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2)
- 2023(12966)
- 2022(10779)
- 2021(10011)
- 2020(8252)
- 2019(19165)
- 2018(19347)
- 2017(37168)
- 2016(20527)
- 2015(23257)
- 2014(23648)
- 2013(23077)
- 2012(20944)
- 2011(18842)
- 2010(18802)
- 2009(16969)
- 2008(16545)
- 2007(14632)
- 2006(12902)
- 2005(11221)
- 学科
- 济(81030)
- 经济(80937)
- 管理(56728)
- 业(53272)
- 企(43927)
- 企业(43927)
- 方法(35104)
- 数学(29308)
- 数学方法(28960)
- 中国(24167)
- 农(23431)
- 业经(20019)
- 财(18892)
- 地方(18543)
- 学(17902)
- 农业(15660)
- 理论(15462)
- 贸(14550)
- 贸易(14542)
- 制(14269)
- 易(14103)
- 和(14026)
- 融(12874)
- 金融(12873)
- 环境(12656)
- 技术(12523)
- 教育(12501)
- 银(12434)
- 银行(12398)
- 行(11800)
- 机构
- 大学(286171)
- 学院(283581)
- 管理(112546)
- 济(109248)
- 经济(106663)
- 理学(97001)
- 研究(96012)
- 理学院(95914)
- 管理学(94231)
- 管理学院(93728)
- 中国(70615)
- 京(62443)
- 科学(59812)
- 财(49490)
- 所(47773)
- 农(44584)
- 研究所(43556)
- 中心(43113)
- 业大(42203)
- 江(41519)
- 范(39703)
- 北京(39701)
- 财经(39438)
- 师范(39364)
- 经(35842)
- 院(35269)
- 农业(34681)
- 州(34120)
- 师范大学(31955)
- 经济学(31750)
- 基金
- 项目(194362)
- 科学(151819)
- 研究(145397)
- 基金(138510)
- 家(119901)
- 国家(118854)
- 科学基金(101897)
- 社会(89222)
- 社会科(84354)
- 社会科学(84331)
- 省(76170)
- 基金项目(74013)
- 教育(66943)
- 自然(65673)
- 自然科(64093)
- 划(64091)
- 自然科学(64080)
- 自然科学基金(62883)
- 编号(61095)
- 资助(56344)
- 成果(50217)
- 重点(43354)
- 部(42426)
- 课题(42291)
- 发(41636)
- 创(40026)
- 项目编号(37484)
- 创新(37244)
- 科研(36679)
- 教育部(36360)
- 期刊
- 济(122847)
- 经济(122847)
- 研究(86119)
- 中国(56515)
- 学报(44444)
- 管理(41467)
- 农(41292)
- 科学(40679)
- 教育(39132)
- 财(35734)
- 大学(33836)
- 学学(31072)
- 农业(29160)
- 技术(26345)
- 融(23406)
- 金融(23406)
- 业经(20362)
- 图书(19337)
- 经济研究(18766)
- 财经(18268)
- 问题(16372)
- 经(15502)
- 业(14875)
- 理论(14353)
- 科技(13899)
- 现代(13379)
- 技术经济(13246)
- 实践(13240)
- 践(13240)
- 书馆(13238)
共检索到421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过杰
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研究综述过杰大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是当今我国城市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将近几年学术界对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研究简要综述如下:(一)国际性城市形成的客观性论者普遍认为国际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从世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振华
本文在归纳和梳理世界城市理论发展演化的基础上,指出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以及陈述个人的倾向性意见,并结合我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提出一些战略性的理论思考。一、世界城市的基本内涵及其变化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讲,世界城市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1915年Patrick Geddes就提出过这个概念,它是指那些在世界商业活动中占有不成比例数量的城市。在当时,那些世界商业活动高度集聚的城市便被视为世界城市。但对世界城市开始进行比较深入的系统研究,则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其中经过了一系列的理论演进与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俞菊生
本研究采取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比较国内外先进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上,研究以建设世界级大城市为目标的上海郊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上海郊区科技兴农的思路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
本文重点分析上海培育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魅力 ,加快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意义 ,及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对策措施。本文认为国际化大都市魅力由影响力、吸引力、亲和力和想象力构成 ,国际化大都市魅力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本文最后强调通过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形成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作为发展腹地、充分利用浦东的亮点、充分展现上海未来发展前景等措施 ,加快上海国际化大都市魅力的培育。
关键词:
国际化大都市 城市魅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2001年2月,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加强管理、全面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现代国际大都市具有全球性协调功能。这种全球性协调功能既是大都市永恒特性的体现,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深化与发展的产物。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现代国际大都市具有明显的外部连接的网络化特征,其战略性的协调功能是内含于全球连通性之中,并通过全球连通性程度来体现的。
关键词:
现代国际大都市 协调功能 全球城市网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安树伟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北京的目标,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为此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仅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催化了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且有效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下,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前瞻性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级制造业。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拓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转移重点 国际化大都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沈志峰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是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离开了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就不会有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针对石家庄市经济建设的现状,1991年9月,市委做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大决策,并制定了《石家庄市1992—2000年科教兴市规划纲要》。近两年来,全市人民积极参加“科教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小华
关于惠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思考刘小华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征、标志和作用什么是国际化大都市?其特征如何?有什么标志?所起作用怎样?究竟达到何种程度和层次才算是国际化大都市?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从大体上来说,可以认为国际化是指大都市的性质、功能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冶
本文认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是兼有国际化、国际服务性、规模大并以国家综合国力为依托等重要特征,具有全球或较大区域空间连接并超前于世界城市发展平均水平的典型性城市,主要有四个判断依据:一是交通网络体系能否带来运输、交流的规模经济;二是服务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三是城市是否具有良性的创新能力;四是城市非经济要素是否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北京在WTO大环境中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必须大幅度提高交通网络体系的运输质量和效率;二是要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大力发展会展业、旅游业,改善金融保险市场以及信息服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震
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进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看待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是必须研究的紧迫课题。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是动态地、渐变的,而不是静止的、恒定的。总体趋势是:在建设初期,政府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较为突出,随着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深入推进,政府的作用趋向递减,而市场机制逐渐增强。这一变动趋势也要求政府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同时,应该充分做好自身管理领域的创新工作。
关键词:
政府 地位和作用 递减 国际化大都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士谋
长江流域各个城市的决策部门的领导者,过去先后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设想,但对于国际化都市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的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作者就长江流域内四大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并对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之间,规划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区内现有人口约90万,包括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五个组团。西咸新区是陕西省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鲍宗豪
我国在推进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普遍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其主要表现是:重城市经济,轻城市人文精神;重城市“形态”,轻城市文化“精神”;重文化“活动”,轻文化“内涵”。以“文化自觉”的精神反思与指导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建设,既要在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前沿,又要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积极维护民族文化主权;既要形成一流的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文化艺术人才,又要从国际大都市不同区域的实际出发,形成区域文化功能相区别、各具特色、多元文化形态纷呈的“文化圈”;既要重视城市“形态”,更要重视城市的文化精神,要使城市“形态”与文化“神态”融为一体;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的经验时,要反思建设国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甄明霞
本文从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出发 ,从四个方面 :参与全球经济的程度、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文化水平 ,把上海与当今国际大都市作了比较 ,指出上海与国际大都市的现存距离。
关键词:
上海 国际大都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