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8)
- 2023(15128)
- 2022(12978)
- 2021(12297)
- 2020(10339)
- 2019(23956)
- 2018(23945)
- 2017(44964)
- 2016(24977)
- 2015(28394)
- 2014(28719)
- 2013(28119)
- 2012(25531)
- 2011(23043)
- 2010(23044)
- 2009(21421)
- 2008(21265)
- 2007(19407)
- 2006(17165)
- 2005(15098)
- 学科
- 济(89645)
- 经济(89512)
- 管理(82607)
- 业(71102)
- 企(62187)
- 企业(62187)
- 方法(39287)
- 数学(32566)
- 数学方法(32147)
- 财(28594)
- 中国(25529)
- 农(24853)
- 制(23008)
- 业经(22173)
- 学(21475)
- 地方(18818)
- 务(18556)
- 财务(18459)
- 财务管理(18416)
- 理论(18389)
- 企业财务(17462)
- 和(16488)
- 银(16374)
- 银行(16329)
- 农业(15987)
- 体(15873)
- 划(15558)
- 行(15425)
- 环境(14926)
- 贸(14871)
- 机构
- 大学(347496)
- 学院(344991)
- 管理(137789)
- 济(128839)
- 经济(125457)
- 理学(116525)
- 理学院(115170)
- 研究(113806)
- 管理学(113231)
- 管理学院(112564)
- 中国(87618)
- 京(75951)
- 科学(71032)
- 财(65528)
- 所(57145)
- 农(55180)
- 江(53827)
- 中心(52580)
- 研究所(51552)
- 业大(51436)
- 财经(50083)
- 北京(48107)
- 范(45891)
- 师范(45397)
- 经(45307)
- 州(43280)
- 农业(43000)
- 院(42096)
- 技术(39022)
- 经济学(37209)
- 基金
- 项目(231336)
- 科学(180348)
- 研究(171594)
- 基金(164979)
- 家(143478)
- 国家(142242)
- 科学基金(121764)
- 社会(104957)
- 社会科(99127)
- 社会科学(99101)
- 省(91254)
- 基金项目(87639)
- 教育(79776)
- 自然(79342)
- 自然科(77412)
- 自然科学(77395)
- 划(76501)
- 自然科学基金(75983)
- 编号(71465)
- 资助(67481)
- 成果(59640)
- 重点(51674)
- 部(50502)
- 课题(50232)
- 发(48051)
- 创(47863)
- 创新(44635)
- 制(44350)
- 项目编号(44232)
- 科研(43813)
- 期刊
- 济(151167)
- 经济(151167)
- 研究(103375)
- 中国(76874)
- 学报(55681)
- 管理(54796)
- 财(53711)
- 科学(50267)
- 农(50190)
- 教育(46463)
- 大学(42526)
- 学学(39306)
- 农业(34219)
- 技术(32550)
- 融(31092)
- 金融(31092)
- 财经(24696)
- 业经(24206)
- 经济研究(21610)
- 图书(21562)
- 经(21035)
- 业(18750)
- 问题(18706)
- 理论(17074)
- 版(16834)
- 科技(16767)
- 技术经济(16230)
- 现代(16012)
- 实践(15690)
- 践(15690)
共检索到529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敏 王卓甫
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经历了3个阶段、6个步骤。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利益的诉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立法的保障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动因。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管理领域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向着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的方向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建设工程 项目管理体制 制度变迁 动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童福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华林 管清友 夏靖铧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为主线,通过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诺思悖论不断化解的过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高度相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变迁过程是冲击回应型”等命题作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各博弈利益主体在改革进程中的行为模式及其绩效,并认为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道路。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 制度变迁 博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奕宏
建国以来,由于政府目标、财政资源分配、技术进步、制度选择集合等方面因素的变化,内在地决定了我国财政管理体制从改革开放前的中央集权型"统收统支"体制到改革开放后的行政性分权型"财政包干"体制,再到目前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济性分权型"分税制"体制的变迁。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迁,实际上反映着集权分权的"螺旋式上升"循环变化过程。从制度上来说,这一变迁过程具有五大特征:体制变迁选择渐进性改革策略,体制变迁采取强制变迁方式,体制变迁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的过程,中央与地方具有明显的经济理性,体制的法制化程度不高。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由行政向宪政转变。
关键词:
财政 管理体制 变迁 制度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文彬
文章从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动力、方式等因素入手,提出了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三阶段论"。通过对三个阶段的考察分析,总结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是宪政框架内的"供给主导型"渐进式改革,具有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转变、依照成本高低进行连续边际调整的特色。多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强调国家行政指导的必要性,保证了改革的可控制性和稳健性,同时,政治力量、市场力量、公共力量的三方博弈导致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失衡,这个失衡表现为变迁呈现出一个渐进、滞后、冲突及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只有分析不同路径的成本收益,才能寻找到制度变迁净成本最低的改革方案。文章总结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方向,对于今后的...
