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1)
2023(9758)
2022(8079)
2021(7748)
2020(6311)
2019(14411)
2018(14044)
2017(26082)
2016(13251)
2015(15114)
2014(14590)
2013(14301)
2012(13339)
2011(12142)
2010(12233)
2009(11262)
2008(11125)
2007(10173)
2006(9086)
2005(7881)
作者
(35139)
(29534)
(29346)
(27846)
(18840)
(14102)
(13202)
(11385)
(11363)
(10352)
(10201)
(9882)
(9437)
(9346)
(9198)
(8914)
(8646)
(8487)
(8326)
(8046)
(7416)
(7006)
(6936)
(6795)
(6629)
(6602)
(6532)
(6393)
(5996)
(5724)
学科
(56834)
经济(56665)
管理(40478)
(40081)
(34219)
企业(34219)
方法(22484)
中国(22342)
数学(17762)
数学方法(17678)
(17472)
技术(16360)
业经(14629)
(12222)
技术管理(12064)
(11877)
贸易(11865)
(11844)
(11674)
农业(10930)
(10607)
地方(10460)
理论(9953)
(9708)
银行(9706)
(9482)
(9237)
金融(9236)
(8982)
(8868)
机构
大学(189138)
学院(186181)
(87762)
经济(86300)
管理(73177)
研究(68346)
理学(62516)
理学院(61836)
管理学(61166)
管理学院(60775)
中国(52791)
(40289)
(39068)
科学(36032)
(32110)
财经(30928)
中心(30745)
研究所(28981)
(28441)
经济学(28398)
(27034)
北京(26249)
经济学院(25400)
(25287)
师范(25124)
(24343)
(24180)
财经大学(23205)
业大(21849)
(21195)
基金
项目(123740)
科学(100875)
研究(97494)
基金(92112)
(79874)
国家(78813)
科学基金(68176)
社会(67685)
社会科(63189)
社会科学(63175)
基金项目(48054)
(46043)
教育(44944)
自然(39475)
(39121)
自然科(38625)
自然科学(38616)
自然科学基金(38042)
编号(37430)
资助(35926)
成果(31929)
(31761)
(29726)
国家社会(28943)
创新(28685)
重点(28131)
(27477)
课题(27178)
教育部(26460)
中国(25886)
期刊
(99136)
经济(99136)
研究(63289)
中国(45830)
管理(30886)
(28786)
教育(27247)
科学(25536)
(23669)
学报(23323)
大学(19554)
学学(17644)
技术(17127)
(17100)
金融(17100)
经济研究(16655)
农业(16510)
财经(16322)
(14369)
业经(14357)
问题(12815)
世界(12175)
(12053)
科技(10740)
国际(10637)
技术经济(10352)
(10084)
(9994)
论坛(9994)
图书(9980)
共检索到295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学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丰富、深化和强大支撑,标志着我们党对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正确处理好扩大开放与自主创新,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宏观治理与自主创新,企业主体与系统优势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齐卫平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事关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显示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政治自信。这既是改革开放探索在道路认知上既有成果的继承和坚持,又是新征程起航迈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历史征程上的道路自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诗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意蕴深刻的辩证法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其发展过程中贯穿着“扬弃”的辩证精神,学习和发扬符合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事物发展的实质。文章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历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背景、历史基调的奠定、曲折探索以及起承转折,诠释马克思主义扬弃观对中国实际的运用和发展,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顾振楠  
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党的十四大和两会精神,全力以赴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经经建设的热潮中,我们迎来了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没有形成系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但是,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开始突破被奉为"正统"的苏联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具有独创性的艰辛探索,可以说,在许多方面都为后继者开了先河,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晓溪  吴增礼  
强化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应有之义。要着力构建以科学认知为逻辑起点、以价值引导为核心环节,以话语表达为重要媒介、以实践参与为逻辑归宿的协同机制,为新时代大学生道路认同的生成保驾护航。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新  
遵循发展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必须推动社会进步。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仅要求遵循自然规律,而且要求遵循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一、遵循自然规律(一)自然规律及其属性。所谓自然规律是指不经人为干预,客观事物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也叫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从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的角度出发,谈道路自信的深刻内涵。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依据,以历史经验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出发点,从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国特色道路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三个维度来分析新时代道路自信,社会主义适合中国是道路的社会主义历史起点,近代以来一系列曲折探索是道路的中国特色,以人为本是中国道路的初心和不懈的价值追求。中国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信笃定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中国人民更有理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毫不动摇地坚持道路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艰苦奋斗而顽强拼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善璐  
党的十八大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也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北京大学党委深刻认识到,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是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文章强调,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松仁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是人类文明学说的新突破,是科学发展观的新运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表达,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延周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我们毫不讳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曾犯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犯过象"文化大革命"这样一场给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给亿万人带来严重伤害,使我国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错误。但是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因为我们党犯过巨大的错误,社会主义长期以来并未使人们过上其理想的美好生活,就因此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种十分片面的观点,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观点。问题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方俊  
国家治理观的主旨在于回应三个核心问题:国家治理目的是为了谁,应以谁为中心?国家治理的标杆是什么,目标指向何在?权力是国家治理的核心依托,它是一柄双刃剑,国家治理应如何实现公权的有效约束?文章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治理观对这三个问题给出了响亮的回答,也就是: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价值观,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的治理指向观,以实现有效约束为前提的公权监督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维栋  
广泛增强海洋意识大力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的战略选择于维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而且越来越快。有关统计数字表明,80年代平均每年递增17%,90年代以来达到20%,远高于全国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于金富  周超  
照搬以"苏联范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照搬以"美国范式"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与新政治经济学,都没有真正克服教条性缺陷,没有实现自主创新,严重阻碍了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健康发展。应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主创新之路,致力于构建既具有自我主体性、又具有时代创新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中国国情与中国经验为基础,以中国原创性成果为核心的"中国范式"——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方式范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最为重要的理论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应当树立与增强自觉、自立、自信和自强意识,坚持对中国生产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独特道路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与理论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既是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