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8)
- 2023(12774)
- 2022(11094)
- 2021(10223)
- 2020(8738)
- 2019(19956)
- 2018(19911)
- 2017(38392)
- 2016(20518)
- 2015(23171)
- 2014(23202)
- 2013(23213)
- 2012(21444)
- 2011(19553)
- 2010(19554)
- 2009(17989)
- 2008(17190)
- 2007(15257)
- 2006(13771)
- 2005(11670)
- 学科
- 济(103666)
- 经济(103578)
- 管理(56303)
- 业(49874)
- 企(40354)
- 企业(40354)
- 方法(39474)
- 数学(33516)
- 数学方法(33204)
- 地方(26664)
- 农(24081)
- 中国(23162)
- 业经(20978)
- 学(20969)
- 财(18062)
- 农业(16575)
- 地方经济(15036)
- 环境(14886)
- 理论(14804)
- 和(14535)
- 制(13919)
- 贸(13465)
- 贸易(13456)
- 易(12916)
- 技术(11905)
- 融(11731)
- 金融(11730)
- 发(11599)
- 划(11590)
- 银(11200)
- 机构
- 学院(294809)
- 大学(294683)
- 济(122161)
- 经济(119418)
- 管理(117353)
- 研究(101714)
- 理学(101086)
- 理学院(99921)
- 管理学(98283)
- 管理学院(97748)
- 中国(73756)
- 科学(63172)
- 京(62823)
- 财(52568)
- 所(50540)
- 研究所(46104)
- 中心(45636)
- 农(45309)
- 江(43853)
- 业大(42925)
- 财经(42104)
- 范(40863)
- 师范(40532)
- 北京(39982)
- 经(38112)
- 院(37050)
- 经济学(36318)
- 州(35559)
- 农业(35066)
- 师范大学(32848)
- 基金
- 项目(200593)
- 科学(156950)
- 研究(148787)
- 基金(143467)
- 家(123927)
- 国家(122873)
- 科学基金(105496)
- 社会(93310)
- 社会科(88304)
- 社会科学(88277)
- 省(80487)
- 基金项目(77226)
- 自然(67757)
- 教育(67176)
- 自然科(66036)
- 自然科学(66023)
- 划(65733)
- 自然科学基金(64787)
- 编号(61254)
- 资助(59181)
- 成果(49062)
- 重点(44536)
- 发(44487)
- 部(43526)
- 课题(42291)
- 创(40853)
- 创新(38121)
- 科研(37719)
- 国家社会(37467)
- 教育部(37231)
- 期刊
- 济(143353)
- 经济(143353)
- 研究(88853)
- 中国(55871)
- 学报(44160)
- 管理(43029)
- 科学(41864)
- 农(41408)
- 财(37326)
- 大学(33408)
- 教育(32648)
- 学学(31223)
- 农业(29040)
- 技术(26973)
- 业经(22652)
- 融(22576)
- 金融(22576)
- 经济研究(22332)
- 财经(20305)
- 问题(18146)
- 经(17399)
- 图书(16995)
- 技术经济(15677)
- 理论(14454)
- 资源(14190)
- 业(14014)
- 科技(13813)
- 现代(13427)
- 实践(13121)
- 践(13121)
共检索到438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雯 盛红
在海洋经济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海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山东省作为我国的海洋大省,如何充分利用其海洋旅游资源,使海洋旅游得到一体化发展,挖掘其经济潜力,已成为发展海洋旅游的新思路。文章提出了建设山东省海洋旅游经济带的概念,通过对山东省沿海城市海洋旅游发展情况、海洋旅游资源特点和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设海洋旅游经济带应注意的问题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山东 海洋旅游 经济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广海 田纪鹏
从2000-2004年山东省17地市入境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的基础数据来看,山东省旅游经济存在地域差异及其特征:入境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在扩大,国内旅游经济和旅游经济总量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有所减小。因此要根据山东省旅游经济的地域结构,了解造成这些差异的基本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在军 管卫华 蒲英霞 李慧 马颖忆
结合传统统计方法与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究了2003—2010年来山东省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分析了区域旅游发展的格局演变,得到主要结论:从重心的演化轨迹得出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存在东西发展区域不平衡性,但有缩小趋势。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和区域旅游发展的局部关联性测度,说明地市间的旅游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呈现出高值区被高值区包围,低值区被低值区包围的趋势。根据旅游冷热点区变换的比较,发现2003—2010年间山东省旅游增长的空间格局没有明显的跃迁,旅游增长热点区一直稳定地位于沿海地区,而冷点区同样在空间上表现出较稳定的特征,据此提出山东区域旅游发展对策。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 空间格局 山东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苟露峰 杨思维 高强
在分析我国海洋经济活动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29个指标组成的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定量评价,随后构建了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指数及其分级评判标准,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呈现由一般到较大的变化,且预测结果呈恶化趋势;粗放式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对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明显,加之状态子系统对响应子系统存在滞后型,各种响应措施并未对状态产生积极作用,海域环境状态仍呈退化趋势。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评价指标 预测 山东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苟露峰 杨思维 高强
在分析我国海洋经济活动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29个指标组成的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定量评价,随后构建了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指数及其分级评判标准,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呈现由一般到较大的变化,且预测结果呈恶化趋势;粗放式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对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明显,加之状态子系统对响应子系统存在滞后型,各种响应措施并未对状态产生积极作用,海域环境状态仍呈退化趋势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评价指标 预测 山东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新越 李书昊
利用变异系数法构建旅游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同时构建旅游经济贡献率模型、旅游化水平与旅游经济贡献率错位指数模型,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市域旅游化水平、旅游经济贡献率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山东省17个地级市旅游化水平、旅游经济贡献率市际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旅游化水平与资源禀赋条件密切相关,山东省旅游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在沿海地区和陆域腹地数量分布较为均衡;沿海地区旅游经济贡献率市际差异明显高于内陆腹地,少数高旅游经济贡献率的城市带动提升了山东省整体旅游经济贡献率;山东省各地级市旅游化水平与旅游经济贡献率之间均存在错位关系,依据错位方向和错位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正向强错位、正向弱错位、负向弱错位和负向强错位4种类型,分析每种错位类型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促进旅游化水平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新越 李书昊
