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4)
- 2023(11547)
- 2022(9594)
- 2021(8529)
- 2020(7199)
- 2019(16298)
- 2018(16379)
- 2017(29901)
- 2016(16433)
- 2015(18678)
- 2014(18958)
- 2013(18445)
- 2012(17199)
- 2011(15927)
- 2010(16294)
- 2009(15566)
- 2008(15110)
- 2007(13922)
- 2006(12525)
- 2005(11368)
- 学科
- 济(88905)
- 经济(88801)
- 管理(52105)
- 业(41070)
- 企(35053)
- 企业(35053)
- 方法(31252)
- 数学(27633)
- 数学方法(27242)
- 地方(21687)
- 中国(21328)
- 财(18215)
- 制(17517)
- 业经(17365)
- 农(17362)
- 学(16428)
- 地方经济(13759)
- 体(13717)
- 融(12668)
- 金融(12661)
- 环境(12598)
- 理论(12298)
- 银(12151)
- 银行(12134)
- 行(11698)
- 农业(11191)
- 和(10982)
- 划(10407)
- 策(10064)
- 务(10035)
- 机构
- 大学(242221)
- 学院(242019)
- 济(107385)
- 经济(105151)
- 管理(88395)
- 研究(85970)
- 理学(74825)
- 理学院(73996)
- 管理学(72423)
- 管理学院(71972)
- 中国(65038)
- 京(51138)
- 财(51006)
- 科学(49416)
- 所(43077)
- 财经(39137)
- 中心(38699)
- 江(38623)
- 研究所(38475)
- 农(36804)
- 经(35224)
- 经济学(34347)
- 业大(32894)
- 北京(32408)
- 院(31132)
- 范(30727)
- 经济学院(30398)
- 师范(30393)
- 州(29983)
- 财经大学(28672)
- 基金
- 项目(155297)
- 科学(122376)
- 研究(115489)
- 基金(111743)
- 家(96661)
- 国家(95891)
- 科学基金(82156)
- 社会(75007)
- 社会科(71071)
- 社会科学(71058)
- 省(61884)
- 基金项目(57330)
- 教育(54213)
- 划(50939)
- 自然(50602)
- 自然科(49406)
- 自然科学(49395)
- 自然科学基金(48458)
- 资助(46580)
- 编号(46199)
- 成果(39077)
- 重点(35704)
- 部(34425)
- 课题(34204)
- 发(34021)
- 制(32559)
- 创(31889)
- 国家社会(31397)
- 创新(30012)
- 教育部(29984)
共检索到385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文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把握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要求,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庄芮 张晓静
新时代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以从空间、产业、规则三个层面理解其时代特征。其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以新发展理念为价值引领,以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愿景;以互利共赢、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推进外贸创新发展;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投资的协调发展;基于创新驱动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跃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基于此,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须突破现有瓶颈,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围绕制度型开放这一关键点,大力推进贸易创新发展、营商环境制度性优化、自贸试验区集成创新、主动对接并引领更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丽花 王跃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逐步实现从开启区域开放,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再到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仅必要,而且紧迫。无论是应对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新挑战,还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使命,以及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新任务,都迫切需要实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未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按照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主体、以内陆地区和服务行业开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思路展开和实施。具体而言,应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实施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打破开放空间的差序格局,加快实施更大范围的全面开放;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加快实施更宽领域的全面开放。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制度型开放 服务业开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佟家栋 张千 佟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我们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严峻挑战,需要寻找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这个新动力就是开放型市场经济的加快建设。它将替代开放倒逼改革,成为促进发展新的动力机制。当前,中国正处于新旧动力机制的转型期,需要加快转型步伐,为建设和完善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采取一系列行动,减少转换所需要的成本。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振 秦宁
新发展格局下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增添我国内循环新动能、提升我国外循环抗风险能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高效的必然要求。当前,面临新兴科技和产业领域的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之争加剧、“逆全球化”趋势向纵深发展且影响规模逐渐扩大、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须改革等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利用我国工业体系、需求结构、科技创新实力、对外开放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呈现向好趋势的内部基础,以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为重点,强调“边境内”制度建设,以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重点任务,以服务业开放为重点构建开放新格局,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以国际组织、“一带一路”、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引领经济全球化,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金瑞庭 原倩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格局,是事关战略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体制、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境外投资监管体制、区域开放机制、开放安全机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政策体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要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开放战略目标,在准确把握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政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和新路径,着力推动优化完善外贸、外资、对外投资、区域开放、开放安全等制度体系,以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更大程度互利共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健 郭冠清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中国对外开放的目标,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随着新时代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对外开放从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走向了促进创新的制度型开放,从而构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时代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和维护国家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曜
在世界经济仍然处于蹒跚复苏阶段的背景下,需要更好地认识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趋势以及中国的政策选择。经过十年建设的中国自贸试验区(港),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如何总结走过十年的自贸试验区经验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世界经济 自贸试验区 制度型开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静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其具有以下基本内涵: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迟福林等所著的《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广州经济出版社,2021年11月)一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立足于改革实际,深入研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薛钢 蔡颜西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迎接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客观需要。税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对于我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化经济治理、提高全球经济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分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我国税收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梳理相关国际经验,从促进资本投资、贸易自由化、营商环境优化、人才培养与流动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税收治理 税收政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晖
运用“三元空间论”,并结合人文地理学的领域、尺度、网络等多重维度,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空间生产经验,并提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路径。从空间实践层面看,要致力于推动国际化生产和消费集聚,水平重构生产尺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从空间表征层面看,要推动制度型开放和制度集成创新,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从表征空间层面看,要着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时空修复”和“时空压缩”机制,推动共同体实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长湧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我国继续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打造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新时期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关键一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适应国际国内条件变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继续发生变化,加入WTO带来的开放红利已基本释放,迫切需要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再造"开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远鹏 卢晓菲
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显著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学术体系和理论范式,重点研究了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开放型经济影响研究侧重于经济效应特别是金融开放的经济效应,对外开放的经济质量效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管理研究侧重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管理思路、经济安全对策问题、"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对策等。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重点解读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之"新"、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更高水平"以及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核心本质。现有文献对"双循环"背景下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研究很少,应进一步研究更高水平开放新经济体制和经济高质量、稳定、安全发展的互动机制,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政策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丹阳
过去五年,我国对外开放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行了系统部署,加快发展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具有了新的内涵特征。进入新时代,在继续高标准推进相关改革,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同时,将加快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新难题新挑战下顺应历史大势的正确方向,也是各国经济利益深度融合大趋势下推进全球化的可行方案,有其历史与时代的内在逻辑。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推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既是两个重要的发展命题与时代要求,相互间又有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论文从自贸试验区建设在上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出发,提出上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各项措施、各个战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开放就是各项措施、各个战略的系统集成。具体来说,在外资、外贸和金融创新的关系上,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第一,投资带动贸易,创造贸易,贸易战略因投资战略而升级。第二,金融支持投资,投资的推进需要金融改革的深化与开放的扩大来推进。第三,投资改变着国家产业格局,也改变着与各国的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分工,国际产能合作的实现与投资战略紧密联系。在对上海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要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以自贸试验区为重点实现上海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的系统集成的对策建议,包括:通过制度创新获得比较优势,通过金融、贸易和技术政策的协同促进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加强上海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联动,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化改革加强与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加快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吸引国内外跨国公司集聚,等等。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上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