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03)
- 2023(5057)
- 2022(3930)
- 2021(3480)
- 2020(2728)
- 2019(5987)
- 2018(6231)
- 2017(10690)
- 2016(6132)
- 2015(6935)
- 2014(7269)
- 2013(6688)
- 2012(6267)
- 2011(5763)
- 2010(5919)
- 2009(5379)
- 2008(5302)
- 2007(5199)
- 2006(4634)
- 2005(3834)
- 学科
- 济(19588)
- 经济(19558)
- 管理(17405)
- 业(10241)
- 农(8370)
- 环境(8188)
- 中国(8072)
- 企(7765)
- 企业(7765)
- 学(7503)
- 地方(7208)
- 制(5771)
- 业经(5733)
- 生态(5475)
- 体(5335)
- 农业(5264)
- 理论(5243)
- 教育(4894)
- 和(4872)
- 财(4815)
- 发(4544)
- 划(4414)
- 资源(4347)
- 融(4276)
- 金融(4269)
- 方法(4255)
- 银(4202)
- 银行(4186)
- 行(4090)
- 教学(3448)
- 机构
- 学院(83444)
- 大学(80883)
- 研究(32564)
- 管理(26983)
- 济(26598)
- 经济(25687)
- 中国(24105)
- 科学(21994)
- 理学(21850)
- 理学院(21530)
- 管理学(20951)
- 管理学院(20812)
- 京(19071)
- 农(18378)
- 所(16919)
- 研究所(15417)
- 江(15145)
- 中心(14986)
- 业大(14564)
- 农业(14215)
- 财(13726)
- 范(13138)
- 师范(12944)
- 技术(12849)
- 院(12636)
- 省(12227)
- 北京(12190)
- 州(11856)
- 师范大学(9995)
- 职业(9767)
- 基金
- 项目(56453)
- 研究(43142)
- 科学(42720)
- 基金(36784)
- 家(33231)
- 国家(32917)
- 科学基金(26729)
- 社会(24688)
- 省(24486)
- 社会科(23046)
- 社会科学(23042)
- 划(20306)
- 教育(19874)
- 基金项目(19286)
- 编号(18754)
- 自然(16529)
- 自然科(15966)
- 自然科学(15959)
- 成果(15954)
- 自然科学基金(15619)
- 课题(14759)
- 资助(14168)
- 重点(13518)
- 发(13134)
- 年(12149)
- 创(11457)
- 体(11437)
- 部(11095)
- 计划(10751)
- 创新(10720)
共检索到138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田
在如今的中国,每时每刻都有年轻的人们带着简单的行李,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希冀,揣着薄薄的火车票踏上远行的列车,沿途风景新鲜而陌生,一如他们尚未展开的人生。车票的这头是日益凋敝的乡土社会,而另一头则是需要大量劳工来支撑竞争优势的企业,它们正敞开大门迎接这些城镇化的孩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遵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结合高等学校发展实际,在当前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方面,加强学者共同体建设是重点。从历史、现状和比较的角度分析,均能得出大学是由学院组成的共同体,学院是由教授组成的共同体。基于此,在高校学者共同体治理模式设计上,科学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以学院为基础的学者共同体,高校实行学院联邦制,校学术委员会有权否定学院决策,严格区分学术与行政岗位等改革路径。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学者 共同体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国新
现代社会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开放与共享"。社区教育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无围墙的教育,社区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其教育机构具有开放的特点;同时,由于社区教育的个性化显著,单个办学机构根本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是解决现实困境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共同体 建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鞍钢 沈若萌 刘珉
京津冀地区曾经有过森林生态赤字不断加剧的历史教训,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森林生态建设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协同发展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共同体,需要从合作与升级两方面入手,解放思想,统一设计。通过分工与合作,实现区域生态建设红利的共享共赢,以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生态建设 森林资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妹珍 刘淑兰
文章首先概述了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构成与特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生命共同体观。然后从生命共同体视角分析了长汀县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增强人们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和生态自觉性,以生命共同体理念规划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各部门各地区的协同治理,建立生命共同体视角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综合考评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长汀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建设 长汀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开芳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变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峻,成为困扰和阻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大问题。面对人类发展新的外部约束条件和环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的重大发展战略。这些战略既是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新纲领,也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这些新议题、新理念虽然均是面向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共同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开芳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变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峻,成为困扰和阻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大问题。面对人类发展新的外部约束条件和环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的重大发展战略。这些战略既是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新纲领,也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这些新议题、新理念虽然均是面向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共同问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高强 孙菲
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归宿,当前研究多重视乡村制度帮扶与主体联结以实现物质富裕,忽视了乡村生活世界之于共同富裕的情感价值。基于安徽源潭的实地考察,将乡村生活系统带回研究视野,其与乡村生产系统共同构成了推进乡村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研究发现,通过在生活之“居”与生产之“业”间建立空间连接、关系传动、资源嵌合的联结机制,可以有效实现乡村居业空间平衡下的共同生活、居业关系传动下的先富带后富、居业资源嵌合中的互利共享,呈现了共同富裕情感性、经济性和共享性的三重特征,既凝练了乡村共富的实践路径,也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因此,构建居业共同体是推进乡村全体人民迈向全面共同富裕行之有效的建设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再次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场合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他首次向世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再次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场合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他首次向世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爱霞 左路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有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意蕴,其思想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等。从问题导向的视角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鲜明的生态问题指向,包括生态问题的全球化、全球生态正义问题等。从价值追求层面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生态方面的价值目标,即在建设生态共同体的基础上,实现全球生态正义并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新时代要着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必须要遵循其生态逻辑,具体包括形成全球性生态共识、发展共享性生态经济、实现协同性生态治理、共育和谐性生态文化、维护全球性生态正义、共担全球性生态责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建明
我国的农村共同体具有的生态性质是几千年生生不息的传承演变的结果,这是一种文化共同体形态,是在低水平物质新陈代谢基础上的与时代相适应的生态共同体。但这个共同体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遭到极大破坏,并向个人的理性共同体转变,这造成了农村全面的生态性危机。立足于传统的文化共同体,发挥新型政治共同体的优势,有节制地利用市场机制,克服传统共同体的生态自发性、农村物质新陈代谢低水平、社会生态无意识、共同体的阶级化政治化倾向,就能再造新的农村生态共同体。
关键词:
农村 文化共同体 理性共同体 生态共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