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6)
2023(10167)
2022(8297)
2021(7592)
2020(6167)
2019(13501)
2018(13297)
2017(24144)
2016(12888)
2015(14235)
2014(13605)
2013(13085)
2012(11943)
2011(10834)
2010(11034)
2009(10492)
2008(10468)
2007(9933)
2006(8723)
2005(7586)
作者
(34325)
(29124)
(28821)
(27061)
(18282)
(13560)
(12807)
(10909)
(10882)
(10359)
(9900)
(9657)
(9367)
(9089)
(8953)
(8773)
(8371)
(8351)
(8242)
(8202)
(7239)
(6922)
(6792)
(6697)
(6497)
(6485)
(6474)
(6362)
(5723)
(5711)
学科
管理(48800)
(47247)
经济(47169)
(44605)
(39624)
企业(39624)
(17203)
(17069)
中国(16463)
业经(16089)
技术(16055)
(15224)
方法(15212)
技术管理(12096)
数学(12096)
数学方法(11935)
农业(11452)
地方(11085)
(10186)
(9970)
银行(9958)
(9567)
(9537)
财务(9506)
财务管理(9486)
(9204)
金融(9202)
企业财务(9047)
(8983)
体制(8641)
机构
学院(176459)
大学(174615)
(72394)
经济(70799)
管理(69499)
理学(59064)
理学院(58440)
管理学(57596)
研究(57296)
管理学院(57230)
中国(44611)
(37647)
(36111)
科学(31564)
(28857)
财经(28180)
中心(26986)
(26534)
(25475)
(23875)
研究所(23336)
(22567)
(22531)
北京(22478)
业大(22399)
师范(22329)
经济学(22300)
(21563)
财经大学(20777)
经济学院(19799)
基金
项目(116840)
科学(94166)
研究(91387)
基金(84057)
(71651)
国家(70953)
科学基金(62580)
社会(60242)
社会科(56937)
社会科学(56925)
(47718)
基金项目(44505)
教育(42351)
(38630)
自然(37433)
自然科(36598)
自然科学(36591)
编号(36482)
自然科学基金(35984)
资助(31586)
(30792)
成果(30436)
(28966)
创新(27748)
课题(26919)
重点(26473)
(25713)
(25539)
国家社会(25008)
(23130)
期刊
(88282)
经济(88282)
研究(55914)
中国(45361)
(30867)
管理(30536)
教育(25379)
(24873)
科学(23182)
学报(22740)
大学(19088)
(18166)
金融(18166)
学学(17560)
技术(17403)
农业(16531)
业经(15754)
财经(14480)
经济研究(13180)
(12569)
科技(10848)
问题(10616)
技术经济(9134)
(8916)
论坛(8916)
图书(8710)
(8360)
现代(8330)
职业(8327)
(8142)
共检索到280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以农建工政策和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金融市场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形成,农村金融抑制特征较为明显,尚不发达的农村金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及其负面效应,因而要构建城乡和谐金融市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大鹏  
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为何要强调金融体系的协调创新。指出提高宏观金融效率是金融体系协调的本质;金融机构协调是金融体系协调的核心;金融监管及国际金融体系协调是一国金融体系协调的关系因素。在论述了金融体系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金融体系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并行发展的评判标准,指出了"金融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金融组织结构是在竞争基础上产生的有效率的结构的方向,给出了关于我国金融寡头集团的再造和培育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瑞娥  张慧芳  
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当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的需求超过其承载力的阈限时,就会出现由于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的非和谐增长。在对和谐增长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我国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超"阈限"影响为背景,分析"三重失灵"对和谐增长的影响,并将和谐增长纳入制度和谐的框架内,试图从制度约束上探讨长期和谐增长的保障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贾彧  
发展方式落后已成为阻碍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转变发展方式是化解资源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约束,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从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实际看,发展方式的转变受到以产权制度为中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约束,完善产权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制度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传贵  
任何制度都负载着一定的伦理价值,公正是制度的第一要义。因此,本文认为,制度公正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制度不公正是我国城乡分割与不平等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只有努力实现制度公正,才能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史小坤  张化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志华  李要深  胡蓉  
金融创新离不开制度约束的诱发,我国的银信合作正是源于这样的制度安排。当前的分业体制下,银行与信托机构均面临各自的制度约束。尽管同在一个相互竞争的理财市场,银行和信托机构之间的合作却越来越密切。剖析银信合作的制度根源,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各类创新业务的展开,以推动我国信托与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向飞  邹国庆  
以往关于组织间关系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大多专注于组织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之资本属性,而忽略了其制度属性的功效。本文从制度与演化的视角考察组织间关系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将不同形态的社会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统一到以制度转型为宏观背景的比较静态分析框架中,并进一步通过构建动态环境下的企业创新选择模型来揭示制度、社会文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化关联机制。分析结论认为,正式制度与社会文化的差异是制度转型各阶段中企业技术创新差异的根源,而二者的协同演化机制则是制度转型不同阶段间顺利过渡的关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云杰  孙林岩  姚引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红  
加快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创新。要在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同时,对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创建有利于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新制度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靳景玉  
本文充分阐述了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并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群众富足、农业生产力进步是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崇高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因此,只要认准突破口,就能在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进程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而这个突破口就是农村制度创新;只有充分认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将农村制度创新作为第一要务,才能实现党中央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理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海勇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标志着持续13年的中国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工作(以下简称“两法”合并)已经胜利完成!“两法”合并是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项制度创新,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按照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并兼顾税收调控与组织收入,兼顾提高税收的征管效率与经济效率。应该说,这是在我国处于经济上升和体制深化阶段的一次重大改革,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国际视野,同时基于中国国情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下,公共财政被普遍认为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最主要手段。事实上,立足中国实际,考虑到目前财政体制、财力的可承受能力,谋求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更为现实、更具可操作性的研究思路。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从"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与"推动自身的体制完善与和谐发展"两个方面理解和考察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定位,据此设计出一套公共财政对和谐社会贡献程度的指标体系,并对1995—2004年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勉  
此文从政府和监管部门、主发起银行和村镇银行的不同层面,剖析村镇银行创新试点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制度约束,探索商业可持续村镇银行体系的构建路径,包括发挥独立法人的公司治理功能、扩大市场准入的主体范围、创新村镇银行管理架构、建立垂直的农村金融服务供应链以及完善配套政策环境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