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2)
- 2023(10151)
- 2022(8408)
- 2021(7519)
- 2020(5953)
- 2019(13384)
- 2018(13205)
- 2017(24446)
- 2016(12993)
- 2015(14564)
- 2014(14713)
- 2013(14867)
- 2012(14540)
- 2011(13536)
- 2010(14083)
- 2009(12980)
- 2008(12542)
- 2007(11440)
- 2006(10777)
- 2005(9940)
- 学科
- 济(79838)
- 经济(79785)
- 管理(31821)
- 地方(28888)
- 业(27620)
- 中国(23694)
- 农(21291)
- 方法(18828)
- 企(18121)
- 企业(18121)
- 业经(17270)
- 地方经济(16460)
- 数学(15920)
- 数学方法(15833)
- 学(15301)
- 农业(15067)
- 环境(14837)
- 发(13146)
- 融(12092)
- 金融(12092)
- 制(11152)
- 银(11035)
- 银行(11016)
- 行(10862)
- 财(10100)
- 和(10076)
- 贸(9562)
- 贸易(9547)
- 资源(9485)
- 发展(9385)
- 机构
- 学院(191833)
- 大学(187884)
- 济(88747)
- 经济(86822)
- 研究(78842)
- 管理(65932)
- 中国(59446)
- 理学(53896)
- 理学院(53132)
- 管理学(52325)
- 管理学院(51964)
- 科学(46428)
- 京(41938)
- 所(40858)
- 财(38080)
- 研究所(36507)
- 中心(35080)
- 农(34730)
- 江(33260)
- 范(28890)
- 师范(28656)
- 院(28506)
- 财经(28213)
- 省(27802)
- 北京(27578)
- 经济学(27576)
- 业大(27084)
- 州(26475)
- 农业(26234)
- 经(25306)
- 基金
- 项目(118298)
- 科学(91957)
- 研究(91198)
- 基金(80751)
- 家(69773)
- 国家(69088)
- 社会(58115)
- 科学基金(57828)
- 社会科(54939)
- 社会科学(54926)
- 省(51130)
- 基金项目(42480)
- 划(40160)
- 教育(40064)
- 编号(37309)
- 发(34074)
- 自然(33389)
- 自然科(32380)
- 自然科学(32372)
- 资助(32132)
- 自然科学基金(31716)
- 成果(30741)
- 课题(28485)
- 发展(28193)
- 重点(27788)
- 展(27700)
- 部(24848)
- 创(24158)
- 国家社会(23571)
- 年(22891)
- 期刊
- 济(120849)
- 经济(120849)
- 研究(66824)
- 中国(51708)
- 农(34172)
- 学报(27397)
- 财(26995)
- 管理(26985)
- 科学(26533)
- 教育(25898)
- 农业(23524)
- 融(22263)
- 金融(22263)
- 大学(20850)
- 业经(19677)
- 技术(19366)
- 学学(19314)
- 经济研究(18882)
- 问题(15010)
- 财经(14468)
- 经(12751)
- 业(12570)
- 资源(11526)
- 技术经济(11091)
- 世界(10901)
- 贸(10459)
- 图书(10116)
- 经济问题(10080)
- 国际(9670)
- 坛(9545)
共检索到331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钊,余大富
一、建设四川生态大省的有利条件四川在全国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条件、特殊的社会文化历史,孕育了四川特殊的生态特点,使其拥有建成我国生态大省的良好基础和条件。1.生物种类多,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有一定基础四川自然条件复杂,垂直自然带发育,因此植物群落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承红 张佳宝
生态工业是一种现代工业发展模式。本文基于生态工业发展的有关理论,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四川省工业发展的特征以及发展生态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在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省适合发展生态工业的行业选择,并在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炳康
一、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四川城市发展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城市历史悠久,但发展很缓慢四川许多城(镇)都有上千年,甚至二、三千年的历史。山城重庆,从古代巴国建都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远在汉代,重庆的手工业与商业已相当发达。唐宋以后,重庆已发展为长江上游的物资集散中心。1876年后,重庆成为英、日商埠,便成为长江上游对外贸易中心。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内迁工业的大部分也集中于此,人口由50万增至百万以上。盆西平原上的成都,从古代蜀国迁都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颖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一系列的应对方案之中,旨在降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同,并成为新时期人类发展的目标。四川省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人口与生态资源大省,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其摆脱仅仅依靠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拉动模式,有效缓解四川的工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状况,最终实现四川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研究方法,利用四川省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对四川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从评价的结果来看,"十一五"期间四川低碳经济发展效率不高,高能耗、高污...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评价 经济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雷士文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四川地处青藏、云贵高原,秦巴、湘鄂西山地和横断山脉五大地貌区之间。复杂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公路运输在四川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表1)建国30多年来,四川的交通运输状况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戴至1986年底,四川省公路里程达到91412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16.1公里,为1949年的10.7倍,每万人拥有公里约9公里。但公路总里程中,农村县、乡公路占了85%以上。事实上,自1958年干线公路达到1万公里以上后,就基本没有增长。即30多年来,四川省所修建的公路,基本上都是农村县、乡公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承红 张克俊
推进产业生态化和工业生态园区的研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而言,是十分迫切的任务。生态工业园区所具有的工业链条、循环经济模式、经济外部性以及企业之间的复合共生等生态化发展特征是推动当地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四川省工业园区发展的现状,从理论上探讨了工业园区发展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实践上,研究了推动四川省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海峰 王昕宇
探寻县域经济发展效率,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对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分析模型,对2013年四川省的29个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的29个县域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发展效率不均衡,根据研究结果,文中对这些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四川省 DEA 经济发展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艺 陈井安
新时代,县域经济已成为承载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多重战略的综合经济形态。西部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回顾了新中国70周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演变特征、取得成就和经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展望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历史演变 高质量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勇
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农业全面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法对四川省农业资源的情况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四川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3种发展模式。挖掘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循环经济技术水平薄弱、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成本较高、农村劳动力匮乏等瓶颈问题。并提出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努力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治污理念等加快四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四川省及其他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宝琛
四川省“九五”及2010年经济发展大思路探讨王宝琛(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610016)1四川省“九五”及2010年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1.1到2010年中国经济成长的大趋势我国经济从7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期,迄今为止虽然经历了四次周期波动,但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罗孝银
四川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重建20多年来,始终追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在提高经济信息质量、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四川省中介服务领域的中坚力量,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席贤
加快四川经济发展的策略胡席贤今年以及第九个五年计划,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转轨,增长方式的变型,对外开放的扩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企业组织结构的重组,对我们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发展的机遇。一、加强省级宏观调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婷 徐少华
在四川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中,无论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总量都处于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但目前发展出现若干制约因素,影响着全省经济的协调稳定。本文首先分析制约因素,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新思路,旨在有力推进四川省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四川省 县域经济 发展 新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辛文 唐琳 周明芝
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 ,加之区位优势突出 ,因而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后的 2 0年间 ,四川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 ,四川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突出的问题和困难。由四川省著名经济学家辛文教授牵头完成的这个研究报告 ,对四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四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西部省区中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现将该报告发表于此 ,供国家有关部门和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县域经济发展对四川省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使县域经济在新形势下取得较快发展 ,宜采取以下对策 :( 1)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 2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构建县域经济的基本框架 ;( 3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 4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 5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6)努力使县城成为县域经济的中心 ;( 7)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发展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