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7)
- 2023(10537)
- 2022(8461)
- 2021(8074)
- 2020(6538)
- 2019(15098)
- 2018(14420)
- 2017(26956)
- 2016(14248)
- 2015(16298)
- 2014(16250)
- 2013(15985)
- 2012(14957)
- 2011(13650)
- 2010(13804)
- 2009(13130)
- 2008(12306)
- 2007(11358)
- 2006(10016)
- 2005(9071)
- 学科
- 济(58498)
- 经济(58436)
- 管理(37402)
- 业(34477)
- 中国(28220)
- 融(27513)
- 金融(27506)
- 企(26794)
- 企业(26794)
- 银(25187)
- 银行(25168)
- 行(24496)
- 方法(22589)
- 数学(20352)
- 数学方法(20240)
- 农(17214)
- 制(16799)
- 财(16672)
- 贸(13947)
- 贸易(13929)
- 易(13678)
- 业经(12735)
- 地方(12717)
- 体(11748)
- 中国金融(11475)
- 农业(11098)
- 学(10638)
- 务(10132)
- 财务(10087)
- 财务管理(10071)
- 机构
- 大学(198634)
- 学院(197527)
- 济(91762)
- 经济(89982)
- 研究(75685)
- 管理(69625)
- 中国(67770)
- 理学(57635)
- 理学院(57009)
- 管理学(56227)
- 管理学院(55865)
- 财(44802)
- 京(43488)
- 科学(40603)
- 所(37708)
- 中心(36285)
- 财经(34665)
- 研究所(33765)
- 农(32178)
- 经(31767)
- 经济学(30956)
- 江(29676)
- 北京(28545)
- 经济学院(27880)
- 院(27437)
- 财经大学(25991)
- 业大(25214)
- 农业(25027)
- 范(24698)
- 融(24592)
- 基金
- 项目(125040)
- 科学(98098)
- 研究(95670)
- 基金(91333)
- 家(79764)
- 国家(79115)
- 科学基金(66488)
- 社会(61970)
- 社会科(58847)
- 社会科学(58836)
- 基金项目(46474)
- 省(45881)
- 教育(43455)
- 划(39431)
- 自然(39403)
- 自然科(38536)
- 自然科学(38521)
- 资助(38400)
- 编号(38000)
- 自然科学基金(37876)
- 成果(32547)
- 部(29112)
- 重点(28794)
- 发(27910)
- 课题(27801)
- 国家社会(27067)
- 中国(26458)
- 创(26250)
- 性(25411)
- 教育部(25302)
共检索到329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广谦
建设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应该重在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法律和规则。货币市场改革重点在于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利率的形成机制,资本市场改革应以新修订的《证券法》为指引,最紧迫的是加快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实施并确保审核制向注册制转变的有效衔接。同时,需要特别重视完善企业上市退市制度和破产清算机制、建立严格的企业资本补充机制和投资人资产收益保障机制、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金融市场的改革还要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相匹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适
望向2035年,我国市场体系建设面临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社会向低碳模式转型、经济形态向数字经济演进、产业结构向服务业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转向四大趋势性变化。同时,我国市场体系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资本市场不匹配自主创新和知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权益市场建设困难重重,数据确权、交易、保护制度亟须健全等。建议建设支持中长期科技创新的资本和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服务低碳经济、交易活跃的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健全市场制度;建设服务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数据要素市场,完善市场监管;建设适应产业结构转型与"三新"经济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市场,扩大市场开放。力争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清 胡琨
在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具有特别意义。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论分析表明,随着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企业在产品市场的市场势力将提升,而在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势力将下降。实证方面,本文整合2010-2021年国家标准文件信息和上市公司数据,以标准国际化为例,分析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推论结果;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决策逻辑变化导致企业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不同变化;标准国际化还使同一行业的企业市场势力的差距缩小;此外,超越标准国际化,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仍然成立,但需要注意标准的质量水平问题。本文结论一方面为论证“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指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企业在不同市场势力变化等其他问题。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任保平
建设高标准的商品市场体系、要素市场体系、价格体系和市场制度体系是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实现高端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完善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新发展阶段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需要推动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应形成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活力企业结合的体制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推动与高标准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完善维护市场安全的体制机制,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支撑体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时红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近日,刘鹤副总理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文,就实现质量发展问题进行深刻阐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市场机制,形成良性竞争,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国琴 项辛怡 庞云枫
基本形成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之一。文章基于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一立足点,认为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是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认为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具有农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农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农村数据市场进一步发展、农产品交易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等特征。文章从激励农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技术;转变思路,拓展关注点,充分激发农村市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促进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探讨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的形成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涵特征,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微观企业行为决策的一般性规律,文章以会计信息质量和绿色金融协同为视角,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市场制度完善、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和高水平市场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重点阐释了会计信息质量与绿色金融在这一系列影响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然 桑铁柱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认识和理解消费金融对内需拉动和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扩大内需的角度分析了消费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作用机理,认为必须加快消费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以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现,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各类消费需求并不匹配,亟需优化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效消费金融市场体系构建的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消费金融 构建 市场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思琛 任保平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而催生出的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进程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新经济背景下,建设涵盖商品市场体系、要素市场体系、价格体系和市场制度体系四个部分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核心目标在于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完善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夯实市场体系的制度根基。通过创新型市场主体培育、数字化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新型高端要素市场化改革、与新经济相适配的市场环境优化和市场制度体系建设,最终将从根本上扫除制约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各种羁绊梗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赫
<正>通过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可以更充分地激发金融市场功能和活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匹配、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银行市场,全球第二大股票、债券和保险市场;但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在结构上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各细分市场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通过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融资结构、资金结构、机构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盛春光
伴随全球各地碳金融市场体系的纷纷建立,低碳金融市场这一人为缔造的市场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从介绍碳金融市场诞生的背景入手,分析全球各主要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及交易所形成过程,提出中国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的思路和具体构架。
关键词:
碳金融市场 市场结构 交易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建荣
广东自贸试验区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规则融合度高、功能创新集成度高、开放战略契合度高、粤港澳合作紧密度高和三大片区互促度高等特点,将与国内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互补试验,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王国刚 董裕平
建立起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内在的发展规律,也是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必须正视传统的以银行间接融资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外植型"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与弊端,坚定市场化方向来推进金融市场体系的改革完善,使中国金融体系从传统行政力量主导的"外植型"稳步转向市场力量自发的"内生型",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现状,并前瞻未来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包括货币、债券和股票等在内的基础性金融市场、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开放的改革路径与推进措施。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金融创新 改革方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边振兴 杨子娇 钱凤魁 朱瑞雪 康萌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地既要符合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又要实际考虑研究区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综合评价和时序研究,论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借鉴美国土地评价与立地分析(LESA)思想,根据自身限制条件和耕地质量更新成果进行综合质量评价,自然质量因素选取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质地等,立地条件因素从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选取,基础设施条件主要选取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等,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选取单位面积投入及农业技术人员投入等。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自然断点法与K-均值聚类法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建设时序。结果表明,近期建设区占研究区的43.95%,主要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致力建设设施完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华炯
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国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构建建议。本文对此提出的建议包括引入区域差异性指标、优化数据支持、广泛参与主体合作、综合考虑指标关系和科学确定指标权重等。这些建议有望提高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推动农田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绩效评价指标 体系建设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