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9)
2023(13821)
2022(11657)
2021(10900)
2020(9305)
2019(21976)
2018(21597)
2017(42132)
2016(22567)
2015(25426)
2014(25414)
2013(25021)
2012(23060)
2011(20578)
2010(20495)
2009(18826)
2008(18748)
2007(16733)
2006(14370)
2005(12476)
作者
(63139)
(52709)
(52319)
(50147)
(33358)
(25340)
(24344)
(20629)
(20078)
(18819)
(17806)
(17680)
(16611)
(16495)
(16416)
(16320)
(15938)
(15598)
(15262)
(15062)
(12891)
(12809)
(12806)
(12120)
(11947)
(11753)
(11701)
(11550)
(10587)
(10361)
学科
(94169)
经济(94081)
管理(63180)
(58273)
(47903)
企业(47903)
方法(45185)
数学(40392)
数学方法(39907)
中国(26680)
(25289)
(24584)
(21300)
地方(21132)
(20255)
贸易(20246)
(19710)
业经(18934)
(18782)
银行(18753)
(17677)
(17449)
农业(15989)
(15613)
财务(15560)
财务管理(15523)
(14740)
金融(14737)
企业财务(14699)
环境(13850)
机构
大学(313179)
学院(311814)
(130183)
经济(127355)
管理(122594)
理学(105640)
理学院(104435)
管理学(102591)
管理学院(101996)
研究(101384)
中国(80737)
(67937)
科学(61250)
(59736)
(50958)
中心(49453)
(49223)
财经(47895)
(46944)
业大(45931)
研究所(44677)
(43591)
北京(42393)
经济学(41284)
(40170)
农业(40157)
师范(39743)
经济学院(37598)
(37328)
(37301)
基金
项目(213229)
科学(168737)
基金(156257)
研究(154817)
(135312)
国家(134223)
科学基金(116719)
社会(99484)
社会科(94467)
社会科学(94441)
基金项目(83429)
(82726)
自然(75817)
自然科(74100)
自然科学(74082)
自然科学基金(72715)
教育(71988)
(70157)
资助(63988)
编号(62148)
成果(49429)
重点(48121)
(47835)
(45769)
(44255)
课题(42585)
科研(41585)
国家社会(41533)
创新(41482)
教育部(41418)
期刊
(135685)
经济(135685)
研究(90973)
中国(58901)
(47595)
学报(46195)
(44561)
科学(43201)
管理(42538)
大学(35709)
(34929)
金融(34929)
学学(33357)
教育(30843)
农业(28866)
技术(28472)
财经(23527)
业经(22206)
经济研究(21925)
问题(20319)
(20216)
(15798)
统计(15651)
(15648)
图书(15435)
技术经济(15435)
理论(14953)
(14302)
(14286)
商业(14086)
共检索到459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云毅  赵坚  
本文在对北京和东京交通出行结构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用出行方式选择模型说明不同的出行结构都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传统的交通拥堵治理思路是,让小汽车承担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外部成本,来促使人们选择绿色交通出行。一种更包容的治理思路是产权的治理思路,这不仅考虑小汽车外部成本的权利配置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而且考虑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对出行结构的影响。城市规划是规划城市空间资源的配置方式,其本质上是产权的配置,其中,交通便利性权利配置和空间便利性权利配置,会改变不同交通出行方式的效用曲线,从而决定人们的出行结构。这种思路或对如何引导公众选择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建设公交都市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云毅  赵坚  
本文在对北京和东京交通出行结构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用出行方式选择模型说明不同的出行结构都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传统的交通拥堵治理思路是,让小汽车承担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外部成本,来促使人们选择绿色交通出行。一种更包容的治理思路是产权的治理思路,这不仅考虑小汽车外部成本的权利配置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而且考虑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对出行结构的影响。城市规划是规划城市空间资源的配置方式,其本质上是产权的配置,其中,交通便利性权利配置和空间便利性权利配置,会改变不同交通出行方式的效用曲线,从而决定人们的出行结构。这种思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陈  石永洪  
本文通过对近现代南京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的回顾,从近代(1927-1949)和当代(1949-2012)两大时期出发,分析了南京城市规划与实践不同时期的不同时代特征。近代南京由于其作为国都的特殊地位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城市规划与实践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同时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当代南京城市规划的发展则很好地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中国城市规划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其向前发展的道路却是不平坦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方正  李婉仪  李雄  
位置服务大数据的出现为城市空间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目前城市规划、地理学科已进行大量应用,而少有研究应用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于北京市公交刷卡大数据处理后的二次数据,结合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绿道规划方法研究。研究通过将公交刷卡数据与人口出行分布规律进行耦合分析,在城市不同功能区确定绿道连接的重点区域,同时,根据绿地的景观性、文化性和生态性建立绿道载体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斑块作为绿道依托载体,最终根据服务功能进行绿道网络优化确定绿道规划线路。以期实现绿道的功能拓展,使绿道成为连接城市多种功能区的绿色空间,促进城市紧凑布局的形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沈振江  雷振汉  林心怡  
