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22)
2023(11226)
2022(9017)
2021(8631)
2020(7176)
2019(15771)
2018(15344)
2017(27639)
2016(15024)
2015(17024)
2014(16688)
2013(15781)
2012(14379)
2011(12718)
2010(13219)
2009(12547)
2008(11712)
2007(10838)
2006(9414)
2005(8279)
作者
(39255)
(32607)
(32135)
(30742)
(20455)
(15202)
(14690)
(12468)
(12404)
(11915)
(10981)
(10928)
(10367)
(10327)
(10248)
(9916)
(9420)
(9338)
(9293)
(9220)
(8281)
(7734)
(7723)
(7570)
(7501)
(7440)
(7265)
(7118)
(6694)
(6589)
学科
管理(49971)
(46036)
(44831)
经济(44773)
(40986)
企业(40986)
(28538)
中国(26246)
(25817)
金融(25810)
(24131)
银行(24107)
(23318)
(17199)
技术(16141)
地方(14761)
(14743)
(14730)
财务(14701)
财务管理(14660)
方法(14243)
企业财务(14057)
业经(13605)
财政(12884)
理论(12630)
(12164)
技术管理(11808)
教育(11697)
数学(11313)
数学方法(11191)
机构
大学(189306)
学院(187685)
(71777)
经济(69907)
管理(68397)
研究(64251)
理学(57147)
理学院(56475)
管理学(55492)
中国(55265)
管理学院(55115)
(44538)
(40098)
科学(36914)
(31852)
中心(31686)
(31025)
财经(30571)
(28167)
(27590)
研究所(27322)
(26257)
师范(25965)
北京(25621)
(25522)
业大(24492)
(24122)
技术(22651)
财经大学(22416)
经济学(22136)
基金
项目(120407)
研究(96046)
科学(94623)
基金(82752)
(70445)
国家(69716)
科学基金(60328)
社会(59488)
社会科(56223)
社会科学(56210)
(51079)
教育(45745)
基金项目(43155)
(41388)
编号(40288)
成果(35465)
自然(35412)
自然科(34662)
自然科学(34649)
自然科学基金(34049)
资助(32029)
(31559)
课题(30299)
创新(28413)
重点(27595)
(26614)
项目编号(25747)
(25536)
(25287)
(24943)
期刊
(85395)
经济(85395)
研究(67165)
中国(55173)
(40336)
教育(38745)
(33196)
金融(33196)
管理(28497)
学报(27932)
(26652)
科学(23752)
大学(23002)
学学(19856)
技术(18053)
农业(17090)
财经(15959)
业经(13948)
经济研究(13935)
(13764)
图书(12915)
科技(11099)
职业(10820)
会计(10560)
(10208)
论坛(10208)
财会(10170)
问题(9655)
书馆(9596)
图书馆(9596)
共检索到320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曾康霖,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金融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金融学会副会长,全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康霖先生1935年11月出生于四川泸县,1960年毕业于四川财经学院财政系并留校任教,1983~1990年任四川财经学院和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主任,1991~1999年任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2000年至今任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曾康霖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金融改革与现实发展问题的研究,著述颇丰,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专著10多部,他曾经担任过"金融理论系列专著"等丛书以及多部全国统编教材、重点教材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记者:感谢孔祥毅教授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您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协调"的研究中提出,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构成了金融制度变迁史,每一轮创新,每一轮监管都会造成金融业的新发展,因此,一部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制度变迁史。您认为始终贯穿于金融制度变迁的最根本的主线是什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建设计划》组建,2000年9月被正式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中心名誉主任为曾康霖教授、刘锡良教授,现任主任为王擎教授,党总支书记为李大勇,副主任为董青马副教授、王鹏教授。中心现有全职教师34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正>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起源于1925年创建的光华大学商科;1978年设立金融学专业;1979年成立金融系;1981年、1990年先后获批货币银行学硕士、博士学位点;金融学1996年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1997年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开始招收博士后;2000年设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002年金融学科综合排名全国第一,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获批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7年应用经济学入选国家一流学科;2019—2020年,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西财金融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
关键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尊敬的尹世杰教授、尊敬的卫兴华、杨圣明、程恩富、李江帆教授,尊敬的湖南省政协、社科联领导,尊敬的湖南师大、湘潭大学领导和老师们,尊敬的全国消费经济学同仁,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在全国人民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我们再次聚集于美丽的长沙,参加"全国第十六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庆祝尹世杰教授90华诞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消费经济学同仁,热忱祝贺这届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向主办本届研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静  
预算透明是公众实现民主权利的有效手段记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您一直致力于推动地方预算透明工作。能否谈谈"地方预算信息公开"之于公共财政治理的意义在哪里?蒋洪:预算公开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在地方层面也是如此。公开预算,一是要让公众清楚地知道政府预算及其执行情况;二是强化监督部门及社会对政府公共支出的监督,促使政府依法行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裕国  
2005年,是本刊创刊20周年。2005年12月17日~18日,本刊编辑部与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纪念《消费经济》创刊20周年座谈会。来自北京、西安、上海、广州、武汉、安徽等地和省内的专家学者5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里选择发表部分贺词、贺信和大会的部分发言和论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是国内最早的金融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是国家金融学重点学科点、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单位,2018—2022年教育部金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金融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金融安全工程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学院党委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亚投行研究中心获得教育部备案。建院70年来,学院秉持"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以李金华校友为代表的近三万名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是国内最早的金融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是国家金融学重点学科点、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单位,2018—2022年教育部金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金融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金融安全工程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学院党委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亚投行研究中心获得教育部备案。建院70年来,学院秉持"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以李金华校友为代表的近三万名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是国内最早的金融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是国家金融学重点学科点、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单位,2018—2022年教育部金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金融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金融安全工程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学院党委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亚投行研究中心获得教育部备案。建院70年来,学院秉持"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以李金华校友为代表的近三万名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正>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立足安徽、面向全国、面向现代金融业,致力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金融人才,累计培养了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学科专业实力强劲。金融学科作为安徽省高校中最早设立金融学专业的学科,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也是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在省内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学院设有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金融工程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保险学人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金融学、投资经济学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保险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点。有“证券投资学”(2020年获批)“资产配置优化选择虚拟仿真”(2020年获批)和“经济类综合实验”(2023年获批)3个国家级一流课程,其中“证券投资学”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年获批)。
关键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发挥思想库作用的新要求。西南财经大学一直秉承"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以服务行业、服务西部为己任,近年来明确提出了建设"西部财经智库"的战略构想和实践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西南财经大学将建设"西部财经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3年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金融学专业成为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2010年获得金融专业硕士和保险专业硕士点。2012年金融学被批准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14年金融工程专业被批准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学院现设有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信用管理、投资学五个本科专业,金融学、金融专业和保险专业三个硕士学位点。目前在校本科生1600余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