(61404)
成果(49755)
(45564)
重点(45086)
(43908)
(42553)
课题(42180)
创新(39616)
教育部(39521)
国家社会(39453)
人文(39034)
期刊
(127226)
经济(127226)
研究(85918)
中国(53220)
学报(43996)
管理(43062)
科学(40168)
(39021)
(38936)
大学(33733)
教育(32595)
学学(31119)
农业(27480)
技术(26052)
(22783)
金融(22783)
业经(21217)
财经(20988)
经济研究(20576)
图书(19085)
(17951)
问题(16856)
技术经济(14902)
理论(14803)
科技(14130)
(13671)
实践(13542)
(13542)
现代(13142)
商业(13022)
共检索到41927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喻燕  卢新海  
为定量测算建设用地扩张与城市经济增长关系,将土地要素引入索洛增长模型,分析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建设用地投入、科技投入对城市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增长贡献,并运用武汉市1988—2008年相关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建设用地要素投入每增加1%,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增长0.15%,土地要素贡献率为5.14%,贡献显著;武汉市建设用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减阶段,应该整合优化利用土地资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鑫  张瑞平  欧名豪  孙敏  
在土地资源总量有限和耕地保护压力巨大背景下,将建设用地纳入经济增长内生模型,研究土地要素对二三产业增长贡献,探寻省际建设用地产出弹性在空间上是否存在相关性与集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已有关于建设用地经济增长贡献研究大多假设技术水平单调上升,或直接把固定资产投资当资本存量,且很少研究增长贡献的空间相关性。本文首先测算1999-2008年全国与各省技术水平及二三产业资本存量,以准确测度建设用地经济增长贡献,其次对C-D生产函数进行回归以计算建设用地产出弹性,最后用空间相关分析法分析产出弹性在空间上的相关性与集聚区域。结果表明:技术水平变化并非像以往假设一样——随时间单调上升,而是在某些年份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毛振强  左玉强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要素投入对中国二三产业发展影响的定量评估方法。研究方法:在Cobb-Dauglas生产函数方程中加入土地要素,就土地要素投入对中国二三产业发展的贡献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以1996—2003年二三产业总产值与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和建设用地数量等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F=249.511>(F 0.01)(4,3),R=0.998>R(0.01)(4,3))。上述三个要素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27、0.995和1.038,说明土地投入每增加1%,二三产业总产值增长1.038%,是土地、资金和劳动力三要素中对二三产业投资弹性最大的一个;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琰  张俊峰  张安录  夏炜祁  
运用拓展的C-D生产函数和面板数据模型估算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基于贡献率的区域差异提出了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2001-2004、2005-2008、2009-2012、2001-2012年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1%、7.59%、10.04%、6.07%,建设用地投入对促进城市圈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2)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必要根据区域差异实施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3)按建设用地贡献程度和替代性,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琰  张俊峰  张安录  夏炜祁  
运用拓展的C-D生产函数和面板数据模型估算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基于贡献率的区域差异提出了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2001-2004、2005-2008、2009-2012、2001-2012年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1%、7.59%、10.04%、6.07%,建设用地投入对促进城市圈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2)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必要根据区域差异实施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3)按建设用地贡献程度和替代性,可将城市圈划分为建设用地依赖型、挖潜型和替代型三种管控类型,并从总量控制、增量分配、土地批供用查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通过划分建设用地管控类型进而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能够实现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宝东  杨兵伟  
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解和比较,对云南第三产业就业进行实证分析,较充分论证了云南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吸纳就业的潜力,并指出了就业有效增长的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选择。研究表明:(1)近10年,云南一、二、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分别为27.8%、2.2%、69.9%,新增就业岗位的69.9%由第三产业提供,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就达1.56万个,比第二产业多0.9万个;(2)云南第三产业在发展的同时没有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就业吸纳空间;(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区服务业将是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亚财  李红  王丽光  尹相飞  张军生  
运用土地报酬递减原理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2001-2010年间长春市建设用地投入合理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①2001-2010年间长春市建设用地的平均报酬递增,边际产出高于平均产出,总报酬持续上升,说明长春市建设用地处于土地报酬递增阶段,土地的投入是合理的;②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确定的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和建设用地数量的指标弹性系数之和大于1,同样说明长春市建设用地的投入处于报酬递增阶段;③建设用地对长春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低于资本及技术的投入,说明长春市经济发展不依赖于建设用地的扩张,已经走向建设用地集约发展的阶段,但是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志梁  
本文基于武汉市的数据,分析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构建VAR动态计量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和巨大冲击作用,且武汉市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投入不足,因此应当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来促进武汉市的经济长期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建国  李芬  
文章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模型,对武汉市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表现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虽然外资在"量"上一直在增长,但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约为1.67%。外商直接投资仍有很大潜力,但应以"质"为导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秀梅  郝华  
东北地区是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点地区。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随之改变,失去了工业发展优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辉  王晓霞  
对比北京和全国的情形,本文分析了导致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的若干因素。结合对现有文献中有关结构效应的争论的分析,本文在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得出了一般性结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距有关,也和资源在产业之间的转移方向有关。当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距较大时,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这导致了一个经济体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效应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依赖于技术进步。同时,由于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转移往往发生于三大产业之间,较少发生于三大产业内部的各行业之间,三大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迁对三大产业各自的产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志刚  
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和拉动力量,与宜宾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宜宾物流业发展与三次产业增长之间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物流业对宜宾第一产业的拉动效应和影响较弱,对第二、三产业拉动和影响较强。为更好地发挥现代物流业对宜宾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加快推进宜宾区域现代化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琰  张安录  
运用索洛余值法量化测度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置前后(2000~2006年和2007~2012年)各县区的TEP以及资本、劳动、土地、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促进武汉城市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提升土地要素产出效率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技术进步,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低,中间投入品的影响微弱;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的规划设置提升了土地要素供给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城市土地扩张的产出效率有所增强,但在要素投入中仍显微弱、增幅较小,ΔES与ΔTEP的差距与对应区域产业结构对土地投入的依赖性呈反比。研究发现: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姜海  夏燕榕  曲福田  
研究目的:应用1999—2007年分省数据,测度近年建设用地扩张对中国及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变化趋势,为土地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效率评价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1999—2007年中国固定资本、劳动力和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745、0.274和0.083;(2)初级产品阶段地区、工业化阶段地区、发达经济阶段地区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376、0.068和0.066;(3)地区技术效率和土地宏观调控对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发展阶段演进逐渐减小;(2)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华  
保险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已得到逐步的认识,但相关研究还是较少。保险作为金融中介,通过强大的筹资功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本文运用两个理论模型分别论证了财产保险为经济提供了分担机制,寿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长期资本,且两类保险对技术进步也有促进作用,保险制度直接与间接地提高了社会产量,推动了经济增长。以我国为实证,结果表明,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对GDP增长有贡献作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