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8)
- 2023(6651)
- 2022(5356)
- 2021(5290)
- 2020(4391)
- 2019(10055)
- 2018(10177)
- 2017(17976)
- 2016(10213)
- 2015(12047)
- 2014(11900)
- 2013(11464)
- 2012(10952)
- 2011(10121)
- 2010(10220)
- 2009(9443)
- 2008(9423)
- 2007(8657)
- 2006(7854)
- 2005(7164)
- 学科
- 济(39881)
- 经济(39838)
- 管理(24828)
- 业(17931)
- 中国(17809)
- 方法(14734)
- 数学(13349)
- 数学方法(13240)
- 企(12809)
- 企业(12809)
- 农(12030)
- 贸(9997)
- 贸易(9986)
- 易(9837)
- 制(9835)
- 财(8836)
- 地方(8259)
- 教育(8181)
- 银(8174)
- 银行(8168)
- 行(7971)
- 业经(7899)
- 农业(7440)
- 融(6884)
- 金融(6884)
- 学(6862)
- 发(6549)
- 环境(6429)
- 体(6404)
- 关系(6055)
- 机构
- 大学(138773)
- 学院(132686)
- 济(61337)
- 经济(60132)
- 研究(53264)
- 管理(45277)
- 中国(44184)
- 理学(36705)
- 理学院(36260)
- 管理学(35675)
- 管理学院(35423)
- 京(31619)
- 财(29227)
- 科学(28320)
- 所(25931)
- 中心(25105)
- 研究所(23079)
- 江(21908)
- 财经(21606)
- 北京(21326)
- 范(20537)
- 师范(20403)
- 经济学(20166)
- 经(19859)
- 院(19343)
- 农(19265)
- 经济学院(18032)
- 州(17357)
- 师范大学(16204)
- 财经大学(15935)
- 基金
- 项目(81247)
- 研究(65887)
- 科学(63618)
- 基金(57872)
- 家(49659)
- 国家(49231)
- 社会(41866)
- 科学基金(41181)
- 社会科(39592)
- 社会科学(39586)
- 教育(31916)
- 基金项目(28848)
- 省(28686)
- 编号(26858)
- 成果(25451)
- 划(25278)
- 资助(24647)
- 自然(23114)
- 自然科(22579)
- 自然科学(22573)
- 自然科学基金(22197)
- 课题(20438)
- 部(19857)
- 中国(19477)
- 重点(18799)
- 发(18112)
- 国家社会(18026)
- 教育部(17471)
- 性(17360)
- 大学(17112)
共检索到234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印
[目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智库既能有效改进高校的智力服务能力与水平,同时也能丰富优化我国智库的形式与质量,以及全面提升国家软实力。[方法/过程]经过调研、分析和比较后发现,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智库取得了数量上的重大突破,但是高校智库的整体质量水平,尤其是国际影响力偏低、感召力不足。导致我国高校智库国际影响力低的根源除了体制与机制上的原因外,高校智库发展中存在的"封闭性""功利性"及"趋同性"的问题也是重要的现实因素。[结果/结论]我国高校所独具的资源优势、视域优势及运营机制优势为建设高校智库提供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鞍钢
一、高校社科界的重大使命与发展机遇中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担负了四大历史使命:服务决策、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任务,这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界发挥服务决策、咨政育人作用,在高校特别是名牌大学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3年5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教育部主持召开"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参加会议人员有教育部负责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高校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但我国高校智库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有限且数量不足,与丰富的智库资源严重不匹配。今后需进一步做好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完善体制机制,畅通高校智库成果传播渠道;建立科学的资助机制,保障智库可持续发展;改革人事制度,汇聚不同领域智力资源;改进评价办法,引导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高校智库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博伟
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卫
在全球化背景下,智库不仅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显示,全球各地共有智库6826家,美国数量最多,有1828家,中国位居第二,有426家。虽然中国智库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但只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等6家入选全球前100。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智库的质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全国各地各部门发展智库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种类型的智库不断涌现。面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多元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智库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国各类智库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智库在国家战略决策体系中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国家宏观战略的关系日益密切,金融战略布局离不开智库的建言献策,金融智库建设已成为中国智库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卫
在全球化背景下,智库不仅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显示,全球各地共有智库6826家,美国数量最多,有1828家,中国位居第二,有426家。虽然中国智库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但只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等6家入选全球前100。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智库的质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全国各地各部门发展智库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种类型的智库不断涌现。面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多元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新时期中国的智库建设,面临更加广阔的时代机遇,也肩负着更加重大的时代责任。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以下简称为综研院)作为首批入选国家高端智库的社会智库,历经30年的发展,在体制机制、管理、业务拓展、科学决策等方面不断创新,为我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很好的先行先试效应。一、智库体制的创新者上世纪80年代,我国体制改革处于探路阶段,思想的解放,改革的创举,都迫切需要国际视野,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社会智库 智库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金锴 陈珏颖 冯祎宇 刘合光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农业智库迫在眉睫。中国农业智库曾为中国"三农"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在新时代,面对新的挑战,中国的农业发展对中国特色农业智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中国农业智库具有政治性、系统性、实践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并分析了目前中国农业智库存在高度依附于政府、市场机制不完善、社会影响力较小等问题,从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和战略把控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农业智库 智库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靳诺
现代大学因其社会服务的使命而发挥着智库功能。经过70年的蓬勃发展,广大高校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也面临着系列挑战,需要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高校智库 专业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智库以其思想力量和话语影响,成为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加强理论建设,打造"中国学派";着力战略研究,激扬"中国意识";重在社会引领,形成"中国话语";提供政策建言,凸显"中国方案"。只有通过协同创新,才能得出更为科学的战略决策和更为全面的政策建言,这也是高校打造一批国家级高端智库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聂立清 李涵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顶层设计。高校智库与其他智库相比,具有建设高水平智库的天然优势,可以为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学术资源支持。高校加强高水平智库建设,必须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围绕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战略性、综合性协同研究。智库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它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5月30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有关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出贡献。刘延东指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对于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型智库,是以教育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当前,教育智库"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以新型智库标准和要求来衡量,还有很大距离,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华
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或知名高水平大学基本的制度保障。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