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73)
- 2023(2413)
- 2022(1851)
- 2021(1691)
- 2020(1295)
- 2019(2860)
- 2018(2912)
- 2017(4922)
- 2016(2759)
- 2015(3043)
- 2014(3035)
- 2013(2891)
- 2012(2743)
- 2011(2537)
- 2010(2691)
- 2009(2388)
- 2008(2457)
- 2007(2496)
- 2006(2295)
- 2005(1696)
- 学科
- 济(9476)
- 经济(9474)
- 管理(8510)
- 环境(6979)
- 生态(4993)
- 地方(4766)
- 农(4652)
- 中国(4057)
- 业(3537)
- 资源(3478)
- 学(3464)
- 业经(3112)
- 和(3098)
- 发(3063)
- 划(3037)
- 农业(3008)
- 规划(2621)
- 环境规划(2545)
- 企(2367)
- 企业(2367)
- 教育(2178)
- 建设(2149)
- 域(2078)
- 区域(2072)
- 理论(2016)
- 发展(2014)
- 展(2010)
- 区域环境(1937)
- 地方经济(1774)
- 农业经济(1660)
- 机构
- 学院(35813)
- 大学(33991)
- 研究(13970)
- 管理(11852)
- 济(11046)
- 经济(10639)
- 中国(10438)
- 科学(9686)
- 理学(9366)
- 理学院(9222)
- 管理学(8978)
- 管理学院(8923)
- 京(8372)
- 农(7040)
- 江(6851)
- 中心(6836)
- 所(6829)
- 研究所(6199)
- 范(6199)
- 师范(6147)
- 业大(6107)
- 院(5685)
- 省(5552)
- 州(5542)
- 北京(5526)
- 技术(5360)
- 财(5215)
- 农业(5168)
- 师范大学(4766)
- 职业(4722)
共检索到61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燚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生态美学的提出及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理论贡献。首先是生态审美生存的界定。它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中心,以生态平衡为途径,以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的发展为旨归,形成一个鸢飞鱼跃的生态审美之境。这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目标。其次是生态审美观的形成。它借鉴了中西哲学和美学中的审美范畴,形成具有生态意味的审美观,并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态思想观念。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是生态审美意识的养成。它是人对自然在生态思维前提下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识,也是深入到人类日常生活之中的生态智慧。这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实质上,生态美学通过改变人的审美方式和行为方式,...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美学 和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维民
文章从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意义;从学理上界定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外延;从操作层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杜受祜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国力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建设生态文明要实现从"经济人"到"生态人"的转变,从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变"两难"为"双赢"。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明 董仁才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旨在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有效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作保障。现代科技文明已通过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等技术对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有力支撑。通过深入剖析环境物联网理论与技术,阐述了以传感器网络、数字城市为核心的新技术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对传统城市环境监测、试验、分析、模拟和管理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革新,总结了现代高新技术与城市人居环境管理的相互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前程 王慧芬
生态文明理论是中国对世界的巨大理论贡献,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等一系列科学论断,统筹生态环境治理并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传染病流行等导致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安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前程 王慧芬
生态文明理论是中国对世界的巨大理论贡献,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等一系列科学论断,统筹生态环境治理并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传染病流行等导致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安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海东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向恩明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向恩明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将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十分重要。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趋尖锐,国内外开始研究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认为这是解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沈洪涛 廖菁华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离不开会计与会计信息,同时也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政府层面,排放权交易、环境税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都需要借助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作为计价基础。在企业层面,环境会计正在转向生态会计,以计量和管理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社会层面,政府与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建立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对话合作机制。
关键词:
环境会计 生态会计 生态文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曾珠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必须以维护人类经济利益为前提。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我们可以从硬约束和软约束两方面着手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设 十七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体化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环境更优美了。这期间,从理念到实践的变化是彻底而深刻的,人民群众感受到了这历史性的进步,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保护修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峥 武霏霏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也是依靠创新驱动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国家级实验区的建设经验进行文献梳理,结合对北京市部分实验区的调研,分析了实验区在整体规划、创新意识、创新主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促进实验区科学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民生科技 创新驱动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于这个国家能否跟随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占领人类文明高地。当前,中国开始进入民族复兴加快推进时期,人类文明开始进入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换时期。要利用后发优势,在现有工业文明基础上,通过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强国,为民族振兴和崛起奠定坚实的文明基础,从新的文明中吸取强劲的民族复兴动能。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