利用变异系数法构建旅游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同时构建旅游经济贡献率模型、旅游化水平与旅游经济贡献率错位指数模型,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市域旅游化水平、旅游经济贡献率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山东省17个地级市旅游化水平、旅游经济贡献率市际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旅游化水平与资源禀赋条件密切相关,山东省旅游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在沿海地区和陆域腹地数量分布较为均衡;沿海地区旅游经济贡献率市际差异明显高于内陆腹地,少数高旅游经济贡献率的城市带动提升了山东省整体旅游经济贡献率;山东省各地级市旅游化水平与旅游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丘萍 张鹏
文章基于PEST理论,构建了"海丝"对海洋旅游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权重,运用极值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本文以"海丝"前后共8年沿海11省市自治区为样本,测度了"海丝"影响我国海洋旅游的时空差异,采用σ收敛和β收敛,考查时空差异是否有逐渐收敛的稳态趋势。最后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海丝"对我国海洋旅游的影响逐渐显现,但这些影响是不平衡的,政治影响大于经济影响,福建、广西、河北等地受"海丝"影响,其海洋旅游效率出现强势逆袭;虽然"海丝"对海洋旅游影响的区域差异总体不收敛,但在泛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呈现局部俱乐部收敛,在环渤海地区不具有该收敛特征。提出借力"海丝",效率优先和重点突破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海上丝路 海洋旅游 一带一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修存 丁登山
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已成为国外旅游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论文在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发展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文化问题、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资源评价、规划管理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旅游开发等方面对国外海洋与海岸带旅游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并为我国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洁
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旅游产业既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的国民经济收入。同时,在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本文通过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山东省17地市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青岛、烟台、济南等8市实现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泰安、日照等4市处于勉强协调或濒临失调阶段,德州、聊城等5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调现象。从这些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对比来看,除青岛市...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 协调度 优化 山东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悦铮 徐凯 王凯
基于耦合协调度理论,对2004—2012年山东省17个地市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借助Arc GIS 10.0探讨了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绝大部分地市环境效益下降,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明显受到生态环境制约;2山东省基础环境质量较好,对旅游、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但不合理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使山东省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停滞在初级协调的较低水平上;3 2004—2012年,山东省各地市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演化过程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区域整体性和地区差异性,即在整体上是上升的,耦合协调水平自西向东逐级上升,在空间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谷增军 苏睿
打造和建设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就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打通投融资渠道,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因此,文章从战略高度对山东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海洋产业发展的融资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统筹规划,针对细分行业具体融资特点,针对政府主导型重大项目设计了“市场化转换”融资模式,针对海洋旅游业设计了“风投+经营权质押信贷”融资模式,针对海洋高技术产业设计了“政府+信贷+民间资本”融资模式,针对不同规模企业具体融资特点设计了多元化、联保联贷、孵化器融资服务融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支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为解决海洋产业融资问题提供指导。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海洋产业 融资模式 金融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艳艳
环渤海经济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存在渔业产品开发程度低、海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海洋资源利用度低等问题。文章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在创新、合作、绿色发展驱动下,确定了山东省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财政支持方式创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创新及创新型示范园区建设的产业发展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东景
构建包含海洋自然资源要素和海洋主体信息的CGE模型,应用SAM表提供的基础数据,以山东省为例研究了不同情景下海洋生态补偿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和居民消费福利水平等受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企业对海洋的转移支付率引致海洋生态补偿量增加幅度最高,提高居民对海洋的转移支付率引致海洋生态补偿量增加的幅度次之,提高增值税率引致海洋生态补偿量增加的幅度居第三位,提高政府对海洋的转移支付率引致海洋生态补偿量增加的幅度最小;2)提高增值税率虽然能够引起海洋生态补偿量的显著增加,但是将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企业收入以及居民福利水平的显著下降而表现出明显的负面经济效应;3)分别提高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国忠
首先廓清海洋旅游和海洋旅游产品的概念,分析了国内海洋旅游特点和产品开发类型,继而以浙江省为例分析海洋旅游产品开发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省海洋旅游产品调整优化的构想:①构建“一二三四五”即“一核、两带、三中心、四品牌、五区块”的海洋旅游格局;②多元化与精品化开发相结合,优化浙江海洋旅游产品结构,打造海洋旅游精品;③加强区域合作,增强海洋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④海陆联动,立体开发,延伸海洋旅游产品的内涵;⑤针对高端市场,适当开发航海旅游和置业旅游。
关键词:
海洋旅游 海洋旅游产品 调整优化 浙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