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7)
2023(13380)
2022(11709)
2021(11347)
2020(9584)
2019(22500)
2018(22526)
2017(43133)
2016(23849)
2015(27264)
2014(27520)
2013(26911)
2012(24752)
2011(21996)
2010(22494)
2009(20582)
2008(20421)
2007(18433)
2006(16242)
2005(14114)
作者
(69529)
(57388)
(57288)
(54584)
(36694)
(27743)
(26004)
(22661)
(21955)
(20875)
(19857)
(19220)
(18241)
(18166)
(17690)
(17638)
(17139)
(17131)
(16502)
(16405)
(14358)
(14223)
(14086)
(13186)
(12995)
(12873)
(12800)
(12656)
(11755)
(11417)
学科
(91742)
经济(91633)
管理(69929)
(63545)
(54338)
企业(54338)
方法(43912)
数学(37836)
数学方法(37018)
(25188)
中国(24746)
(22763)
(20983)
业经(20651)
地方(19271)
理论(18390)
(17068)
农业(16296)
(16008)
贸易(15997)
(15526)
(15526)
技术(14675)
(14439)
财务(14335)
财务管理(14299)
环境(13900)
教育(13793)
企业财务(13462)
(13430)
机构
大学(333574)
学院(333137)
管理(132150)
(122730)
经济(119542)
理学(113415)
理学院(112145)
管理学(109609)
管理学院(109037)
研究(108234)
中国(81700)
(72886)
科学(70387)
(57561)
(55179)
(54187)
业大(51292)
(50339)
中心(50093)
研究所(49845)
北京(46571)
(45235)
财经(45217)
师范(44799)
农业(42212)
(41592)
(40887)
(39620)
技术(38805)
师范大学(35743)
基金
项目(223836)
科学(173988)
研究(163546)
基金(158675)
(138207)
国家(137010)
科学基金(117425)
社会(98032)
社会科(92626)
社会科学(92595)
(89327)
基金项目(83780)
自然(78507)
教育(77242)
自然科(76720)
自然科学(76705)
自然科学基金(75257)
(74831)
编号(68775)
资助(67394)
成果(56617)
重点(49990)
课题(48173)
(48076)
(46649)
(45989)
创新(42752)
科研(42681)
项目编号(42165)
大学(41867)
期刊
(140360)
经济(140360)
研究(97057)
中国(68526)
学报(54296)
管理(50404)
(49927)
科学(48832)
教育(46379)
(44514)
大学(41240)
学学(38178)
农业(34743)
技术(33341)
(26946)
金融(26946)
业经(23275)
财经(21447)
图书(21354)
经济研究(20632)
(18251)
(17898)
问题(17708)
技术经济(16840)
科技(16555)
理论(16471)
(15984)
统计(15367)
实践(15154)
(15154)
共检索到498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吉格迪  杨康  
分析表明,以往有关声誉协同激励的探讨常常会引发激励失效的问题,有以下表现:仅仅分析声誉一个因素的模型,容易产生激励失衡;但忽视声誉,只对各要素的协同性进行探讨的激励模型,则会发生激励过剩的情况。基于此,本文综合工期、质量之间的替代性特点,站在业主角度建立结合显性、隐性声誉的两阶段动态激励模型,有效防止激励失效问题的发生,进而提出使模型发挥作用的有效区间的判断方法。最后,文章采用算例及数据模拟的方式,对以上结论作出了证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雷  刘冬  李南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建设项目动态联盟中总包商对分包商的激励模型;通过比较在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激励模型的解,分析了总包商与分包商的特质、外生随机变量及其影响程度等因素对激励报酬强度系数的影响,并对激励模型进行了拓展研究;通过模型分析及结论,提出了建设项目动态联盟中设计激励机制必须考虑的因素。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梦雨  杨高升  贾建尧  
针对国内目前建筑行业建筑信息模型采纳的特点,在设计施工分离的交付模式和单价合同情形下,构建了业主、设计方和施工方建筑信息模型采纳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方在工程项目建筑信息模型采纳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了影响建筑信息模型采纳的因素。结果表明:业主、设计方和施工方的初始采纳意愿对彼此的影响程度不同,业主对激励力度更加敏感。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运宏  胡森昶  唐文哲  强茂山  
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已进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阶段.在工程行业追求项目绩效提升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项目管理工具,能够发挥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然而,现有研究侧重于对激励的现状和策略进行描述,缺乏对其内在作用机理的揭示.该文提出了组织间激励作用机理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研收集来自中国工程企业的实证数据,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分析结果揭示了组织间激励与组织间关系、项目资源、组织能力以及项目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验证了组织间激励既能够直接促进项目绩效的提升,又能够改善组织间关系和项目资源供给,从而间接促进项目绩效的提升;强调了将组织间关系转化为项目资源以及将项目资源内化为组织能力的重要性.研究结果为激励在我国工程行业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践指导.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贵良  邓晓梅  冯珂  薛彦广  
