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3)
2023(9217)
2022(7580)
2021(6995)
2020(5982)
2019(13464)
2018(13404)
2017(24202)
2016(13674)
2015(15693)
2014(15758)
2013(14768)
2012(13582)
2011(12483)
2010(12773)
2009(11981)
2008(11875)
2007(11200)
2006(9972)
2005(9019)
作者
(38577)
(32333)
(32095)
(30528)
(20436)
(15193)
(14583)
(12330)
(12315)
(11824)
(11046)
(10852)
(10654)
(10359)
(10343)
(9835)
(9456)
(9433)
(9418)
(9260)
(8280)
(7979)
(7912)
(7506)
(7384)
(7355)
(7167)
(7068)
(6594)
(6467)
学科
(44777)
经济(44690)
管理(41940)
(33570)
(29437)
企业(29437)
中国(16124)
(15014)
(14914)
方法(14555)
(13213)
业经(11898)
数学(11499)
(11464)
数学方法(11271)
(11162)
理论(10702)
教育(10658)
地方(9608)
(9188)
银行(9162)
(8833)
金融(8826)
(8810)
(8697)
财务(8650)
财务管理(8629)
体制(8420)
企业财务(8181)
农业(7994)
机构
大学(187807)
学院(183315)
(67692)
经济(65873)
研究(65717)
管理(64068)
理学(53568)
理学院(52857)
管理学(51628)
管理学院(51266)
中国(49095)
(41320)
科学(39425)
(36954)
(32952)
(31179)
(30929)
中心(29646)
研究所(29372)
财经(27360)
(26913)
业大(26812)
师范(26601)
北京(26312)
(24952)
(24653)
(24152)
农业(23954)
技术(22315)
(21826)
基金
项目(119343)
科学(92859)
研究(91162)
基金(83169)
(72558)
国家(71887)
科学基金(60674)
社会(55913)
社会科(52616)
社会科学(52605)
(48186)
教育(44587)
基金项目(43065)
(40578)
编号(37989)
自然(37631)
自然科(36731)
自然科学(36716)
自然科学基金(36032)
成果(34142)
资助(33485)
课题(29110)
重点(27803)
(27009)
(26421)
(25104)
(25075)
大学(24417)
(23767)
(23682)
期刊
(83238)
经济(83238)
研究(61000)
中国(51542)
教育(37164)
学报(31962)
(31240)
(29619)
管理(27064)
科学(26911)
大学(25732)
学学(22512)
农业(19586)
(17540)
金融(17540)
技术(17452)
财经(14417)
业经(13365)
经济研究(12550)
(12471)
图书(12272)
职业(10523)
问题(10355)
(10114)
(9967)
书馆(9241)
图书馆(9241)
科技(8998)
(8985)
论坛(8985)
共检索到303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玲玲  蔡三发  
只有构建一流的制度支撑体系,才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章程结合高校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等,在内容上凸显特色。制度权威的真正确立不仅在于其完善程度,而且需要敬畏之心。2015年10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立健全高校章程落实机制,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杰  
21世纪,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创新人才最集中的高地和创新活力最富足的沃土。中国研究型大学能否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创新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持续激励创新的能力,并始终保持学术追求导向的制度环境,以及是否能建立可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范柏乃  褚立波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的重要基础。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制度的建设是根本性的问题,只有构建一流的制度支撑体系,才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成长与发展的制度支撑体系,包括一流的图书馆服务支撑体系,一流的网络信息资源服务支撑体系,一流的教学服务支撑体系,一流的科研管理服务支撑体系及一流的校长和管理支撑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崔育宝  李金龙  裴旭  万明  
从评价组织、评价标准、评价效用三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中面临的问题。借鉴德国、日本、韩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上的做法,建议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应委托专门机构,开展独立评价,重视国际专家在我国重点建设工程中的资政建言作用;发布战略领域,优化评价标准,引导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既相互平衡又统一于国家建设;践行阳光评价,力推动态调整,以严肃的评价效用增强入选大学危机意识和候补大学进取信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艳林  于惠芳  
中国博士后制度历经20余年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而又面临诸多问题;"一流大学"建设加快步伐而又一时难以摆脱重重困境。两者应协调发展,在促进博士后事业的发展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科蓉  李春景  
本文从制度的角度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世界一流大学是个发展的概念,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理念与制度;制度的差距是我国最大的差距;以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为价值取向的制度创新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熊庆年  
中国的高水平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究竟有多大,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都是很有益处的。不过值得提醒的是,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那些难以量化、非显性的因素。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大学文化建设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广岭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美国及OECD大学研发经费的地位与规模、来源结构、支出结构三类指标和中国与美国前100名大学研发经费的比较,阐述中美两国大学研发经费的相关制度,特别是经费来源及获取方式、研发组织管理的不同,分析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问题,进而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黄蓝紫  
“双一流”建设方案基于大学、学院、学科三重逻辑对构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了宏观统筹,教师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当前,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着三重困境:大学层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举办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院层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设立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的数量薄弱;学科层面,教师教育的一流学科支撑力度不够。究其原因,大学原生职能中教师教育的空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对教师教育的束缚,以及优势学科评估对教师教育的冲击均对上述困境的产生造成影响。前瞻未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需要在制度层面确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师教育体系的机构和学科制度保障;在机构层面建设一轨多级的教师教育专业学院体系,探索教师教育多元模式;在学科层面,加强一流文理学科、教育学科和教师教育学科的耦合共生,共同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刘静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高等教育谋篇布局,绘制出"双一流"建设蓝图。随着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我国"双一流"建设正式转入推进实施阶段,各建设高校聚焦点也转向以建设为重。由于评价对建设的导向作用,"双一流"建设的评价问题成为大学关注热点。本文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一个目标""两个策略""三个视角""四个结合""五个维度"的评价内涵,构建了创新理念的建设成效指数,引导各建设高校静下心来搞建设,聚焦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促进社会发展、引领文化方向、参与全球治理五个方面重点发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卓越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善璐  
"坚定政治信仰""创新发展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学生资助。创新学生资助理念,"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动态管理,精准资助,争创一流。加强专业发展,深化国际交流,将一流的学生资助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赋桂  马莹  
世界一流大学是近年来国际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一流大学的热潮中,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也浮出水面。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实施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政策,一些组织和学者开始研究、评价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一、各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竞相推出一流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对于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而言,大学制度与人才资源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治理结构是根本之根本,人才是关键之关键。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实施人才战略,是加快一流大学建设两个彼此关联的重要方面和关键要素。我们既要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形,也要借鉴国际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探索大学有效治理的模式和人才发展战略,以期对高等教育宏观政策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敏  
是否拥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已成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将建设一流大学与服务国家紧密结合已成为各国校长的共识。文章以巴黎十一大为案例,重点介绍了巴黎十一大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解读了法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政策和经验,以期为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友梅  
改革完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各地各高校积极探索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评价制度改革亟待进一步完善,尤其需要国家层面政策文件的宏观指导。《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对新时期高校办学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