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3)
- 2023(11716)
- 2022(9222)
- 2021(8356)
- 2020(6335)
- 2019(14463)
- 2018(14468)
- 2017(25566)
- 2016(15027)
- 2015(16864)
- 2014(17224)
- 2013(16097)
- 2012(15260)
- 2011(14013)
- 2010(14449)
- 2009(12894)
- 2008(12673)
- 2007(11865)
- 2006(11075)
- 2005(10260)
- 学科
- 济(60763)
- 经济(60710)
- 管理(31744)
- 业(29895)
- 中国(28407)
- 地方(22071)
- 教育(20939)
- 农(20713)
- 企(20576)
- 企业(20576)
- 业经(16388)
- 贸(16027)
- 贸易(16014)
- 易(15583)
- 发(14953)
- 方法(14881)
- 农业(14037)
- 学(13494)
- 数学(12173)
- 出(12042)
- 数学方法(12037)
- 发展(12019)
- 展(11892)
- 财(11798)
- 理论(11538)
- 地方经济(11322)
- 融(11024)
- 金融(11024)
- 银(10932)
- 银行(10916)
- 机构
- 大学(201027)
- 学院(200632)
- 研究(80081)
- 济(78418)
- 经济(76468)
- 管理(64320)
- 中国(56380)
- 理学(52621)
- 理学院(51840)
- 管理学(50791)
- 管理学院(50388)
- 科学(46996)
- 京(46680)
- 所(40772)
- 范(38339)
- 师范(38046)
- 财(36721)
- 研究所(36523)
- 江(35452)
- 中心(35125)
- 农(33901)
- 教育(33897)
- 北京(30849)
- 师范大学(30754)
- 院(29299)
- 州(28167)
- 财经(27266)
- 业大(26621)
- 技术(26534)
- 农业(25809)
- 基金
- 项目(123787)
- 研究(100857)
- 科学(97546)
- 基金(82877)
- 家(71150)
- 国家(70338)
- 社会(61669)
- 科学基金(58590)
- 社会科(58123)
- 社会科学(58113)
- 教育(52070)
- 省(51724)
- 编号(44027)
- 划(43978)
- 基金项目(42178)
- 成果(38904)
- 课题(35163)
- 发(34530)
- 自然(32895)
- 资助(32582)
- 自然科(32053)
- 自然科学(32047)
- 自然科学基金(31444)
- 重点(29855)
- 年(29350)
- 发展(28535)
- 展(28007)
- 部(27721)
- 规划(26431)
- 性(25993)
共检索到346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柯政
相比其他教育强国,我国教育的多样性相对不足。在整体上处于追赶的历史阶段,多样性不足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甚至有效率优势。但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多样化发展就成了不可或缺。这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客观需要,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需要,也是改革创新发展道路的客观需要。从偏好整齐划一到突出多样化发展,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大理念和路径创新。它会面临重重困难,需要克服偏好整齐划一的制度要素过于充裕、评价制度过于清晰且单一、系统性“排异”压力过大等制约多样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推进多样化发展,需要从“条、块、面”三方面入手,引入体制性的改革力量,从根本上打破所有学校都处于同一个生态系统、接受单一竞争规则约束的局面。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多样化 制度理论 评价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任务。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解决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关键是实现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涉及高等学校举办者的多样化、进一步拓宽办学类型、办学层级的多样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学科门类的多样化、学生来源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和评价的多样化、师资来源的多元化、办学规模的多样化、管理的多样化等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多样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登华
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了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这是全国高等教育战线的一件大事。这次大会开得很顺利、很圆满、很成功,是一次高举旗帜、牢记嘱托的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也是一次凝聚共识、开拓创新的大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成立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社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泽民
我国专业学位工作起步晚、发展慢,已成为高等教育最大的供给侧问题,根本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更与我国教育大国地位不相匹配,已严重影响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也成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性障碍,亟须统筹协调学术学位点和专业学位点的建设工作,发挥专业学位教育在人才培养中作用。
关键词:
学位 专业学位 应用技术大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温家宝在讲话中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大国,尤其要把发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有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和工作推进会6月24日在山西省晋中市召开。会议重点推介和考察了晋中市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刘利民在讲话中指出,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三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了一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新 鲁可荣 刘永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农民的发展权利建设将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农民发展权利的视角出发,突出权利建设下的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发展权利 新农村 小康社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昭明 张剑
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合资、独资、合作等多种方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形成科学合理、定位清晰的职业教育结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在刚要进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重大历史命题,我们应该把整个战线的思想统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元竹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改革已经提上议程。30年前启动的改革,主要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把激发人们的经济活力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新时期的改革,要在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作用的同时,发挥与社会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晓军 夏建国
通过对技术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从院校、政府、企业和社区等不同角度开展对技术本科院校发展路径的探索。院校层面强调增强准确定位,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紧密贴近地方要求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主动围绕地方要求开展技术研究;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级。政府、企业与社区层面强调由政府牵头架构"共建共管"新机制;以企业为主体架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由社区领衔架构"区校联动"新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技术本科院校 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今天,我们在杭州隆重召开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论坛组委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本次论坛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又是学会正在组织开展的"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的一次中期学术研讨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8年初正式启动"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研究。进行这项课题研究,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及目标,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集中高等教育领域的管理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为加速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组 胡建华
2008年,在时任会长周远清同志的领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全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力量,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立项为契机,实施了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2014年6月项目结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回答了"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一系列命题,而且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肯定,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重大项目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书国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要求教育发展思想、发展水平、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都要发生全方位、整体性和本质性的变革、提升和跃迁。实施以质图强战略,从突出优势、增强能力、拓展空间、抓住关键、实施改革、创建生态六个方面集中发力,实施一系列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战略行动,让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更多、满意度更高、安全感更强,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教育强国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之路。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模式转型 以质图强 行动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