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2)
- 2023(14584)
- 2022(12530)
- 2021(11981)
- 2020(9762)
- 2019(22598)
- 2018(22241)
- 2017(42751)
- 2016(23621)
- 2015(26422)
- 2014(26781)
- 2013(26319)
- 2012(24402)
- 2011(21748)
- 2010(22086)
- 2009(19962)
- 2008(19785)
- 2007(17307)
- 2006(15403)
- 2005(13200)
- 学科
- 济(93274)
- 经济(93178)
- 管理(70993)
- 业(62273)
- 企(51212)
- 企业(51212)
- 方法(38643)
- 数学(33522)
- 数学方法(33117)
- 财(32888)
- 中国(29208)
- 地方(27374)
- 农(26187)
- 业经(20163)
- 学(19928)
- 制(17737)
- 农业(17235)
- 务(17033)
- 财务(16957)
- 财务管理(16908)
- 企业财务(16055)
- 环境(15730)
- 理论(15518)
- 贸(15268)
- 贸易(15261)
- 和(15036)
- 易(14698)
- 财政(14010)
- 策(14008)
- 银(13670)
- 机构
- 学院(324134)
- 大学(323330)
- 管理(129324)
- 济(125984)
- 经济(122895)
- 理学(111268)
- 理学院(109970)
- 研究(109880)
- 管理学(108170)
- 管理学院(107585)
- 中国(81944)
- 京(70003)
- 科学(68703)
- 财(64471)
- 所(54592)
- 江(52967)
- 中心(50305)
- 研究所(49336)
- 农(48635)
- 财经(47930)
- 业大(46216)
- 范(45281)
- 师范(44925)
- 北京(43800)
- 经(43390)
- 院(41047)
- 州(39994)
- 农业(37640)
- 经济学(36459)
- 师范大学(36209)
- 基金
- 项目(221920)
- 科学(174489)
- 研究(165824)
- 基金(158838)
- 家(136887)
- 国家(135705)
- 科学基金(117210)
- 社会(102894)
- 社会科(97368)
- 社会科学(97340)
- 省(87697)
- 基金项目(84831)
- 教育(75948)
- 自然(75859)
- 自然科(73981)
- 自然科学(73967)
- 划(73094)
- 自然科学基金(72582)
- 编号(69414)
- 资助(64846)
- 成果(56893)
- 重点(49646)
- 部(48459)
- 课题(48241)
- 发(47868)
- 创(45358)
- 创新(42283)
- 项目编号(42050)
- 科研(41748)
- 教育部(41379)
- 期刊
- 济(142932)
- 经济(142932)
- 研究(99894)
- 中国(65267)
- 财(50870)
- 学报(47410)
- 管理(46292)
- 科学(44401)
- 农(43351)
- 教育(40530)
- 大学(35941)
- 学学(33348)
- 农业(30224)
- 融(28768)
- 金融(28768)
- 技术(28683)
- 业经(23559)
- 财经(22445)
- 经济研究(21687)
- 问题(19599)
- 图书(19298)
- 经(19032)
- 资源(15932)
- 理论(15749)
- 现代(15308)
- 科技(15205)
- 技术经济(15071)
- 业(14729)
- 实践(14581)
- 践(14581)
共检索到487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湖北省襄阳市财政局课题组 马善记 陈新恒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流域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襄阳市致力于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必然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两年来,襄阳市财政局紧紧围绕把襄阳建设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财税体制改革总目标,结合襄阳实际,不断探索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新路子,为襄阳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美玲 方世明
文章以汉江流域为背景区域,通过建立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四个时间断面(2000年、2005年、2010年、2013年)对9个城市进行城市竞争力评价和排序,并运用空间表达和空间插值的方法分析城市竞争力的时空演变情况。评价结果显示:襄阳的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最高,作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优势。进而根据评价结果,揭示了9个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演变、主成分演变与影响因素演变的特征和规律;根据4个时间断面上城市竞争力的等级分布图与空间插值效果图,揭示了9个城市竞争力的空间演变特征和规律。
关键词:
汉江流域 中心城市 竞争力评价 时空演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捷
近年来,湖北提出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并明确襄阳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城市发展新定位。在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期,将会产生巨大的金融需求。本文从经济新机遇、金融新需求、银行新作为等角度切入,对金融服务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金融服务 汉江流域 中心城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近年来,湖北提出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并提出把襄阳建设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有力支持襄阳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农行襄阳分行不断加大对襄阳地区信贷投放总量。2014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达182.6亿元,当年净增24.1亿元,余额份额和增量份额分别在四大行占28.53%和32.03%,位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许梦博
目前,对区域财政问题的研究所见成果并不多。但是区域中心城市财政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区域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使区域财政管理和调控职能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要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已有的经验,适合各地特点,不断推进区域中心城市的财政改革,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财政管理水平。
关键词:
区域中心城市 城市财政 公共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梦博
区域经济既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经济的主体。区域经济在发展和形成的历史中,都有一个或几个城市成为其核心,我们把这些城市称为区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不仅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体和导向作用,而且在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祖涛 陆玉麒
汉水流域下的政区等级体系在历史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大致为:二级演变为三级,再演变为四级。在其流域背景下的中心城市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南阳首位城市的形成阶段(秦汉时期)、南阳—襄阳双核城市的形成阶段(三国至隋唐时期)、襄阳—武汉双核城市的形成阶段(唐至南宋时期)、武汉首位城市的确立阶段(元代以后)。由于受地形因素、社会经济以及历史条件的影响,汉水流域城镇密度存在着较大差异,呈现出由较均衡至不均衡再到较为均衡的过程。汉水流域的城镇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于汉水及其支流两旁。流域内中心城市的分布也发生了由南阳到襄阳,再由襄阳到武汉的变迁;双核结构在汉水流域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有着广泛的...
