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9)
- 2023(16725)
- 2022(14057)
- 2021(13261)
- 2020(10900)
- 2019(25088)
- 2018(24702)
- 2017(47772)
- 2016(25122)
- 2015(28449)
- 2014(27422)
- 2013(26841)
- 2012(23968)
- 2011(21387)
- 2010(21239)
- 2009(19696)
- 2008(18731)
- 2007(16670)
- 2006(14617)
- 2005(12819)
- 学科
- 济(106661)
- 经济(106557)
- 业(71708)
- 管理(67518)
- 农(51356)
- 企(50763)
- 企业(50763)
- 方法(47196)
- 数学(42152)
- 数学方法(41639)
- 农业(33895)
- 中国(29213)
- 业经(28473)
- 财(24853)
- 地方(21524)
- 贸(21287)
- 贸易(21275)
- 易(20722)
- 制(20050)
- 学(17866)
- 银(15868)
- 融(15865)
- 金融(15862)
- 银行(15832)
- 理论(15335)
- 行(15168)
- 务(14836)
- 技术(14793)
- 财务(14763)
- 财务管理(14724)
- 机构
- 学院(342492)
- 大学(336755)
- 济(141993)
- 经济(139252)
- 管理(134930)
- 理学(116624)
- 理学院(115493)
- 管理学(113394)
- 管理学院(112790)
- 研究(110407)
- 中国(87234)
- 农(69519)
- 京(69422)
- 科学(65280)
- 财(63900)
- 中心(54177)
- 业大(54039)
- 农业(53430)
- 所(53168)
- 江(51575)
- 财经(50683)
- 研究所(47915)
- 经(46395)
- 范(43239)
- 经济学(42962)
- 师范(42739)
- 北京(42702)
- 州(41155)
- 院(39867)
- 经济学院(38817)
- 基金
- 项目(233359)
- 科学(184995)
- 研究(172600)
- 基金(170475)
- 家(147754)
- 国家(146508)
- 科学基金(127520)
- 社会(111205)
- 社会科(105097)
- 社会科学(105070)
- 省(92595)
- 基金项目(89645)
- 自然(81852)
- 自然科(80030)
- 自然科学(80009)
- 教育(79884)
- 自然科学基金(78550)
- 划(76318)
- 编号(70690)
- 资助(69454)
- 成果(55808)
- 重点(52241)
- 部(51771)
- 发(50676)
- 创(49261)
- 课题(48265)
- 国家社会(46227)
- 创新(45966)
- 科研(44945)
- 教育部(44827)
- 期刊
- 济(158361)
- 经济(158361)
- 研究(96273)
- 中国(70828)
- 农(70567)
- 学报(52048)
- 财(48691)
- 科学(48569)
- 农业(47984)
- 管理(47958)
- 大学(41380)
- 学学(38905)
- 教育(36540)
- 融(35901)
- 金融(35901)
- 技术(33390)
- 业经(32635)
- 财经(24849)
- 经济研究(24701)
- 业(23836)
- 经(21286)
- 问题(21128)
- 版(17865)
- 图书(17074)
- 世界(16652)
- 商业(16354)
- 技术经济(16178)
- 统计(15942)
- 理论(15834)
- 贸(15808)
共检索到512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莹 刘威
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28个省级行政区(剔除北京、上海、天津、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研究我国物流网络和互联网络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影响。以淘宝村数量表示区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通过构建指标,分别利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我国省级层面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物流网络发展水平。最后通过高维固定效应回归方法,从实证角度探索物流网络和互联网络对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整体角度出发,互联网络发展水平对农村电商发展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物流网络发展水平对农村电商发展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络发展水平和物流网络发展水平的共同作用能够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受到互联网络发展水平和物流网络发展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文章最后指出要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补齐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短板;鼓励和支持开拓创新,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营造规范的市场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世贞 王念念 鄢章华
平台经济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本文对平台反垄断规制前后的“二选一”行为进行研究,使用改进的Hotelling竞争性垄断模型,确定平台规制后的商家注册费用,探究商家和消费者转移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台规制前消费者的转移成本影响更大,平台规制后商家的转移成本影响更大;商家的转移成本将平台对商家的被动性垄断变为主动性垄断,最终促进各大平台创新要素的有序流动;从社会角度看,平台规制后提高消费者和商家的剩余价值,使社会福利上升,促使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争艳 柳天恩 李静
在对传统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云配送理论,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云配送的运作模式、配送流程以及网络体系架构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宅急送为例,介绍了云配送在当前配送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为云配送概念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配送 电子商务 物流网络 宅急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胜利 师宁 李泽萍 周丽
将"互联网+"技术与物流业融合起来,构建高度互联互通的物流网络体系,才能不断提高现代物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专业化水平。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大数据等技术的物流应用趋势;除此之外,创新性地构建制造业、冷链和电商三大物流网络体系,阐释如何在现代科技发展下加强物流网络体系的互联互通。最后,对推进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互联互通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圆圆 孙珮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高效性对保障农产品流通和实现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电子商务发展可以为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提供借鉴思路。本文采用2011-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电子商务发展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电子商务发展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从电子商务发展不同维度来看,交易规模和相关产业发展是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的重要维度。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电子商务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和非农业大省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消费扩张是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的重要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波
在信息化网络全覆盖的新环境下,物流网络的优化是促进物流产业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是推动农业产业经济全面提升的核心动力。在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围绕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开展工作,对此农产品物流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农产品物流网络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问题。基于此,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物流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保障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有效实施的政策建议,为地方政府规划农村物流发展及完善相关管理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鹿鹿 刘颖