关键词:
制度变迁 高等教育 体制改革 边际调整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宋士云 吕磊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56年是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创建阶段;1957—1984年是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曲折发展阶段;1985—2010年是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阶段。中国对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却一直是几个部门主管加几个部门协管的共同管理格局,其中劳动部门和民政部门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未来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要在遵循社会保障发展基本规律和充分考虑国情的前提下,各相关部门统筹决策,科学管理,稳步推进。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管理体制 变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元 柯水发 乔丹
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梳理了我国林区管理体制变迁“分-合-分”的历史脉络,并结合历史制度主义范式划分为两个关键时期,以探究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变革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其变迁机制呈现出多层次、多主体互动等特征,本质是在新发展形势下对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的重新调整。制度变迁萌生于宏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伊春两次管理体制变革背后是截然不同的路径和特征:在第一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效应弱而由基层行动者产生的行动压力较强,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第二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较强但国家行动者强势介入,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最后,在建立改革历史观、结构观和动态观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合-分”的本质、树立改革的动态意识及形成改革的行动者思维,从而推动改革再深入,助力东北再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元 柯水发 乔丹
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梳理了我国林区管理体制变迁“分-合-分”的历史脉络,并结合历史制度主义范式划分为两个关键时期,以探究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变革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其变迁机制呈现出多层次、多主体互动等特征,本质是在新发展形势下对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的重新调整。制度变迁萌生于宏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伊春两次管理体制变革背后是截然不同的路径和特征:在第一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效应弱而由基层行动者产生的行动压力较强,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第二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较强但国家行动者强势介入,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最后,在建立改革历史观、结构观和动态观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合-分”的本质、树立改革的动态意识及形成改革的行动者思维,从而推动改革再深入,助力东北再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跃升
本文论述了目前广泛存在的工程项目施工总、分包管理体制中技术管理模式的建立和维护,试图探索一种既能适应社会环境又能高效可行的总、分包技术管理模式。
关键词:
项目总分包 技术管理 模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单大圣
医疗保障基金是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传统体制下的医疗保障经费管理,发挥了不同部门的积极性,有效控制了费用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障基金筹资机制,实现了基金管理服务社会化,初步形成了对定点医药服务机构的监督和调控机制,促进了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和发展。但是现行管理体制还不完善,还需要继续探索建立适应中国国情和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需要的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体制。
关键词:
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基金 管理体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霍军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体制是国家根据《宪法》规定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的一种税收管理体制,是中国税收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适用于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少数民族集中的省份;一些省内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比照执行。本文遵从经济体制决定税收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决定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体制的逻辑思维,以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以60年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体制变迁历程为分析对象,梳理新中国60年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体制变迁的脉络,从中探索新中国60年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体制发展的规律性。这对于当前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体制的改进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温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审计管理体制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重建、体制确立、深化改革四个阶段,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变迁的基本规律、经验及未来走向,以期更好地推动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管理体制 变迁 审计委员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日
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和选拔出各级优秀领导人才,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作为一个政治文明古国,历来重视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文章从西周世袭世禄制入手,重新审视两千年来、尤其是建国后我国官员选拔与管理体制的变迁,反思其利弊,明鉴其得失,对我国当前的干部人事制度逐步走向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
人事制度 政府官员 选任与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广斌 王勇
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本质是制度变迁。基于演化博弈的制度变迁视角,以规划权力配置为考察核心,从法律文本和实际运作两个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机制进行解析。研究表明,从规划纵向分权到规划纵向适度集权、规划社会分权,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是上下级政府、国家与社会等多重博弈互动的结果。多重博弈导致的规划权力配置变化,成为推动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的根本动力。同时,各种博弈域间关联结构多样性也造就了现实中规划管理制度安排的多样性。
关键词:
城乡规划 管理体制 演化博弈 制度变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斌贤
本文通过梳理1950-1998年间有关官方文献,从历史的角度叙述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迁,并分析了我国高校学术权力结构目前的状况、特征与未来走向。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内部管理体制 权力结构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