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4)
2023(10550)
2022(8722)
2021(7728)
2020(6343)
2019(14841)
2018(13894)
2017(27090)
2016(14189)
2015(16026)
2014(15641)
2013(15759)
2012(14693)
2011(13085)
2010(13258)
2009(12221)
2008(12119)
2007(11080)
2006(9713)
2005(8661)
作者
(40003)
(33484)
(33282)
(31791)
(21631)
(16089)
(15313)
(12888)
(12761)
(12190)
(11437)
(11402)
(10735)
(10686)
(10615)
(10600)
(9983)
(9803)
(9753)
(9481)
(8333)
(8239)
(8160)
(7695)
(7666)
(7575)
(7517)
(7073)
(6858)
(6501)
学科
(68780)
经济(68721)
管理(42560)
(40161)
方法(33785)
(31695)
企业(31695)
数学(30739)
数学方法(30545)
(19303)
中国(18894)
(18456)
贸易(18440)
(18100)
(18048)
地方(13083)
(12806)
业经(12752)
(11450)
(11371)
金融(11371)
农业(10850)
(10814)
(10517)
银行(10496)
(10114)
(10007)
财务(9979)
财务管理(9956)
企业财务(9599)
机构
大学(204906)
学院(202953)
(93776)
经济(92187)
管理(79418)
理学(68349)
理学院(67702)
研究(67662)
管理学(66660)
管理学院(66287)
中国(54108)
(45265)
(42180)
科学(36429)
财经(35808)
(32833)
中心(32481)
(32395)
(32194)
经济学(31356)
(30960)
经济学院(28628)
研究所(28595)
业大(28001)
财经大学(26928)
北京(26481)
农业(25322)
(24894)
(24596)
师范(24307)
基金
项目(135572)
科学(107977)
基金(101354)
研究(99419)
(87738)
国家(87066)
科学基金(75779)
社会(67118)
社会科(63975)
社会科学(63957)
基金项目(52604)
(51169)
自然(47365)
教育(46953)
自然科(46403)
自然科学(46391)
自然科学基金(45598)
资助(42829)
(42647)
编号(38290)
(31953)
成果(30831)
重点(30433)
国家社会(29123)
(28775)
教育部(28228)
(27900)
人文(27139)
课题(26916)
大学(26458)
期刊
(98694)
经济(98694)
研究(64882)
中国(43154)
(35030)
学报(30876)
管理(30486)
(28601)
科学(26836)
大学(24586)
(24053)
金融(24053)
学学(22616)
教育(22467)
农业(19429)
财经(19247)
经济研究(18210)
技术(18164)
(16559)
业经(15609)
(14753)
问题(13450)
国际(11821)
(11412)
统计(11263)
图书(10521)
技术经济(10487)
理论(10326)
世界(10267)
商业(10245)
共检索到317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宏楠   闫玉科   杨景院  
基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将市场分割引入出口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探析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进程中出现的市场分割扭曲现象与微观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并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市场分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贸易方式以及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创新动力、企业成本以及生产率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因此,市场分割在短期内看似是一个占优策略,可以帮助本地企业迅速获得发展;但长期来看,“援助之手”将变成“攫取之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宏楠   闫玉科   杨景院  
基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将市场分割引入出口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探析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进程中出现的市场分割扭曲现象与微观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并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市场分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贸易方式以及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创新动力、企业成本以及生产率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因此,市场分割在短期内看似是一个占优策略,可以帮助本地企业迅速获得发展;但长期来看,“援助之手”将变成“攫取之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史本叶  马晓丽  
文章在构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了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延伸国内价值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国内价值链培育能够通过提高固定成本投入效率和生产率两个渠道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东部地区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和低产品质量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扩展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增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因此,延伸和发展国内价值链,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有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是中国制造业摆脱“大”而不“强”困局的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前进  蔡甜甜  杨菂  
选取2010—202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行业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检验显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加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两种渠道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据此,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全面推进金融体制深化改革、实施差别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相关建议,以期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前进  蔡甜甜  杨菂  
选取2010—202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行业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检验显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加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两种渠道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据此,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全面推进金融体制深化改革、实施差别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相关建议,以期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价值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价值化可以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价值化可通过强化地区经济联系、打破地方行政垄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沿海地区与高水平市场化地区中,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赋能效应更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价值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价值化可以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价值化可通过强化地区经济联系、打破地方行政垄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沿海地区与高水平市场化地区中,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赋能效应更显著。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毛欣   史桐奇   左嘉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这表明中国的企业应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探寻高质量开放之路。利用改进的城市层面市场潜力指标反映国内市场优势,基于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的匹配数据,探讨了国内大市场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扩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国际市场则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抑制作用。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内大市场能够通过降低企业平均成本、增加企业可获得的中间品种类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考虑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交互效应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能够协同推动企业出口质量升级。研究结论对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提升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益宁   潘昌蔚   李秀婷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能够有效借助国内市场优势保障出口供应链安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出口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显著提升了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机制检验表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信息不对称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影响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主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对产业集聚较高地区、竞争程度激烈行业、小规模企业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保障出口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改善出口企业供应链表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郝爱民   任禛   冉净斐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本文聚焦流通数字化发展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实证检验流通数字化赋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传导机制和异质特征。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且该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流通数字化发展能够通过加快创新要素流动、扩大企业规模、释放消费潜力等途径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基础设施水平、城镇化率和人口集聚程度较高地区,流通数字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与统一大市场之间存在基于基础设施、城镇化率和人口集聚水平的门槛效应。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加快流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破除区域间要素流动壁垒、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慧   张若威   张照帝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改善环境质量应是其题中之义。基于2008—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环境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环境污染物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在能源禀赋丰裕的省份更明显,但整体呈现减弱趋势。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环境污染物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环境污染物排放存在空间异质性影响:从胡焕庸线区域分割特征来看,与西北片区和东南片区相比,只有对中间地带本地-邻地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抑制效应显著;从“大气十条”政策实施时期来看,该政策实施后,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抑制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得到显著提升。扩展性研究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实现减污降碳具有协同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资源型地区应积极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以打破“资源诅咒”、缓解污染集聚。同时,立破并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灵活设计制度体制,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将财政资金更多地向交通枢纽、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倾斜,奠定构建统一大市场和环境治理一体化的基础。此外,坚持全国“一盘棋”,凝练推广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现有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模式经验,遵循共同但有区别原则,形成以中间地带省份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心、向外围省份延展的建设格局。协同环境政策的导向作用,培育形成统一的生态文明市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瑞琴  王汀汀  胡翠  
本文基于上下游产业关联视角,实证检验了上游FDI对下游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区别探讨了上游制造业和上游服务业FDI的差异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对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的下游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上游服务业FDI会较显著地提升下游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而上游制造业FDI却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下游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上游综合FDI由于受中国引资结构问题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分样本看,上游FDI主要显著影响下游非纯加工贸易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而对纯加工贸易企业、国有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瑞琴  文俊  
中国工业企业的集聚对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同产业集聚和基于上下游产业关联的多样化集聚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的结论有:(1)同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不显著,且这一结果不会因企业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但对高技术水平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2)上游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对高技术水平企业和非纯加工贸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3)下游产业集聚可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但作用弱于上游产业的集聚;且同样对高技术水平企业和非纯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更显著。因此,为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我们应更加注重充分发挥上下游产业关联的多样化集聚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  刘玉伟  张佳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从企业异质性和中介效应角度考察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但这种影响效果会因投资主体、投资来源、投资区位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企业创新受要素密集度、企业类型与贸易方式异质性的影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3)企业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偏中介效应,能够解释20%左右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