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81)
2023(20222)
2022(16948)
2021(15749)
2020(12913)
2019(29108)
2018(28874)
2017(54881)
2016(29787)
2015(33378)
2014(33037)
2013(32807)
2012(30076)
2011(27207)
2010(27459)
2009(25650)
2008(25095)
2007(22782)
2006(20408)
2005(18319)
作者
(86141)
(71937)
(71467)
(67559)
(45488)
(34283)
(32396)
(28066)
(27208)
(25794)
(24355)
(24243)
(22830)
(22735)
(22120)
(21766)
(21100)
(21082)
(20580)
(20527)
(17895)
(17831)
(17446)
(16532)
(16183)
(16129)
(16090)
(16001)
(14503)
(14284)
学科
(125483)
经济(125344)
(105642)
管理(93054)
(86127)
企业(86127)
(50704)
方法(49146)
数学(38961)
数学方法(38536)
业经(37323)
中国(36494)
农业(34002)
(33687)
地方(29713)
(25024)
(23845)
技术(22878)
(22849)
财务(22768)
财务管理(22737)
理论(22152)
(22100)
贸易(22081)
(22036)
企业财务(21501)
(21391)
环境(20098)
(19383)
(19372)
机构
学院(424759)
大学(418038)
(170817)
管理(168126)
经济(167075)
理学(143642)
研究(143159)
理学院(142105)
管理学(139865)
管理学院(139094)
中国(110464)
(90181)
科学(87450)
(80477)
(77891)
(71961)
(66352)
业大(66051)
中心(65862)
研究所(64851)
农业(61775)
财经(60949)
北京(56892)
(56430)
师范(55918)
(55254)
(53422)
(51875)
经济学(49108)
(45559)
基金
项目(281343)
科学(221580)
研究(210954)
基金(201229)
(174355)
国家(172680)
科学基金(148920)
社会(132807)
社会科(125456)
社会科学(125422)
(112804)
基金项目(106468)
教育(95961)
自然(94688)
(92948)
自然科(92453)
自然科学(92434)
自然科学基金(90760)
编号(88572)
资助(81148)
成果(71423)
(63891)
重点(62652)
(61046)
课题(60725)
(60142)
创新(55603)
国家社会(53940)
项目编号(53109)
科研(52644)
期刊
(203629)
经济(203629)
研究(126087)
中国(90282)
(79050)
管理(64816)
学报(64499)
科学(60972)
(60481)
农业(53545)
教育(51568)
大学(49727)
学学(46741)
(41005)
金融(41005)
技术(39765)
业经(38551)
经济研究(29916)
财经(29302)
(28294)
问题(26674)
(25170)
技术经济(22338)
图书(22311)
(20791)
科技(20752)
现代(20522)
商业(19631)
世界(19338)
理论(19137)
共检索到650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宇晗  
<正>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将进一步增强供给保障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结构优化、动能培育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是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必要环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改革优化农业生产者、生产要素和产业的结构。因此,发展绿色生产方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且在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人民生态需要提升的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当前学界关于绿色生产方式发展问题已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者多从传统生产方式绿色化和绿色要素生产力化等角度对绿色生产方式发展进行了界定,并从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增强科技支撑和促进产品生态化等角度提出了发展绿色生产方式的路径。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宇晗  
<正>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将进一步增强供给保障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结构优化、动能培育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是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必要环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改革优化农业生产者、生产要素和产业的结构。因此,发展绿色生产方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且在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人民生态需要提升的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当前学界关于绿色生产方式发展问题已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者多从传统生产方式绿色化和绿色要素生产力化等角度对绿色生产方式发展进行了界定,并从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增强科技支撑和促进产品生态化等角度提出了发展绿色生产方式的路径。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娜  柴智慧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51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在乡村生态振兴语境中探究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新时期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呈现出农业资源节约保育水平有效提升、农业产地环境持续改善、农业绿色产品供给优质多元、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效显著的全新面貌。但也要认识到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存在绿色支持力度不足,政策效应无法有效发挥;农户生态意识缺乏,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随意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约束成为发展短板;绿色农业科技供给不足,技术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下一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应在优化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促进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科技研发与供给实现科技兴农四个方面予以重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席吕思  
农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农业始终是国家经济的基础。绿色农业是指将农业中的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在促进绿色农业产品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确保绿色农业的发展。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在网络发展的新环境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助推农业科研力量与先进技术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绿色农业的内涵,在分析绿色农业的相关政策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为解决传统农业问题,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出新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树谨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智慧农业是在经济领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当前智慧农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专业人才储备、信息安全和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我国智慧农业在农村互联网环境构建、农业技术研发和政府引导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强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袁云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理论逻辑上的内在契合性和实践逻辑上的协同耦合性“。