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过程中,公众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本研究是以VR cloud为技术平台,以构建公众参与环节中的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为基本手段,以考量市民对繁华地段人行天桥建设项目的设计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周边道路的环境变化的影响为主要目的。本文以东京涩谷站口人行天桥建设项目为实际案例,利用uc-Win Road软件,搭建了服务公众参与环节的"参与型规划支持系统",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了该规划支持系统应用在传达实际规划方案内容方面的可行性和局限性,以验证基于VR平台所开发的视听一体化的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市民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准确理解。本研究旨在为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环节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昊英  党安荣  吴次芳  冯科  
研究目的:检验北京市城市规划区内农用地的规划控制成效。研究方法:遥感影像分析、GIS空间分析、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规划农用地边界在控制农用地减少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与1983年总体规划相比,1993年总体规划在农用地边界控制方面的成效略有改善。研究结论:城市规划区内农用地的规划控制尚存在较大问题。可能的调整手段包括:(1)加强对城市建设"界外选址"的控制;(2)在总体规划中充分考虑村镇居民点的扩展规模;(3)建立科学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4)加强农用地规划中的公共参与和公众监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依托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于1993年成立,并于当年取得了建设部授予的全国首批城市规划设计甲级资质,是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美杉  孙小华  孙杰夫  
北京城市副中心近几年开展的水土环境高精度调查工作成果,为城市规划的安全落地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就北京市利用水土环境调查成果进行科学规划的实践作了总结与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杰英  谢太峰  
城市公交是节约能源、节约土地以及减少污染的最有效的出行方式。本文分析了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城市公交、建设资源节约型北京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燕  王芳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高度集聚并不断增长,滋生了许多城市病,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诸多管控措施也未能奏效。东京同样作为亚洲特大城市,核心区的人口密度甚至超过北京,但并没有出现北京那样的严重问题,无疑是比较有代表性、较为成功的巨型城市发展案例。文章基于对比的视角,通过Arc GIS平台系统地分析了东京和北京在城市交通网络和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北京的城市发展方向和人口容量潜力。东京的交通网络格局的特征是环线加放射状的轨道交通为框架,高速公路和公交汽车为辅,细密的道路连接城市内部各地。相比之下,北京以宽阔的环线和放射状的高速道路为主,轨道交通很弱,城市内部交通对公交车或私家车依赖度很高,但是由于道路密度低,难以满足交通需要。研究认为,北京若借鉴东京的交通网络和土地利用模式,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因此北京市人口管控的方向也需要重新定位与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燕  王芳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高度集聚并不断增长,滋生了许多城市病,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诸多管控措施也未能奏效。东京同样作为亚洲特大城市,核心区的人口密度甚至超过北京,但并没有出现北京那样的严重问题,无疑是比较有代表性、较为成功的巨型城市发展案例。文章基于对比的视角,通过Arc GIS平台系统地分析了东京和北京在城市交通网络和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北京的城市发展方向和人口容量潜力。东京的交通网络格局的特征是环线加放射状的轨道交通为框架,高速公路和公交汽车为辅,细密的道路连接城市内部各地。相比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洁  吕永强  沈体雁  
基于北京都市区的POI(Points of Interest)数据,应用点模式分析法识别城市主次中心,通过对比去除就业中心前后的集聚度,探讨就业中心对不同产业的集聚作用。研究发现,在北京市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下,所有产业均表现为集聚分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在主中心内呈现明显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内部产业间倾向于邻近分布,主中心内产业邻近度更高;从主次中心来看,主中心对金融及商务服务行业具有较强吸引力,而郊区次中心产业分布相对分散,需进一步强化集聚能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亚东  
本文利用大数据背景下的环境关键词的网络搜索量数据,获得了评价北京市公众环境关心的整体及各内涵指数。利用北京市地铁客运量数据,通过构造一个多元变量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证实了北京市公众环境关心指数对北京市公众绿色出行的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实证发现,公众环境关心对地铁客运量的影响存在随时间发展而日益加强的表现。该影响主要来源于公众环境行为关心、环境态度以及环境政策关心。同时,北京市地铁客运量的变化存在显著的"日期效应",这说明公众选择地铁出行,主要是基于通勤的考虑,公众环境关心水平还尚未成为影响绿色出行行为的首要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强  李晓林  
以北京市近郊的两个大型居住区——回龙观和天通苑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了有关居民上班出行的原始数据。基于对职住空间关系、上班出行距离、上班出行交通时间和预留时间的分析,探讨了两个大型居住区居民上班出行的基本特征,认为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住分离”,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两居住区居民上班及其他出行的需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广伟  郭林锋  
2022年5月12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十四五”期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在“双碳”目标下要持续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自从2011年创建以来,取得了巨大进展,截至2022年3月,已有上海、北京等33个城市被评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公交都市建设是新时期践行绿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