关键词:
城市 空间结构 演变机理 汉水流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焦子宸 张文霞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太原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太原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更好地发挥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近年来,太原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但仍存在产业层次偏低、协同发展不足、要素支撑乏力等问题,还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产业人才高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以推动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淑新 胡仪元 杨名
以具有重要地理区位与战略地位的汉江流域为例,基于当前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突出矛盾的分析,深入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流域发展问题;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汉江流域解决当前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资源环境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汉江流域发展应通过促进流域产业生态化、形成消费生态化模式、实现流域内部协同、推动流域内外共生途径,形成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构建科技创新驱动、法律制度保障和生态安全监控三大支撑体系,从而有效推动汉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润 张奇谋 李娜 姜彤
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汉江流域的降水进行了研究。一方面,以文献综述法对1961~2011年的汉江流域降水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比较了相关研究结果;另一方面,利用国际比较计划CMIP5中5个全球模式降尺度资料,预估了该地区到2049年的降水趋势变化。综述结果表明,1961~2011年历史时段内,汉江流域整体的降水变化较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有近于17和30年的周期变化的结论。模式数据的预估结果表明,1961~2049年内,汉江流域整体上年降水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在RCP4.5情景下存在着近17和30年的周期变化;但在RCP2.6和RCP8.5情景下,降水周期发生了变化。在RCP2.6情景下,较明显的周期为5和11年;在RCP8.5情景下,较明显的周期为8和17年。总体结论上,文献综述和模式数据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汉江流域过去50年以及未来30年,降水整体上没有显著的趋势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娜 王学山 杨艳昭
采用农田水量平衡模型,结合GIS技术,通过构建作物水分亏缺风险指数,对汉江流域上游区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水分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就全生育期而言,自然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水分亏缺是汉江流域上游区农田水分平衡的主要特征;就不同作物来讲,水稻多年平均水分亏缺风险指数达23.26%,是全流域生态适应性最差的作物,麻类、薯类生态适应性较强;作物生长发育不同时段,各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差异较大,春旱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
汉江流域 作物水分 生态适应 县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燕飞 王祥三
水权管理的关键和难点是水权的初始分配。做好初始水权的分配,能够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水权初始分配有效性、公平性、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分析了水权初始分配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用水效益、平均分水、现状用水、水源地优先、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构建了水权初始分配的层次结构图;采用多目标半结构性模糊优选模型研究流域水权初始分配,该模型根据人的经验知识量化原理确定定性指标的相对优属度和各指标的目标权重,为确保模型的实用性,目标值重要性比较时采取了专家咨询手段;定量指标则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越大越优型的相对优属度公式或越小越优型相对优属度公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砚霞 于兴修 廖雯 刘璇璇
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区,研究其生态系统产水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对实现汉江流域高质量持续调水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多源异构数据以及气象、土壤等资料作为输入,采用InVEST模型产水模块和情景分析法估算和阐明了2001—2019年汉江流域产水量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降水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产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2019年,汉江流域产水量先增加后减少,不同时期流域产水深度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呈中北部低、西南部及东南部高的空间分异特征;全流域产水深度以增加为主,增加区域集中于丹江口以上流域,减少区域主要在唐白河流域。(2)子流域尺度上,丹江口以上流域对全流域产水量的贡献最高,是汉江流域主要产水区,唐白河流域的贡献最低。(3)城镇与建成区、裸地和草地平均产水深度最大;稀疏森林、农田和郁闭森林是流域产水的主要贡献地类,三者提供了汉江流域产水总量的90%;平原区产水深度最高,较低中山区产水深度最低。(4)2001—2019年间,降水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94%和6%,表明降水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更显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汉江流域科学合理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来远 吕洪涛
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全面分析了将济南建成省域中心城市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在发展战略上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济南市 发展战略 中心城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炳臣 李同昇 陈谢扬 李炬霖
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区,也是连接我国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频发,已影响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格局科学构建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风险防控。基于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分别从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风险两方面构建汉江流域生态综合网络,通过分析网络要素结构识别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发现:(1)流域生态系统调节功能极重要区占流域总面积的25.71%,主要集中在秦巴山地和汉江流域下游地区;生态极敏感区占流域总面积的9.18%,零星分布在汉江谷地、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2)通过生态网络识别出生态源19个、生态廊道34条、生态保护节点14处,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格局;通过生态风险网络识别出风险源22个、生态风险廊道43条、生态修复节点15处,呈现出“大分散”的格局。(3)汉江流域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生态安全格局,保护斑块、保护廊道和保护节点多位于秦巴山地;修复斑块、修复廊道和修复节点多集中在汉江谷地和流域中下游地区;保护与修复节点多位于汉江流域上游地区。(4)秦巴山地承担着保障流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功能,需要构建山地生态安全屏障;河流水系是生态风险网络中胁迫因子扩散的主要廊道,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亟待重视。构建的生态风险网络可进一步完善流域生态安全格局识别方法,并为汉江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国土空间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