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0)
- 2023(6436)
- 2022(5145)
- 2021(4536)
- 2020(3601)
- 2019(7968)
- 2018(7862)
- 2017(13418)
- 2016(7852)
- 2015(8935)
- 2014(9485)
- 2013(8754)
- 2012(8358)
- 2011(7329)
- 2010(7527)
- 2009(6958)
- 2008(6859)
- 2007(6654)
- 2006(5876)
- 2005(4936)
- 学科
- 济(26107)
- 经济(26068)
- 管理(23836)
- 业(16737)
- 企(15275)
- 企业(15275)
- 中国(10422)
- 财(8807)
- 农(8724)
- 理论(8654)
- 业经(8635)
- 方法(8455)
- 制(7864)
- 地方(7351)
- 学(7273)
- 和(6614)
- 教育(6473)
- 体(6446)
- 银(5633)
- 银行(5619)
- 农业(5502)
- 行(5383)
- 融(5248)
- 金融(5241)
- 务(5134)
- 财务(5098)
- 财务管理(5089)
- 环境(5079)
- 企业财务(4819)
- 数学(4818)
- 机构
- 学院(105319)
- 大学(104895)
- 研究(38295)
- 管理(36288)
- 济(35479)
- 经济(34286)
- 中国(30040)
- 理学(29423)
- 理学院(29052)
- 管理学(28360)
- 管理学院(28177)
- 京(24027)
- 科学(23901)
- 农(20647)
- 财(19956)
- 所(19403)
- 江(19241)
- 中心(18082)
- 研究所(17227)
- 业大(16704)
- 农业(16029)
- 范(15950)
- 师范(15717)
- 北京(15207)
- 技术(15149)
- 院(15046)
- 省(14932)
- 州(14905)
- 财经(14333)
- 经(12889)
- 基金
- 项目(68601)
- 研究(52984)
- 科学(52082)
- 基金(45609)
- 家(40366)
- 国家(40006)
- 科学基金(33093)
- 社会(30972)
- 社会科(28845)
- 社会科学(28840)
- 省(28621)
- 教育(25469)
- 划(23768)
- 基金项目(23490)
- 编号(23001)
- 自然(20428)
- 成果(20165)
- 自然科(19838)
- 自然科学(19831)
- 自然科学基金(19433)
- 资助(18276)
- 课题(17893)
- 重点(16003)
- 发(14912)
- 年(14636)
- 部(14387)
- 项目编号(13673)
- 创(13593)
- 性(13208)
- 制(13051)
共检索到180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隋海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辉霞
从根源上讲 ,精神损害赔偿是人身权利的救济内容 ,即侵犯人身权的一种民事责任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很多问题作出了规定 ,这表明了中国司法机关对于自然人人格利益法律保护的重大进步 ,具有人格权法律保护的里程意义。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 偿精神利益 一般人格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骁宇
合同解除引发的损害赔偿在学术界引起诸多争议。本文试图根据导致合同解除原因存在的差异,展开不同类型的分析,以确定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范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珊珊
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确定是环境损害赔偿的关键性环节。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限定于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精神损害,从而难以对于潜在的环境损害及生态环境自身的损害实行有效补救,也难以实现保护公民环境权益及公共环境利益的目标。公共信托理论、环境权理论与损害赔偿社会化理论为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在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基础上,将生态环境等自身损害纳入赔偿范围,并通过相关制度构建来保障环境损害赔偿的实现。
关键词:
环境侵权 环境损害赔偿 范围 拓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培胜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损害赔偿的法律思考文/杨培胜建筑工程质量的损害赔偿,是《建筑法》所规定的一种比较严格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是对“建筑工程”这一特殊产品质量的损害赔偿进行具体规定的专项法律。《建筑法》中所确定的这项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对于促进从事建筑活动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怡然 周孜予
在当今司法实践中,由于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过于狭窄,已经不足以解决出现的所有司法问题,相关法律制度在规定上也存在着一定弊病。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争议,具体的赔偿范围也难以确定,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势在必行。针对这些尚存在的问题,文章对比国外的赔偿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立法现状,提出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参照民法进行,扩大赔偿范围,明确赔偿法中部分规定以及修改赔偿数额上下线的四个方面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
