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2)
- 2023(8565)
- 2022(6907)
- 2021(6556)
- 2020(5087)
- 2019(11575)
- 2018(11604)
- 2017(19490)
- 2016(10939)
- 2015(12401)
- 2014(12651)
- 2013(11445)
- 2012(10589)
- 2011(9441)
- 2010(9809)
- 2009(8524)
- 2008(8351)
- 2007(8070)
- 2006(7002)
- 2005(5860)
- 学科
- 管理(33862)
- 业(29733)
- 济(28758)
- 经济(28715)
- 企(26179)
- 企业(26179)
- 技术(15618)
- 教学(13865)
- 中国(13427)
- 理论(12588)
- 技术管理(11381)
- 农(10970)
- 教育(10937)
- 业经(9528)
- 学法(8931)
- 教学法(8931)
- 制(8858)
- 地方(8552)
- 财(7942)
- 学(7776)
- 方法(7698)
- 体(7219)
- 农业(7046)
- 银(6987)
- 银行(6962)
- 学理(6936)
- 学理论(6936)
- 行(6769)
- 融(6573)
- 金融(6566)
- 机构
- 学院(141506)
- 大学(137126)
- 管理(49090)
- 研究(48104)
- 济(45460)
- 经济(43957)
- 理学(40799)
- 理学院(40282)
- 管理学(39384)
- 管理学院(39096)
- 中国(34718)
- 科学(30273)
- 京(30078)
- 江(25751)
- 技术(23903)
- 农(23882)
- 所(23712)
- 范(23076)
- 财(22787)
- 师范(22753)
- 中心(22673)
- 研究所(21369)
- 业大(20587)
- 州(20401)
- 职业(20353)
- 北京(19083)
- 教育(18622)
- 院(18556)
- 农业(18384)
- 省(17664)
- 基金
- 项目(93403)
- 研究(76099)
- 科学(71830)
- 基金(59405)
- 家(51866)
- 国家(51263)
- 科学基金(43328)
- 社会(42757)
- 省(42476)
- 社会科(40079)
- 社会科学(40073)
- 教育(39554)
- 划(34471)
- 编号(33691)
- 基金项目(31309)
- 成果(28905)
- 课题(27047)
- 自然(26081)
- 创(25878)
- 自然科(25490)
- 自然科学(25479)
- 自然科学基金(25029)
- 创新(22986)
- 年(22980)
- 资助(22187)
- 重点(22058)
- 发(20812)
- 项目编号(20245)
- 规划(19779)
- 部(19160)
共检索到234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刘拓 章梓茂
提高本科人才的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实践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渠道。而创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包涵3方面要素:培养目标要素,即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实践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分解,并形成有机整体;体系内涵建设要素,包括思想认识、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颖 苏一丹 丁宇
做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并把实践育人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对于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晓革 王兴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以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建潮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强调在实践教学资源条件得到发展的同时重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教学科研协同能让学生感受鲜活的研究过程,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旋律。有效运用激励机制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能调动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高校科学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然诉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景华 吴国新 刘一飞 王忠勇
围绕学校办学定位,通过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实验实训平台、拓展实习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等手段,建立了富有学校自身特色、宜于操作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地方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仕龙 王海峰
新时期,我国正处于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家发展需要有一大批能够满足创新型国家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来承担起建设重任。适应社会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科技活动中最主要影响因素,我国科研机构开展研究生教育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综合性高的优秀人才。本文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为例,从需求分析、特色优势、政策措施等方面探讨了什么样的培养机制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从而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蹇兴东
论述了建设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是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所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从改革招生制度、优化培养模式和提高导师素质三方面建设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能力 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陈 李飞 方萍
在分析信息产业特性和信息学科创新人才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信息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分析教与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取实施因材施教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两类措施来构建信息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从内容精、基础厚、选择多的课程体系,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设计和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与保障体系设计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阐述营造条件环境、制度环境、校园环境、舆论环境等四种环境对培养信息学科创新人才的重要性。通过运行情况和取得成效说明了信息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行性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
信息学科 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成忠 杭瑞友 唐春根 葛竹兴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运用多元智能和建构主义理论,把专业建在农业产业链上、产学研基地建在开发区里,系统设计、论证专业建设方案,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实施了"农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慧民 龚束芳 纪雪岩 张莉莉 车代弟
东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在近年重点专业建设中已成为具北方寒地特色的新兴专业,形成系列教学成果:形成创新教学为前提的教学理念;构建全新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打造"232"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主干课立体化配套教材体系;建成主干课精品课程教学网络平台;实现主干课多媒体教学方式;建成主干课试题库组卷为主体的考评体系;为园林行业与社会培养输送创新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常维亚 赵莉 邢鹏 朱郴韦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健全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如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创新模式,在教学环节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势必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强化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探索性地提出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创新教学环节",为进一步完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程淑华 李欣 韩毅初 刘焕利
大学生自主学习日益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新的突破口。学生投入到科学研究、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丰富和完善自身,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结合传统课堂教学的丰富理论性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为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该广泛实施,弥补传统教育教学过分侧重理论的倾向,进而探索并践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创新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霞 王琦
新财经人才培养作为新文科建设分类推进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响应与调整,新技术融入、学科交叉融合、优秀文化滋养成为发展方向。建构“价值引领·多元联动·协同育人”新财经培养模式和“价值教育·文化滋养·新技术融入·素质拓展”新财经课程体系,坚持立德树人,通过新财经实验班先行先试和教学体系优化升级,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国际视野的复合性应用型新财经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财经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蕾
本文根据"3+2"职教师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以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为契机,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职教师资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