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2)
2023(5131)
2022(4081)
2021(3492)
2020(2867)
2019(6397)
2018(6325)
2017(11808)
2016(6024)
2015(7000)
2014(7115)
2013(7283)
2012(7214)
2011(6814)
2010(7112)
2009(6698)
2008(6561)
2007(6250)
2006(5931)
2005(5153)
作者
(18583)
(15652)
(15625)
(14908)
(10062)
(7197)
(7109)
(6023)
(5976)
(5678)
(5540)
(5261)
(5062)
(4989)
(4922)
(4814)
(4594)
(4533)
(4374)
(4208)
(4016)
(3804)
(3772)
(3692)
(3650)
(3612)
(3384)
(3299)
(3261)
(3105)
学科
(54164)
经济(54127)
管理(17836)
地方(16739)
方法(13106)
地方经济(11939)
(11658)
数学(11415)
数学方法(11384)
中国(11183)
(9229)
企业(9229)
业经(9197)
(8354)
(8276)
经济学(6796)
环境(6610)
(6382)
(6158)
(6047)
(5913)
金融(5913)
(5748)
农业(5674)
(5217)
产业(5182)
资源(5122)
(5114)
银行(5114)
(4996)
机构
学院(97258)
大学(96481)
(52528)
经济(51560)
研究(37571)
管理(33606)
中国(28999)
理学(27359)
理学院(27033)
管理学(26686)
管理学院(26483)
(22492)
(20361)
科学(19368)
(18554)
经济学(17704)
财经(17087)
中心(16500)
(16370)
研究所(16249)
经济学院(15480)
(15336)
(13438)
北京(13372)
(12634)
(12559)
师范(12489)
财经大学(12348)
(12096)
(11755)
基金
项目(55269)
研究(43740)
科学(43119)
基金(38834)
(32547)
国家(32258)
社会(29751)
社会科(28136)
社会科学(28127)
科学基金(27428)
(21700)
基金项目(19732)
教育(19411)
编号(17411)
(17097)
资助(16005)
成果(14809)
自然(14544)
自然科(14113)
自然科学(14110)
(13854)
自然科学基金(13845)
课题(13119)
(12761)
经济(12644)
国家社会(12607)
重点(12521)
(12240)
发展(12123)
(11947)
期刊
(71910)
经济(71910)
研究(36550)
中国(23087)
(17548)
管理(14900)
经济研究(12152)
(11793)
学报(10846)
技术(10761)
科学(10735)
(10608)
金融(10608)
教育(10290)
财经(10017)
业经(9325)
大学(9029)
问题(8897)
(8848)
学学(8262)
农业(7721)
技术经济(7097)
世界(6119)
(6069)
经济问题(5859)
统计(5817)
国际(5586)
经济管理(5216)
改革(5117)
(5117)
共检索到169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马云虎   辛丛敏  
经济效益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 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取证和评价过程所采取的各 种手段和技术的总称。 1、经济效益审计仍要采用一般的审计方法。 经济效益审计仍然要采用一般的审计方法来核实数据,查明问题。例如,要查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概况,管理过程、方针政策的贯彻情况,各种管理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与可靠性等就需要运用审阅法、询问法、推理法和观察法来搜集必要的证据。再如,对企业生产结构进行决策审计,需要评价不同品种体现的盈利数额的多少,采用量本利分析法来取得盈亏分界点及其品种、产量、成本、利润的相关数据资料,是很适当的。而这些产量、成本和利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应涛  
在新医保制度全方位深化践行的大环境下,不仅切实解决老年群体与贫困群众面临的看病难问题。同时,也可有效处理医疗机构在运行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和债务纠纷。因此,新医疗制度的深化变革,不但可清晰医疗单位日后发展方向,还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文章通过阐述新医保制度,分析新医保制度视域下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存在的难题,探索新医保制度视域下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有效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履枢  
一、国营农场考核经济效益的指标需要完善 几年来,各地国营农场针对各自的生产经营状况,提出了成组的考核经济效益的指标。指标虽较多,但未能准确地考核经济效益。这些指标中,如总产值、经济增长率、各种农产品单产和总产量、主要产品产量和销售量等,只是单方面反映所得或产出,并不反映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衡  
测定建设项目工期变动投资经济效益的理论与方法徐衡一、建设项目工期变化的原因建设项目的工期是指建设项目从开工建设到项目竣工交付使用所经历的施工工期.而从部门、地区或国民经济为总体观察建设工期时废常都是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以五年为期)竣工投产的建设项目为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其林  
