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2)
- 2023(3707)
- 2022(3127)
- 2021(3010)
- 2020(2553)
- 2019(5933)
- 2018(6110)
- 2017(12480)
- 2016(6728)
- 2015(7874)
- 2014(8089)
- 2013(8166)
- 2012(7876)
- 2011(7290)
- 2010(7662)
- 2009(7484)
- 2008(7420)
- 2007(7060)
- 2006(6726)
- 2005(5804)
- 学科
- 济(28920)
- 经济(28900)
- 管理(16730)
- 业(13267)
- 方法(11999)
- 中国(11651)
- 数学(9634)
- 农(9579)
- 数学方法(9556)
- 企(8757)
- 企业(8757)
- 制(7552)
- 地方(7134)
- 业经(6479)
- 财(6279)
- 银(6265)
- 银行(6256)
- 行(6094)
- 农业(6069)
- 贸(5743)
- 贸易(5737)
- 易(5612)
- 环境(4816)
- 融(4670)
- 金融(4670)
- 学(4626)
- 理论(4568)
- 制度(4519)
- 度(4519)
- 发(4480)
- 机构
- 学院(103625)
- 大学(101856)
- 济(40059)
- 经济(38959)
- 管理(36929)
- 研究(34411)
- 理学(29946)
- 理学院(29565)
- 管理学(29140)
- 管理学院(28926)
- 中国(28467)
- 京(22861)
- 财(22393)
- 科学(20421)
- 所(17070)
- 财经(16786)
- 江(16749)
- 范(16394)
- 师范(16263)
- 中心(15986)
- 北京(15393)
- 经(14946)
- 研究所(14943)
- 州(14139)
- 农(13522)
- 师范大学(13007)
- 院(12506)
- 财经大学(12150)
- 经济学(12058)
- 业大(11923)
- 基金
- 项目(57375)
- 研究(45408)
- 科学(43770)
- 基金(38890)
- 家(32827)
- 国家(32517)
- 社会(27660)
- 科学基金(26829)
- 社会科(26090)
- 社会科学(26085)
- 省(23071)
- 基金项目(21053)
- 教育(20923)
- 编号(19957)
- 划(18950)
- 成果(17048)
- 资助(16984)
- 自然(15567)
- 自然科(15052)
- 自然科学(15046)
- 自然科学基金(14758)
- 课题(14565)
- 发(13869)
- 重点(12724)
- 部(12536)
- 年(12177)
- 项目编号(11659)
- 发展(11448)
- 展(11275)
- 性(11064)
共检索到167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文杰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已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一个热点。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更让我国的智库建设进一步升温,很多人据此认为中国智库的春天即将到来。那么,我国旅游行业的智库现状究竟如何?正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旅游智库群呢?一、现状与挑战目前,我国旅游智库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2015年8月28日在京宣布成立的中国旅游智库。在2015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蒋依依
现代智库迄今已有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4全球智库报告》,目前全球182个国家共拥有6681家智库。这些智库在推动各国与地区政府的决策科学化、公共政策的完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我国的旅游智库发展起步较晚。国外智库的成功发展经验对于我国旅游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思想的独立根据《2014全球智库报告》,美国以1830家智库排名第一,全球智库20强中,美国占据9席。美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第一大理念。支撑创新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智库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对于我国旅游业来说,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发展,已经建成世界旅游大国,正在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创新对于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对于旅游智库的诉求也更加迫切。中国旅游智库建设既要根植中国实践,突出中国特色,同时也要借鉴国际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第一大理念。支撑创新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智库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对于我国旅游业来说,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发展,已经建成世界旅游大国,正在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创新对于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对于旅游智库的诉求也更加迫切。中国旅游智库建设既要根植中国实践,突出中国特色,同时也要借鉴国际经验,与国际智库接轨。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旅游学刊》选择以"旅游智库建设的国际比较"作为开年一二期的笔谈主题,正是希望通过对旅游智库的讨论推动中国旅游智库建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瑞
一、智库的核心任务是影响公共政策智库是长期从事与公共政策相关的研究与倡导工作的组织,被誉为"弥合知识与权力之间鸿沟的桥梁"。二战以来,现代意义上的智库蓬勃发展,在各国内政外交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美国为例,智库凭借专业的分析研判、与政界的紧密联系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左右着该国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重大决策,被视为继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后的"第四部门"。在研究、辩论、制定及评估等各个环节对公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博伟
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锋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巨大的旅游市场需求正在加速释放,伴随而来的也有供给与需求的不相匹配。一方面,低水平、同质化、粗放式的旅游产品大量存在;另一方面,高品质、个性化、精细化的新业态产品和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呈现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局面。因此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如何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是当下中国旅游业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做好供给侧改革需要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顶层设计,也要有科学性和指导性的智力谋划,这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新建 胡晓芬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后,智库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旅游业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智库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二元融合的新型旅游智库。1.目标:决策咨询+社会影响在中国"双百年"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旅游业必将成为重要的战略抓手;在中国经济社会未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韩元军
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号),提出"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世界旅游强国建设正式进入国家战略。此后,国务院又相继出台了旅游业改革发展(国发〔2014〕31号)、投资消费(国发〔2015〕62号)等领域的专项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于良
虽然美国经典的智库早就建于20世纪初期,如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1914)和布鲁金斯学会(1916)等,但用智库来称这些典型的研究机构源于20世纪60年代,特别指二战后成立的兰德公司(1946),因其是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开发中心,是协助美国政府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的独立实体。兰德的英文名RAND也就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缩写。如今,美国的智库非常多,包括政府资助的研究开发中心,独立的和民间的为影响政府决策的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凌进
“都市旅游”是上海旅游的总体新形象,也是上海旅游的市场定位。上海市旅游工作委员会姚明宝常务副主任说,要将购物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家庭休闲旅游、文化体育旅游、工农业旅游作为上海的重点产品、名牌产品和精良产品,这些产品基本概括了“都市旅游”的上海特色。这些产品的开发贯穿在旅游线路的组织和促销活动中,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深化这一新形象定位的内涵,是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才得以发展的。现就“都市旅游”存在的一些不足现状,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戈双剑 杨晶
2015年10月,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旅游新型智库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旅游智库作为专业型智库,随着中国智库的壮大逐步成长,前景可期。港澳旅游事务智库作为更专业更精准的智库,虽起步较晚,但得益于近年来内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内地与港澳旅游的深度合作,已受到广泛重视。建设涉港澳旅游事务智库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和路径等是推进涉港澳旅游事务智库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厘清相关要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远水 孙盼盼
中国经济正式迈入严峻的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时期,国内旅游业"却像冬天的腊梅,逆势增长、鲜艳夺目",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劲,成为中国应对"新常态"的有力杠杆。然而,在既有经济形势之下,面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姚昆遗
上海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不仅要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而且要成为一个富有特色文化的旅游城市。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富有特色文化的太平洋西岸的旅游中心城市,必须先给上海的旅游事业正确定位。要给上海的旅游事业定位,不能不从分析上海的旅游客源着手。假如我们把休闲、观光、游览、旅行等活动都笼统地划之为旅游活动,那么,最粗线条地分析上海的旅游客源,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上海的市民,一是外省市乃至海外的旅游者。无论上海的市民还是外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健
近年来,构筑“北山南水”大武夷旅游格局,完善市场运作机制,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树立旅游城市良好形象等问题,引起了省内外不少专家及闽北各地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个事关“十五”期间闽北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目标的大问题,作者从树立全局观念、遵守旅游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等角度提出了建设大武夷旅游格局的若干重要思路。
关键词:
经济 大武夷 旅游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