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0)
- 2023(10607)
- 2022(8803)
- 2021(8303)
- 2020(6739)
- 2019(15280)
- 2018(15180)
- 2017(27821)
- 2016(15152)
- 2015(17782)
- 2014(17957)
- 2013(17716)
- 2012(17291)
- 2011(16189)
- 2010(16386)
- 2009(15454)
- 2008(15402)
- 2007(14246)
- 2006(12990)
- 2005(11748)
- 学科
- 济(84111)
- 经济(84023)
- 管理(39156)
- 业(30471)
- 方法(27639)
- 中国(24487)
- 数学(23812)
- 数学方法(23582)
- 企(23360)
- 企业(23360)
- 地方(20450)
- 农(17653)
- 学(16870)
- 贸(15770)
- 贸易(15760)
- 易(15347)
- 业经(15037)
- 制(14550)
- 财(14406)
- 融(13830)
- 金融(13823)
- 地方经济(13412)
- 银(12514)
- 银行(12489)
- 行(12199)
- 体(11827)
- 环境(11688)
- 和(11246)
- 农业(11210)
- 理论(11120)
- 机构
- 大学(231530)
- 学院(228018)
- 济(107048)
- 经济(104987)
- 研究(91403)
- 管理(77189)
- 中国(70971)
- 理学(63950)
- 理学院(63122)
- 管理学(62037)
- 管理学院(61604)
- 科学(51873)
- 京(51764)
- 财(48009)
- 所(47088)
- 研究所(42317)
- 中心(39904)
- 农(37370)
- 财经(37001)
- 经济学(35284)
- 江(35277)
- 北京(33946)
- 经(33707)
- 院(32686)
- 范(31489)
- 经济学院(31451)
- 师范(31163)
- 业大(29926)
- 农业(29172)
- 州(27843)
- 基金
- 项目(139965)
- 科学(108841)
- 研究(105007)
- 基金(100855)
- 家(88678)
- 国家(87966)
- 科学基金(72789)
- 社会(68009)
- 社会科(64364)
- 社会科学(64351)
- 省(51484)
- 基金项目(51100)
- 教育(48243)
- 划(44318)
- 自然(43064)
- 资助(42994)
- 自然科(42038)
- 自然科学(42020)
- 自然科学基金(41268)
- 编号(41080)
- 成果(36204)
- 部(32341)
- 重点(32205)
- 发(31861)
- 课题(30827)
- 国家社会(29565)
- 中国(29113)
- 教育部(27784)
- 创(27529)
- 性(26966)
- 期刊
- 济(130881)
- 经济(130881)
- 研究(78893)
- 中国(54961)
- 学报(36729)
- 财(35821)
- 农(35281)
- 科学(33150)
- 管理(32084)
- 教育(29774)
- 大学(28316)
- 学学(26173)
- 农业(24178)
- 融(24131)
- 金融(24131)
- 经济研究(22152)
- 技术(21151)
- 财经(20231)
- 经(17844)
- 贸(17633)
- 国际(17632)
- 问题(17378)
- 业经(16789)
- 世界(16099)
- 业(13676)
- 技术经济(12316)
- 统计(11901)
- 图书(11806)
- 坛(10870)
- 论坛(10870)
共检索到381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的成绩和中国国力的增强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参与者,中国在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角色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已经由一个原体系的反对者和怀疑者转变为重要参与者和改革的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为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做了基本定位,这将引导中国为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做出更多的贡献。本文试图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子体系层面对此进行阐释。
关键词:
和谐世界 国际经济体系 中国的角色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穆良平 张静春
一、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互动(一)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份额和地位随着经济和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份额和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截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伍贻康
本文基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动,论证了国际经济体系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分析了现行国际经济体系变革的脉络和走向。文章认为,发达国家一统天下支配全球经济的局面已瓦解,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现行国际经济体系的积极参与者。作者以变与不变、稳定与变革的辩证发展观点就中国对现行国际经济体系的应对之策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认为,应因势利导地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中,推动国际经济体系在和平渐进中逐步变革和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梁军
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中获得了发展,中国的发展反过来又对世界经济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论述了中国发展对世界市场价格、世界产业、世界市场竞争、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世界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均衡、全球多边贸易、世界经济运行等诸多体系的影响,力图通过剖析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探讨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发展 世界经济体系 要素集聚能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相平
二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地缘政治战略考虑,把韩国纳入到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成为该体系的"边缘区";经过漫长的经济积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韩国终于进入"半边缘区",直至今日。目前,韩国在追赶美国、日本的同时,也在被"北方国家"追赶。在这种"多层追赶"的态势中,韩国必须寻找最佳的对策,确保并提升自己在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国力 卞靖
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和先行先试的地位和作用。与国内其他一线城市和直辖市相比较可发现,上海市在"6+1"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综合实力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和开放体系方面,在全国具有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相对而言,绿色发展体系是上海的短板所在。未来,上海应进一步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以自由贸易港、科创中心、国际消费城市、长三角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为主要抓手,着力构建有效体现政府调控效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更好发挥对外开放比较优势的政策体系,在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好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关键词:
上海 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际中心城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新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必须从了解其提出的背景出发。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属性中,较为重要的是安全性、质量性、福利性等。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安全性与效率性、政府与市场等的重要关系。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属性 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学军 官玉霞 张文凤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经形成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体系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全要素生产率低、盈利能力不强、能耗高且污染大、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以渐进创新提升产业地位,以改进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以突破创新实现跨链发展,以全球创新链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改变中国国际分工的不利局面,建立起绿色、高质量的中国现代经济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开艳 李双金 张晓娣 詹宇波 张申
2018年6月2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哈佛大学劳动力中心联合举办的"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支持路径——中国探索与国际经验"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哈佛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孟加拉达卡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财经大学,浙江省委党校,安徽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学者杨瑞龙教授,复旦大学长江学者袁志刚教授,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教授,复旦大学公共政策中心主任石磊教授以及来自哈佛大学的Freeman教授等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做了主旨演讲。为了进一步传播这些国内外顶级经济学者的智慧,本刊在此次国际会议志愿者的协助下,把这些专家的演讲整理成文字并且经过演讲人审阅后,陆续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本刊编辑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福田敏浩 苏杭 金凤德
本文从体系角度考察经济体系和风险间相互关系。作者将考察对象限定在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领域,用体系风险的概念就与经济制度有关的制度风险、道德危机发表了看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犦赫尔姆特·迈尔
本文阐释了尚未人知的自然经济体系的思想及其假设,认为该体系对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活动,尤其是对人类自所谓工业革命以来急剧增加的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反作用。在深入观察、直觉感知、以及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投入-产出分析工具的基础上,不仅论证了该体系的存在及其特性,而且从自然经济体系角度,提出了如何应对诸如人口老龄化、人口拥挤、气候变化等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经济理论 生态经济学 自然经济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黎明 陈爽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及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发展的和谐统一,早日走出一条低碳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挑战。低碳经济体系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围绕技术创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识、政策体系进行展开,其中技术创新是基础,碳交易是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核心,全民意识的提高是动力,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晓东
在很多学者眼中,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和东亚其他"奇迹"经济体的经历十分相似。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但与成功的经济改革规划有关,也得益于诸多保增长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平均收入水平低于其他快速发展经济体为基础,所以,其经济结构改变的步伐相对较快,在增长速度方面优于其他经济体,在增长时间时间方面低于其他经济体。对于这一问题,由巴里·诺顿所著的《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我国现阶段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出紧迫要求,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将有关任务落到实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要求经济发展将提高质量和效益放在中心位置,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三大关口",而且对金融业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更高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