本文基于异质性电商模式视角,采用我国26个省域2017-2022年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且通过了各种稳健性检验,但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正向赋能效应存在显著的模式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相比较而言,电子商务B2B模式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进一步地,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东部地区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统一大市场 异质性 电商模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袁靖波 胡月儿 金珞欣 李耀
文章基于行业竞争场景,在企业层面检验了产品服务系统(PSS)差异化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样本取自中国财产保险行业2009—2019年间的面板数据,共涉及56家在中国大陆提供财产保险服务的公司。研究发现,PSS差异化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呈现U型关系,竞争地位对以上主效应具有中介作用。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看,市场分割作为中国本土管理情境中的制度变量,对PSS差异化和企业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具体地说,在PSS差异化程度较低时,市场分割程度的增加会削弱PSS差异化对企业违规行为的负向影响;在PSS差异化程度较高时,市场分割程度的增加会增强PSS差异化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正向影响。该研究聚焦于中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中的突出现象,批判吸收了西方学术界现有的伦理决策模型,研究结论为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机理和边界条件提供了更加符合中国管理情境的解释,也为行业市场上企业违规行为的干预和治理策略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滨 艾盈杉 杨小朋
数字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流通效率的新动力,但要提升流通效率却无法忽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亦或市场整合程度存在差异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从市场整合视角探讨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数字技术对流通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各地市场整合程度差异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依然能显著提升流通效率。但市场整合并未显著直接提升流通效率,仅在数字技术提升流通效率的作用机制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西部地区和高资本存量地区,市场整合的调节作用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市场整合 流通效率 调节效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燊成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则是文化建设层面的重要内容。基于社会政策耦合性分析视角,研究发现,尽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文旅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结构耦合性,但是考虑到资源整合与共享性、产业链的融合度、标准化建设程度、政策设计与实践的张力等,目前文旅融合发展尚未完全实现功能的有机耦合。文章从社会政策的面向,提出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耦合路径:一是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推动政策的动态调整有机匹配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二是处理好统一与差异的关系,建设全国统一文旅大市场的同时应注重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三是处理好应然与实然的关系,防止政策规制发挥作用的时滞性造成政策作用预期的不确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红键
采用量化空间分析方法,利用2012年和2017年中国地区间投入产出表,考察中国省际贸易成本特征。研究发现:省际贸易成本的来源可以分为地理壁垒、制度壁垒和结构壁垒;2012—2017年,中国省际贸易成本明显提高,与各地自给率的提高以及本地服务贸易比重提高紧密相关;地理距离与省际贸易成本显著相关,区间地形也会对省际贸易成本产生显著影响;省际贸易成本的非对称性体现在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异质性方面,这一异质性包含各地不同的经济结构特征、制度壁垒特征等;部分省份较高的自给率体现了较低的参与国内分工的水平,从而制约国内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为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要针对3个维度的贸易壁垒,积极提高流通效率、打破地方分割、促进分工合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张同蕾
天然气价格市场空间关联是反映天然气市场运行效率的关键指标,探究天然气价格的空间传导机制,对于建设和完善天然气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中国2012年1月—2023年2月省际工业天然气面板数据,验证工业天然气价格市场空间关联情况,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描绘工业天然气价格市场空间关联网络。结果表明:工业天然气价格空间市场网络整体上结构稳定,并呈现复杂性和多线程性,省份之间存在空间溢出。具体而言,山东、广西、河北等省份中心度较高;中国工业天然气价格网络分为经纪人、净受益、主受益和净溢出四个板块,板块之间存在“溢出效应”和“梯度效应”。加强天然气市场内部的协作机制,特别是以政商合作促进信息交流,对推动天然气行业向市场化转型至关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合静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时代背景下,商贸流通领域内部创新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考虑到流通模式创新本质上是各类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制度规范逐步建立的过程,研究促进上述变化发生的驱动因素成为必然。本文结合管理学领域常用的话语分析法,通过对27家商贸流通案例企业管理人员语料及问卷数据的归纳,提炼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流通模式创新的关键驱动和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振华 许柏鸣
大数据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然而,频频出现的物流服务质量问题给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了极大困扰,物流服务质量优劣成为影响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网络口碑作为重要的顾客反馈渠道,是发掘企业物流服务质量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可基于用户感知视角,从海量网络口碑大数据中识别并分析存在的服务质量问题进而找到解决方法,推动物流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生产率。以企业对消费者(B2C)模式的家具企业为例,根据服务等同于流程的观点,构建并检测基于网络口碑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质量问题发掘模型,采用服务蓝图法和自然语言处理及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分析B2C电子商务服务整个流程以及物流服务与其他服务的关系,识别导致物流服务失误的关键问题,发现品牌企业物流服务质量问题主要涉及可靠性、响应性、安全性、礼仪与移情性问题,而发货、运输、配送安装以及沟通中存在的物流服务质量问题的解决以及物流服务的改进,需要从服务补救、服务流程再造、需求与生产能力平衡以及员工管理等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具体来讲,从服务补救角度看,应积极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补救,理想状态是在顾客抱怨产生前就给予补救;从服务流程再造角度看,应与利益相关者协同管理,利用大数据信息系统定位失误点、预测销售数据并优化传统物流服务流程,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及数据驱动创新;从需求与生产能力角度看,应针对热销季、节假日及大型促销等爆发性需求,借助价格、配送、沟通等方面的营销管理手段调控用户需求使之与供给能力平衡,同时根据产品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物流服务质量标准,管理顾客预期,使物流服务质量达到甚至超过消费者期望;从员工管理角度看,应面向配送安装、售后服务等一线人员提供良好培训并给予充分授权,以更加有效地解决顾客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