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7)
2023(6539)
2022(5290)
2021(5010)
2020(3868)
2019(8734)
2018(8622)
2017(15779)
2016(8661)
2015(9487)
2014(9413)
2013(9430)
2012(8877)
2011(8082)
2010(8257)
2009(7514)
2008(7264)
2007(6814)
2006(6221)
2005(5573)
作者
(23513)
(20541)
(19719)
(18921)
(12421)
(9843)
(8847)
(7750)
(7617)
(7228)
(6992)
(6627)
(6350)
(6233)
(6197)
(6059)
(5995)
(5833)
(5571)
(5410)
(4989)
(4984)
(4927)
(4861)
(4644)
(4617)
(4609)
(4287)
(4140)
(4126)
学科
(48348)
(40768)
经济(40736)
农业(32212)
(28499)
业经(15598)
管理(15090)
(12674)
贸易(12670)
(12526)
地方(12471)
农业经济(12345)
中国(11812)
(10906)
方法(10588)
(10143)
数学(9687)
数学方法(9615)
(9449)
农村(9430)
发展(8624)
(8615)
(8189)
(8033)
出口(8030)
出口贸易(8030)
建设(8022)
土地(7930)
(7646)
企业(7646)
机构
学院(119979)
大学(113131)
(53464)
经济(52422)
管理(44405)
(43303)
研究(42342)
理学(37856)
理学院(37501)
管理学(36960)
管理学院(36771)
中国(34537)
农业(32450)
业大(25311)
科学(24565)
(23613)
(21313)
中心(21267)
(20743)
(20619)
农业大学(19793)
研究所(18515)
(16642)
(16207)
师范(16085)
经济管理(15976)
财经(15877)
(15670)
经济学(15511)
(15492)
基金
项目(79716)
研究(64041)
科学(62365)
基金(55977)
(48013)
国家(47437)
社会(41503)
科学基金(40165)
社会科(38824)
社会科学(38816)
(33584)
基金项目(29995)
编号(28472)
教育(27406)
(26984)
(25893)
自然(22643)
成果(22143)
自然科(22057)
自然科学(22054)
自然科学基金(21650)
资助(20976)
(19735)
课题(19089)
(18090)
重点(17604)
国家社会(17218)
(16822)
发展(16698)
(16619)
期刊
(69948)
经济(69948)
(51957)
农业(35491)
研究(34445)
中国(32560)
业经(19171)
学报(18708)
科学(17435)
大学(15763)
(15756)
学学(14840)
(14567)
金融(14567)
农业经济(14446)
教育(13933)
(13922)
农村(13721)
(13721)
管理(11489)
问题(11215)
技术(11100)
世界(9212)
农村经济(9184)
(8923)
经济问题(8370)
社会(8085)
经济研究(7908)
社会科(7539)
社会科学(7539)
共检索到195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清娥  
实践证明,那种“就农业论农业”的思路不可能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不单是一个经济体制问题,而是农村社会综合系统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载体最终还是农村。因此,将“三农”政策统一到新农村建设,可以比较全面地反应出“三农”政策的目标和未来的追求。为此,跳出“三农”抓“三农”,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次革命,也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戴家龙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中国的文化传统,梁漱溟的"乡村为本"思想对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富有启示:各项支农事业应符合三农实际;农村组织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政府不能包办代替;农业与工业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相互融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邵超  
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因此.县域金融的支持和推动作用至关作用。现阶段.要强化县域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必须突破以下三个难点。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一是面向农民的金融机构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除极少数好的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外.基本不办涉农贷款。农业发展银行虽然喊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但其县级支行能够开办的商业性贷款仍局限于地市级以上、与粮棉油生产有关的农业龙头企业,列入全国粮棉大县的建德市仅两三家在此之列.如考虑抵押担保因素.能贷到款的所剩无几,范围十分有限。素有农村金融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丽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加快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任何建设都是靠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素质保障所支配的行动而实现的,人的思想境界和素质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文化来实现的。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以文育人,文化会带来人意识的更新和飞跃,文化能陶冶情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寿峰  
当前我国农村存在和日渐突出的各种问题,显然是多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诸多矛盾所致。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利益争夺、阶层分化、干群冲突、宗族对抗以及其它社会领域,个别方面的矛盾由于冲突特别激烈,已经影响到农村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矛盾,有助于深化农村改革,从根本上找寻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珍辉  彭尚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以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源作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量不够,导致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低。本文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全面阐述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必要性及其途径,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培育新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才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毅  
"后危机时代"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如何解决主体缺位问题,是关系到缩小城乡差距、落实中央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精神的重大课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青先国  
最近,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武吉海、龙新平、朱有志担任主编,董成森、汪金敖担任执行主编的新作《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研究》,把现代农业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基础来研究,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产业结构整合与升级、产业深化与扩张提供了新的思路。纵观《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研究》全书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兵  
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传统概念上的土地功能发生了变化,这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发展空间。如何确保农村土地流转合理、合法、有序进行,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法律视角进行分析,实践中应把握土地流转含义、程序及经济补偿三个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受祜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以来,在半年的时间内,从中央到地方,频繁的、高强度来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原因一是强调其重要性,二是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等把好经念歪情况。鉴于此,本文通过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民增收、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精神实质、科学内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保华  
对于山西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欠发达地区来说,“三农”问题依然是目前最为严峻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论是从经济层面,还是从社会发展的层面上说,都使得我们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也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抓手。新农村建设是山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突破口,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统筹山西城乡社会发展的有效切入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夏网生  张祝建  
结构调整已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生活中的主旋律,然而这次结构调整毕竟在性质和内容上不同于我国历史上的前二次调整,其间必然有旧思维的束缚,也有外部新东西导致的误区。为此,笔者提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跳出“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的思维定势,分阶段恰当发展、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无疑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但是并不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即刻消失,更不能误解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全部淘汰,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郝敬胜  
开展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使农民过上宽裕、文明、整洁、民主的新生活的战略目标,文章认为“四个优先”值得特别关注:建设以战略优先;增收以产业布局优先;以科学决策区域经济一体化整体推进优先;以农民建设意愿优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