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建设的中心,要求经济实践活动达到有用成果大、全部消耗小、经济效益好的有机结合。由于历史的积淀加之各项改革尚未配套的情况下,单靠扩大增量投入既不合时宜也难以奏效,经济效益低的问题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焦点。而区域联合冲破旧的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的束缚,以其独特的优势异军突起,在横向协作、动态联合、存量调整等方面开拓了提高经济效益的新战场,收到了明显成效。据统计1990年全国区域横向协作项目5.25万项,新增产值430亿元,新增利润86亿元。实践证明,区域联台已成为发展生产、提高效益既经济而有效的重要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乔铁民  
在施工管理体制改革中,国家计委为了鼓励承包单位加快建设进度,努力做到早投产、早受益,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合同工期提前竣工投产的,可将提前投产期间所得到的利润的60%分给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由于拖长工期而造成的损失,属于承包单位责任的,由承包单位补偿。那么提前或者拖延工期形成的利润或损失怎么计算呢?分成的利润怎么预提呢?本文提供有关计算方法,供实用中共同研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林玉芬  
科学组织施工求得最佳经济效益──谈工期、造价、质量三者关系林玉芬目前,工程建设中工期长、造价超(三超)、质量差的问题仍普遍存在,甚至相当严重。因此,如何正确分析、处理好三者的关系,达到项目的工期短、造价省、质量高是工程建设者应当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就...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邓方全  
优化配置审计资源可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益。由于受审计体制、审计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审计资源效益的发挥还不甚理想,审计的职能作用还未完全体现出来。在新形势下,应怎样提高审计资源效益呢?笔者认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谭文垦  李广明  
应用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经济方法,结合具体案例,对建设SCMIS(供应链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旨在消除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降低企业决策风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均为人类的基本利益,二者具有同源同质和共生互动性。从哲学的角度看,环境与经济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且在不同形势下结构是变化的,表现在利益关系演进的过程之中——利益主体多元、利益客体多种、利益内容多样。因此,不应将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割裂甚至对立,也不应简单理解为环境利益或经济利益敦为优先的问题。二者应是并且能够是经过衡平后的协调关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姚生华  
浅议提高寿险业务的经济效益姚生华在1994年底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在讲话中都强调经济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把经济工作逐步转到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实现速度型向效益型转换。对我们人保系统来说,不仅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定珍  
“负债经营”,又称“借债经营”,就是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除一部分是企业自有的以外,还有部分是通过银行贷款或别的渠道借债而来。过去由于受“一无外债、二无内债”的“左”倾思想影响,且由于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国家,利润上交,亏损由国家补贴,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都由国家投资,因而企业不愿去借债,也无需去借债,“负债经营”的问题并不存在。随着我国财政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拨改贷”的实行,企业在资金方面由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而随着“利改税”的实行,企业的自有经营资金除了原来占有的以外,其追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利润与经济效益●张先治我国理论界在经济效益内涵讨论中一直存在着利润不是否是经济效益的争论,实践中,尤其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则存在将利润看成是经济效益的倾向。研究利润与经济效益,搞清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关系,对我国目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苑茜  
一、工资经济效益的理论基础 工资作为一项成本属于投入,生产过程完成后,工资不仅被再生产出来,并带来附加价值,又属于产出。因此,工资存在经济效益问题。 工资经济效益问题的提出,是以工资进入成本,即作为一项生产投入为前提的。我国工资制度的改革,正是建立在工资成本的理论基础上。工资不进入成本,就谈不上工资经济效益,进而谈不上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