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2)
2023(4814)
2022(3722)
2021(3501)
2020(2495)
2019(5637)
2018(5519)
2017(8647)
2016(4769)
2015(5230)
2014(5124)
2013(4830)
2012(4478)
2011(4069)
2010(4271)
2009(3630)
2008(3793)
2007(4082)
2006(3514)
2005(2813)
作者
(13013)
(11029)
(10823)
(10369)
(6656)
(5062)
(4834)
(4139)
(4122)
(4012)
(3836)
(3639)
(3474)
(3412)
(3371)
(3369)
(3278)
(3205)
(3164)
(3137)
(2751)
(2738)
(2724)
(2567)
(2533)
(2505)
(2425)
(2418)
(2225)
(2171)
学科
(15305)
经济(15299)
管理(12356)
(8721)
中国(7544)
(7402)
(6569)
企业(6569)
地方(5903)
业经(5869)
农业(4962)
教育(4860)
(3673)
(3663)
理论(3642)
(3439)
(3279)
环境(3232)
建设(3160)
教学(3097)
发展(2908)
(2904)
(2893)
(2888)
银行(2881)
(2780)
(2738)
(2671)
金融(2670)
工作(2664)
机构
学院(61615)
大学(58746)
研究(22189)
(19890)
管理(19511)
经济(19179)
中国(16691)
理学(15454)
理学院(15248)
管理学(14913)
管理学院(14794)
科学(13469)
(13249)
(11312)
(10696)
(10636)
中心(10631)
(10620)
(10191)
师范(10106)
技术(9557)
研究所(9430)
(9222)
职业(8959)
业大(8936)
(8759)
(8751)
北京(8614)
农业(8189)
教育(7915)
基金
项目(39117)
研究(33447)
科学(29386)
基金(23952)
(20824)
国家(20548)
社会(19240)
社会科(17905)
社会科学(17900)
(17257)
科学基金(16583)
教育(16021)
编号(15648)
(14272)
成果(13701)
课题(12259)
基金项目(12242)
(11043)
(9994)
重点(9463)
项目编号(9250)
(8722)
自然(8642)
资助(8564)
规划(8541)
(8449)
自然科(8347)
自然科学(8341)
自然科学基金(8156)
发展(8078)
期刊
(30500)
经济(30500)
中国(19877)
研究(19576)
教育(16253)
(11734)
学报(9508)
(8170)
农业(8169)
管理(8140)
科学(7916)
大学(7474)
技术(7272)
学学(6559)
业经(6133)
(6013)
金融(6013)
职业(5819)
图书(5744)
书馆(4556)
图书馆(4556)
(3984)
论坛(3984)
经济研究(3944)
(3943)
技术教育(3615)
职业技术(3615)
职业技术教育(3615)
(3523)
问题(3508)
共检索到106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川生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题;坚持以师生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坚持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进一步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依法治校能力,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福军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需从思想和谐、发展和谐、文明和谐、平安和谐、民主和谐等几个基本途径抓起,逐步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各项事业优质协调发展、和谐文化共建共享、校园安全稳定、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和谐校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禧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它是由高校师生共同创造出来的,是一种师生共有价值的趋向及其目标追求。它是高等院校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当中所形成的,能够被绝大多数高校学生所认可,并且用以教育大学生的一系列价值规范体系,主要包括了共同意识、共同价值观、共同行为规范及准则等。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美珍  
大学校园倡导学术自由和批判精神,需要多元文化的滋养;促进大学师生的人的全面发展,多元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构建校园和谐关系,需要对校园多元文化的理性宽容。要承认和尊重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和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主流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文化责任。积极引导,重在建设,促进校园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金招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内在要求,同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互相支持,在细节上求和谐,在目标上求发展的氛围。学校在改革发展中,由于利益的分配、价值观的多元化等原因,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体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让校内各主体都能享受自己应该得到的权益和利益。笔者认为,以加强党建促高职和谐校园建设,是一种现实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威孚  朱梅梵  
高校作为人类知识薪火传递与创新的主要承载者,是社会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理所当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谐校园又推动着构建社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闻欣  
刘向信教授的新著《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出版),紧扣高校建设和谐校园这一教育领域的前沿课题,在国内率先较系统深入地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这也是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和山东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关晓丽  董丁戈  
高校校园文化继承优良传统,肩负历史责任,高扬时代旗帜,推动社会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在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精神,创建和谐校园,倡导道德理想,完善理想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通过引领社会先进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洪一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最本质的标识和最深层的内核。新时代开展大学文化建设是矫治高等教育发展深层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推进内涵式发展、巩固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路径。推进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处理好系统设计与规划实施、软指标与硬约束、精神传承与时代内涵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工作,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所面临的发展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使其同样具有加强和完善管理工作的要求和任务。胡锦涛同志就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出的要求,对做好高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伶俐  
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教育本质同样要求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人文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完美体现,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灵品质,培养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由此推理,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强烈的人文教育功能,即和谐的文化教育功能、人文生成功能和人文渗透功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凤昌  朱赤  梁立军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承担着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三服务"职能。做好"三服务"工作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有四个重要作用:一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维护校园平安稳定的保证;三是沟通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四为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实践基地。在做好"三服务"的同时,要注意避免服务过度和忽视管理的倾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惠民  
以法治精神建设和谐校园关系,强调的是法治精 神在学校管理活动中的统领、整合与协调作用。法治精 神要求我们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自觉贯彻现代社会法 治的基本人权保障原则、权利救济原则、正当程序原 则、权力的公开、公正、合法行使等原则,认真探讨如何 在新的时代,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制度创新,建设更加 合理、公正和人人心情舒畅的和谐校园关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建国  
山西省财政部门牢固树立民生财政理念,坚持将惠民生、促和谐作为财政保障重点,支持推进"五大惠民工程"和"五个全覆盖"顺利实施,较好地保障了民生支出需求,有力地促进了民生事业发展,为山西省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