为研究在集成交付理念下,项目特征、参与人特征、激励结构等因素对项目激励效果的影响规律,该文基于已有文献构建了多方激励模型。并结合文献和案例,运用博弈仿真方法分析研究项目优化潜力、项目目标设定、激励结构、参与人努力成本等因素对项目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较为可行,项目优化潜力、项目目标以及团队努力成本等因素对项目的激励效果有重要影响;适当的参与人努力成本差异有利于项目成功;收益分配应避免过于悬殊,按照参与人努力成本差异进行分配的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激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启龙  盛昭瀚  刘慧敏  李迁  
针对PPP项目中投资方任务目标的多维性,研究了政府方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研究发现,当投资方的成本函数相互独立时,政府方的激励也是独立的;而当投资方的成本函数相互依存时,政府方的激励方式取决于投资方的行为结果是否可以直接观测。若投资方的行为结果是不可观测的,那么政府方对于该行为的激励是独立的;若投资方的行为结果是可直接观测的,则政府方对于该行为的激励方式取决于该行为的成本函数与不可观测的行为活动的成本函数之间的依存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一丁  毛克贞  
Weitsman提出的激励引导模型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经营目标确定不准确问题。该模型既能促使拥有信息优势的经营者提供准确的经营目标,又能使经营者尽最大努力多完成任务,但模型存在着激励不够灵活、激励和惩罚系数不易确定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本文根据激励引导模型的思想,设计了非线性的改进型激励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原模型的不足,具有更强的实用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平  李秀芬  
本文利用构造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了企业纵向和横向合作技术创新中的激励问题。认为企业合作目标的不确定性与业绩考核指标是影响企业纵向合作创新激励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对于企业横向合作创新的激励问题,应当根据合作双方的技术力量对合作报酬的给付方式进行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巍  
激励机制能够减少或消除不对称信息下资源配置所带来的效率损失,然而这一机制在现实中却常常出现失效的情形,为解释这一问题,一是要考察激励机制从理论到现实的接口,从模型上分析其对现实模拟的偏差,二是要考虑到现实激励机制设计是局限条件下的选择,从实践结果来剖析具体激励方式选择的矛盾与冲突。要解决激励失效问题,主要依赖于两个途径:一是各种激励方式的结合与协调,二是激励的同时采用监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如海   张宏坤   蒋正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启龙  周晶  盛昭瀚  
分析了声誉效应在PPP项目中的作用机理,并把声誉效应引入到PPP项目的激励体系之中,构建了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的最优动态激励契约模型。研究认为,声誉效应能够通过外部性效应和内部性效应对项目投资方产生影响,相比于纯粹的显性激励机制,引入声誉效应的隐性激励机制能够增加政府部门在PPP项目中的收益分享比例并且能够加强投资方的努力行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小弟  魏蓉  
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设计方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设计人员挖掘设计潜力,精心设计,以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通过建立业主的激励机制模型,分析求出了业主的最优激励水平及相应的设计方的最优努力水平,设计出业主的最优激励合同安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璧辉  
本文提出了奖金期权的概念;探讨了奖金期权激励的适用条件和实施策略;给出了奖金期权浮动公式和激励资源配置的优化模型;通过具体的实施案例描述了如何设计奖金期权,如何运用模型优化资源。借用期权的概念,奖金期权具有实时激励、延期支付、动态评价特征;具有当前与长远利益协调功能。借用奖金的模式,奖金期权具有整合企业绩效、团队绩效、个人绩效功能;具有奖金、股票期权和奖金期权统筹功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勇强  孙立波  彭飞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吉格迪  杨康  
激励控制是确保项目工期、质量和成本目标实现的基础,传统的建筑项目激励模型多考虑的是一个或某两个目标的激励控制。有关多要素激励模型的研究尚不成熟。没有考虑到多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质量目标难以量化等。这容易导致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一些重要因素,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挣值管理(earned value method, EVM)中两个基本业绩测度,同时将质量因素量化,考虑多要素间的可替代性,建立了一个多要素委托代理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条件进行了说明。进一步给出了最优激励强度的计算方法以及模型的应用步骤。最后,进行了案例研究和数据模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