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4)
2023(12461)
2022(10823)
2021(10413)
2020(8668)
2019(20427)
2018(20816)
2017(39032)
2016(21399)
2015(24186)
2014(24465)
2013(23845)
2012(21738)
2011(19498)
2010(19425)
2009(17740)
2008(17375)
2007(15019)
2006(13492)
2005(11466)
作者
(59824)
(49586)
(49045)
(46880)
(31612)
(23823)
(22543)
(19376)
(18942)
(17830)
(17272)
(16524)
(15747)
(15650)
(15126)
(15024)
(14766)
(14504)
(14246)
(13870)
(12227)
(12224)
(11926)
(11347)
(11080)
(11058)
(11055)
(11055)
(9980)
(9663)
学科
(80137)
经济(80036)
管理(60953)
(54162)
(45369)
企业(45369)
方法(33799)
数学(28715)
数学方法(28369)
中国(23589)
(23409)
地方(20263)
(20261)
业经(19180)
(17539)
(17468)
农业(15691)
理论(15033)
(14747)
技术(13874)
环境(13309)
教育(12828)
(12816)
银行(12783)
(12415)
贸易(12406)
(12277)
金融(12274)
(12181)
(12061)
机构
大学(289539)
学院(287901)
管理(115627)
(107253)
经济(104477)
理学(99236)
理学院(98078)
研究(97606)
管理学(96428)
管理学院(95884)
中国(73179)
(63943)
科学(62063)
(50995)
(48534)
(45136)
中心(44821)
研究所(44062)
(43561)
业大(42672)
(41794)
师范(41469)
北京(40986)
财经(39499)
(36123)
(35828)
(35693)
农业(34770)
师范大学(33522)
技术(32080)
基金
项目(198005)
科学(154340)
研究(149358)
基金(139764)
(120821)
国家(119747)
科学基金(102676)
社会(90267)
社会科(85200)
社会科学(85173)
(78402)
基金项目(75416)
教育(68552)
自然(66462)
(65749)
自然科(64734)
自然科学(64720)
编号(63590)
自然科学基金(63505)
资助(56358)
成果(52176)
重点(43819)
课题(43728)
(43004)
(42426)
(41181)
项目编号(38520)
创新(38289)
科研(37040)
大学(36927)
期刊
(123279)
经济(123279)
研究(87719)
中国(64186)
学报(44213)
管理(42327)
教育(42169)
科学(41394)
(40825)
(38488)
大学(33080)
学学(29957)
农业(28350)
技术(26902)
(24209)
金融(24209)
图书(21168)
业经(20691)
财经(18171)
经济研究(17657)
科技(16005)
问题(15981)
资源(15434)
(15405)
理论(14977)
(14555)
书馆(14458)
图书馆(14458)
实践(13980)
(13980)
共检索到435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忠泰  
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不仅在于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和公共属性、科技资源的系统性和共享性等,使其区域统筹共享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基础;而且在于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西安地区中央与地方、军用与民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条块、部门单位分割壁垒,实现区域科技资源在区域层面的有效流动、整合和共享,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变区内科技资源优势存量为科技与经济增量。为了实现通过建设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成强区富民的创新型区域的根本目标,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军民结合促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内军工科技资源;以统筹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为重点,全面带动和优化区域科技资源,提高综合利用区域科技资源的效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史耀媛  卢毅  
介绍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中,明确激励创新导向、实施奖助分离政策,统筹校内外资源、分层分类动态资助等具有特色的制度设计,实现了研究生奖助政策的平稳过渡,有力地提高了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并对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提出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滕利荣  孟庆繁  程瑛琨  逯家辉  姜丹  汤海峰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归根结底是要有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根本所在,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面对世界对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为此,教育部启动了"质量工程"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吴胜杰  
统筹城乡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个新的历史课题,如何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找到一条正确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中的关键课题。九龙坡区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提供社会保障为基础,在农民市民化的试点中闯出了一条以"承包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的"陶家模式",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统筹城乡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胜杰  
统筹城乡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个新的历史课题,如何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寻找到一条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中的关键问题。重庆市九龙坡区就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提供社会保障为基础,在农民市民化的试点中闯出了一条以"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的"陶家模式"。本文从实证调研的结果出发,对九龙坡区农民市民化政策效益加以认真分析和总结,以期在统筹城乡改革中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亮  周妍琳  
城市老中心区对于一个城市的规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更新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特征与时代轨迹相结合,充分发掘文化特性是城市老中心区更新的重要内容。探讨了目前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文化现象和问题,以西安明城区为例,梳理分析了文化特性在城市老中心区更新中解决现有不足的作用机制,同时结合城区内具体对象,阐释了文化特性在老城中心区更新中的节点秩序、环境场所、活力街巷三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伟  刘光岭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从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职能结构三个方面研究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规模结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和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重点培育产业、交通、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组织管理五大支撑体系以加快城市群的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廉桂萍  
