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0)
- 2023(9306)
- 2022(7685)
- 2021(7401)
- 2020(6173)
- 2019(13940)
- 2018(13536)
- 2017(25502)
- 2016(13748)
- 2015(15402)
- 2014(15238)
- 2013(15063)
- 2012(14456)
- 2011(13056)
- 2010(13456)
- 2009(12604)
- 2008(12330)
- 2007(11277)
- 2006(9952)
- 2005(9012)
- 学科
- 济(58339)
- 经济(58171)
- 管理(37150)
- 业(31598)
- 企(26232)
- 企业(26232)
- 方法(25286)
- 中国(21826)
- 数学(19694)
- 数学方法(19555)
- 财(16718)
- 农(15351)
- 业经(13068)
- 学(12745)
- 制(12548)
- 审计(12168)
- 贸(11820)
- 贸易(11805)
- 易(11601)
- 理论(10480)
- 和(10364)
- 地方(10085)
- 融(9745)
- 金融(9743)
- 银(9688)
- 银行(9682)
- 农业(9558)
- 行(9390)
- 技术(8597)
- 教育(8486)
- 机构
- 大学(201508)
- 学院(195520)
- 济(87192)
- 经济(85632)
- 研究(73097)
- 管理(69267)
- 理学(58667)
- 理学院(57921)
- 管理学(57155)
- 中国(56951)
- 管理学院(56740)
- 财(44889)
- 京(44459)
- 科学(40909)
- 所(36884)
- 财经(35115)
- 研究所(32783)
- 经(32250)
- 中心(32157)
- 经济学(29277)
- 江(29029)
- 农(28763)
- 北京(28322)
- 范(27454)
- 师范(27254)
- 财经大学(26397)
- 经济学院(26199)
- 院(25724)
- 业大(23932)
- 州(23049)
- 基金
- 项目(124257)
- 科学(98892)
- 研究(93974)
- 基金(92970)
- 家(81200)
- 国家(80526)
- 科学基金(68021)
- 社会(64437)
- 社会科(60146)
- 社会科学(60125)
- 基金项目(47721)
- 省(44009)
- 教育(43589)
- 自然(40592)
- 自然科(39634)
- 自然科学(39625)
- 自然科学基金(38988)
- 划(38682)
- 资助(38210)
- 编号(35802)
- 成果(32348)
- 部(30440)
- 重点(28726)
- 国家社会(27886)
- 性(26797)
- 教育部(26764)
- 中国(26265)
- 课题(26220)
- 发(26174)
- 创(25230)
共检索到31388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石桥 安杰 高文强
审计是应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制度设计,有批判性审计和建设性审计两种定位。建设性审计架构可用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审计。建设性审计是通过鉴证代理人的财务机会主义、管理机会主义和报告机会主义,找出机会主义发生的原因,帮助改进公司治理构造,进而抑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建设性审计目标实现机制包括揭示机制、威慑机制、预警机制、抵御机制、计划机制、绩效评价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审计本质上是建设性审计,目标是通过审计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世忠 马元驹
会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时代背景、历史传承、改革开放、面向未来四个角度探索了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 会计文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继肯
实践是建设中国金融学科和金融业的源泉。要用金融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去研究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新问题,开辟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12年7月,我在回顾和总结自己从事金融教学60周年的历程时,把经验和教训集中到一点,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学科和金融业。必由之路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贫穷落后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习苏联的经济、金融理论和经验,对于建成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对于金融业和金融学科的建设2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圣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原则性构想,对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增进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对于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态特质;对于解答和回应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种种疑惑,解放人们的思想,都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同时,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形态的有机结构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社会形态 人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晏维龙 庄尚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迫使资本主义体系演化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审计制度),用于维护资本积累的稳定性,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积累理论、产权理论、市场经济理论与国家理论,从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的层面深化对审计制度功能的理论认识,探讨不同类别的审计制度(企业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层面所具有的一致性。其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完善现有关于审计制度的理论研究,并为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姜江华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既要从审计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发展中去发掘,更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党的自我革命规律中去探寻。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最本质特征,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发展的道路和制度架构;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发展的逻辑机理,决定了发展的价值趋向和目标任务;研究型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决定了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审计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发展的根基,决定了发展的原动力和接续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对于不断谱写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发展规律 守正创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家义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一书,近日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由刘家义审计长为组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专集,分为审计本质、审计功能、审计目标、审计基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彰 李鎏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也是其根本属性。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上,审计机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政治属性。准确把握国家审计政治属性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可以通过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审计队伍政治素质等途径强化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审计监督 政治属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常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学习体会,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演进过程、基本经验和研究时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
审计 理论 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何以具有科学性"?本文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概括了经济理论"科学性"的基准,依据这种基准阐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事实、基本概念、核心命题,结果发现在这些方面中国经济存在着"异质性"。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转折和复杂特征,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大国、共同富裕构成了理解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中国经济的发展机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制度安排:政府-市场的关系、政府内部不同层级的关系、市场内部不同领域的关系。这些机制具有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内洽性,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事实具有解释力,对中国后续的发展态势也具有预判功能。从特征事实、基本概念、核心命题、命题检验、理论应用及其逻辑关系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显著的科学性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新命题,也是真命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余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现实依据,其形成经历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三个阶段。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新中国在全面恢复国民经济之后,随即从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向社会主义经济,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计划经济虽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但主要还是在摸索中前进。"只争朝夕"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写照。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体制日益僵化。到中美、中苏关系的改善与缓和,中国经济发展迎来历史机遇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方略。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随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国经济规模发生质变上了台阶的标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公丕宏 公丕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实践经历了改革推动减贫阶段、规模攻坚扶贫阶段、综合扶贫开发阶段、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阶段,对扶贫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系统的总结,有助于厘清扶贫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脉络,认识扶贫开发中的失效及原因。当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正确选择是精准扶贫。该文认为,在理解精准扶贫的生成逻辑、把握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基础上,以问题导向不断完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推动新时期精准扶贫的制度建设与理论创新,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扶贫实践。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实践创新 制度建设 理论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阶段。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其最伟大成果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以下称:习近平扶贫思想)。打好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需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时代特征,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鲜明理论品格,需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扶贫思想引领形成的我国贫困治理新体系及其对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扶贫思想 贫困治理体系 脱贫攻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公丕宏 公丕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实践经历了改革推动减贫阶段、规模攻坚扶贫阶段、综合扶贫开发阶段、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阶段,对扶贫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系统的总结,有助于厘清扶贫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脉络,认识扶贫开发中的失效及原因。当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正确选择是精准扶贫。该文认为,在理解精准扶贫的生成逻辑、把握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基础上,以问题导向不断完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推动新时期精准扶贫的制度建设与理论创新,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扶贫实践。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实践创新 制度建设 理论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冠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建设的行动纲领。本文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历史考证课题组"对习近平工作过地方的实地考察和访谈为实践基础,以重新解读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萌芽于知青岁月、产生于十八大前的从政实践、并在十八大后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对"为谁发展、如何发展"和"怎样看、怎么干"的探索中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以供给侧改革为发展主线、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唯物史观的中国化。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