十四五”时期,我国已进入绿色发展驱动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时期,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然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农业绿色发展成效可持续性不足,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尚待优化;小农户绿色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与现代农业难以有机衔接;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产品质量尚待提升。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状况,通过对“安丘模式”的调研分析,本文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着眼战略任务,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升级体制机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凯  李建军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农民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将有助于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推广、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创新,进而有力助推农业绿色发展。但是当前在推进农民组织化助力农业绿色发展中,仍然存在基础认识有待强化、服务体系有待拓展、政策激励有待完善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教育培训、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冬   夏兆刚   王华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快速发展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助推农业强国建设。北京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在公益性服务体系、服务主体、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服务体系优化、服务主体能力提升、产后服务环节薄弱等三大问题与挑战。本文结合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特点和服务体系发展趋势,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艳  
<正>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活动十分活跃。农产品国际贸易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就业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各区域的环境质量以及农业科技水平。在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活动中,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给中国农业生产和现代化带来了新机遇。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数字化产品、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发展,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完善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贸易模式的重要方向。因此,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数字化发展,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方镇  
绿色壁垒是当今国际贸易环境中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且不断加强的一种贸易保护方式。绿色壁垒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量下降、出口收益降低,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生态农业产业化既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把绿色农产品的产加销联接为一个整体,发挥整体功能,提高经济效益,是应对绿色壁垒的有效方法。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应结合我国实际,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学娇  李栋  徐会勇  杜宗义  
目前中国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化肥过量施用问题。本研究参照中国玉米区域大配方施肥标准,测算了玉米主产区的化肥减量目标,并结合玉米主产区的化肥施用总量、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及吨粮化肥施用量综合分析了玉米的化肥施用现状,精准识别了化肥急需减量的关键地区,并进一步探索了种植玉米的化肥减量路径。结果显示:中国玉米主产省化肥的减量目标为255万吨,占玉米化肥施用总量的19%;化肥急需减量的省份有吉林、云南、甘肃、宁夏、新疆、江苏和山东;中国应进一步提高用肥效率、推广农业技术培训和提供服务、完善经济管控政策和健全化肥管控法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建连  魏胜文  张邦林  张东伟  
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甘肃多样化的农业资源被发掘利用,气候、生态、土地、产业、物种、文化等资源潜力被进一步激活,通过不同地带性的资源类型、产业结构、组织形态、信息平台等优势,形成新的生产格局和发展势头;同时,由于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代价大、产业发展动能弱、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低等制约因素短期难以改观,导致新发展阶段的农业生态安全、资源安全、食物安全任务艰巨;因此,探索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集聚政策、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合力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对推进甘肃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戴宴清  
绿色经济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撑。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严重受到资金的制约。农村地区缺乏系统性的金融机构体系,除了银行以外,几乎没有证券以及保险等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市场严重萎缩,金融供给严重不足。这些对于农村地区发展绿色经济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阻碍,本文就如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萍  何耀明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在绿色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生态农业旅游不仅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还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前景和机遇。为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研究中在简单了解理论基础上,详细分析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萍  何耀明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在绿色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生态农业旅游不仅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还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前景和机遇。为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研究中在简单了解理论基础上,详细分析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