精神损害 赔偿范围 司法实践 完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斐 朱昊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是由国家政策由上而下强力推动产生,而非司法实践倒逼的结果。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创设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虽然在我国已经实施八年,但其适用范围仍然没有被学界和实务界厘清。实践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有名无实”,规范手段和立法目的之间有矛盾。作为主要制度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生态系统功能损失或自然生物因素的不利改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这一民事赔偿诉讼只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有关部门应当实事求是地运用该制度的有限功能,充分发挥该制度保护权利人财产权益、维护司法秩序的设计功能。该类诉讼制度的赔偿范围仅限于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人身损害或与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相关的财产利益损害。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赔偿 适用范围 《民法典》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宏涛
传统公司法理论认为,董事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对象仅限于公司而不包括公司的利益相关主体。但是随着利益相关主体理论的兴起,为了保护股东、债权人、公司雇员、公司客户、公司竞争对手、消费者,甚至一般社区公众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应当逐步完善董事对上述主体的损害赔偿责任。
关键词:
董事 赔偿责任 利益相关主体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卫华 王强
在因产品缺陷而引起的人身和财产损害案件频发的今天,必须强化产品责任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以充分体现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予以切实保护的立法目的。我国产品责任法应当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世文
传统上,学术界对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态度,本文对否定说的主要理由进行反思后提出:人格不会商品化;不能由惩罚性赔偿替代;精神损害发生可预见;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并在对其他国家(地区)立法、学说及相关判例的考察中,论证了违约责任中应有精神损害赔偿。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 违约责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良才
气候变化引发气候灾害,给人类已经或必将造成巨大威胁。气候变化的损害具有传统跨界环境损害所不具备的特征,由此引起的国家责任问题也具有其特殊性。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国家行为的不法性、谨慎行事的注意义务标准、损害的可预见性及其对责任的限制功能、因果关系及其证明责任分配在气候变化的损害赔偿问题均需要被重新审视,甚至重构。国家责任的承担方式——金钱补偿和精神安慰在气候变化的损害赔偿语境下仍有其可适用性,但恢复原状的责任形式则无法适用。特别对纯粹的生态损害的赔偿更是如此。由于气候变化的损害赔偿领域国家实践和国际判例至为罕见,因而对传统国家责任法的理论改造与制度创新刻不容缓。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跨界损害 国家责任 因果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银飞 茅宁
企业的产品及其经营活动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害,由于有限责任制,这些损害可能因企业破产等原因无法得到赔偿。保障社会损害得到应有的赔偿不仅能够弥补受害者的损失,而且能够促进企业更谨慎地防止社会损害的发生。社会损害赔偿的财务保障机制不同,企业为防止损害发生所采取的谨慎程度与企业的资本结构也有所不同。本文分析不同的财务保障机制对谨慎程度与资本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社会损害 财务保障 谨慎程度 资本结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曹艳春 张扬
要完善劳务派遣中的工伤损害赔偿责任问题,就要确立要派单位的雇主地位,建立派遣单位与要派单位的雇主连带责任。在工伤保险责任的分担上,既从劳动法的角度以强制约定防止责任逃避,也要在民事协议上放宽两方雇主的任意约定比例,从而达到收放自如的法律调整目标。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双重劳动关系 共同雇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艳玲 何勇生
责任保险的创设即为分散基于自身原因而可能对他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的经济风险,然而这一主旨却似乎削弱甚至违背了惩罚性损害赔偿责任的设置功用。本文即围绕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是否包含惩罚性损害赔偿责任,且如若立法未加限制,则该如何协调二者的潜在矛盾,使得该两种制度都发挥其良性作用,而无害于社会公益等展开论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雪 王萍
近年来,现实生活中日益增多的医疗事故和医疗诉讼使医疗活动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制度不健全的弊端也日益彰显。鉴于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就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责任性质、构成要件和损害赔偿等方面作了重点研究,以期为我国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理论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医疗事故 民事责任 损害赔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