西安宝马、深圳彩世塔等涉彩事件,严重影响了公彩在民众中的信誉。与“公彩失信”并存的是“私彩泛滥”, 各种形式的私彩不仅吸纳了大量的民间资本,在一些地方不法者对民众进行误导,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对于私彩,我国的一贯做法是禁止,但“私彩泛滥”这种现实需要我们反思, 我们首先从博彩这个包括彩票在内的活动的性质进行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鸿明  
西安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但这种科技优势却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主要是因为存在着科技资源的"分隔"、"分离"、"分散"等三分问题。以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西咸新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为组成部分,提出并构建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该战略的提出进一步理清了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面临的巨大机遇和必要性,为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强大的牵引力量。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需要根据大区域发展战略下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有效破解科技资源"三分"问题,只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璞周  卫海燕  杨芳  
以西安市为例,对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推进,其对城市资源产生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并提出了协调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缓解城市资源压力之间矛盾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叶姗  李世平  
该文以西安市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各学者的研究基础上,重建社会价值评估体系,运用机会成本法、替代法和影子价格法对其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耕地资源社会价值446.8546万元/hm2,其中社会保障价值占68.48%,社会稳定价值占33.52%。其总值为土地征收价格的4倍多,证明耕地资源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但是在耕地转用时补偿标准偏低。因此,应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和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同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弱化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姚睿  吴克宁  罗明  张欣杰  冯喆  李晨曦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当前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和发育情况及其与国有建设用地市场的关系,分析影响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育程度的因素。研究方法:面积比重测度法,逐步最小二乘法。研究结果:(1)各试点区县的集体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分化明显,除广东(0.77)、广西(0.53)外,各试点区县的市场发育指数均不超过0.4;(2)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育指数主要受建设用地需求和地方政策两方面的影响,而试点时长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受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影响,在近郊和乡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和发育遵循不同的逻辑;在市场发育初期,地方政府应主动构建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以培育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惟科  王玉虎  
本文介绍了赣州市储潭镇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储潭镇城乡统筹规划编制的背景和规划效能;整理了在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尤其是在城乡统筹规划的推动下,储潭镇村民持有的新的环境态度;总结了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村民环境行为的维度和特征,归纳了城乡统筹规划的推动实施与储潭镇村民环境行为之间的联系。以示范区村民环境行为的变迁为切入点,评价城乡统筹规划的得失,进而探求城乡统筹规划编制的新思路、新方法和具有实效的规划运作方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梅  周晶  费宇  惠卿  段昌群  付健梅  
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水平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和问题诊断,可有效提升其发展能力和示范借鉴效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个维度共选取30项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采用障碍度模型找出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具体影响因子。评价结果表明:(1)该州发展能力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生态文明状态不断提升。(2)该州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耦合协调度演变历程为“中度失调(2009—2015年)—基本协调(2016—2019年)”。(3)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因子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万人拥有公交辆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种植面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梅  周晶  费宇  惠卿  段昌群  付健梅  
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水平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和问题诊断,可有效提升其发展能力和示范借鉴效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个维度共选取30项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采用障碍度模型找出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具体影响因子。评价结果表明:(1)该州发展能力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生态文明状态不断提升。(2)该州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耦合协调度演变历程为“中度失调(2009—2015年)—基本协调(2016—2019年)”。(3)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因子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万人拥有公交辆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种植面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