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5)
2023(8516)
2022(6816)
2021(6477)
2020(5265)
2019(11999)
2018(11366)
2017(21738)
2016(11098)
2015(12781)
2014(12382)
2013(12346)
2012(11717)
2011(10699)
2010(10756)
2009(10323)
2008(9355)
2007(8497)
2006(7581)
2005(6813)
作者
(28952)
(23866)
(23821)
(22974)
(15180)
(11332)
(10937)
(9512)
(9201)
(8504)
(8405)
(8040)
(7647)
(7531)
(7516)
(7499)
(6992)
(6902)
(6900)
(6348)
(6109)
(5754)
(5548)
(5498)
(5496)
(5481)
(5279)
(5056)
(4858)
(4749)
学科
(49219)
经济(49063)
管理(27268)
中国(26214)
(26000)
(25524)
金融(25523)
(22961)
银行(22961)
(22409)
(21327)
企业(21327)
方法(19867)
数学(16275)
数学方法(16207)
(14244)
(12979)
(12750)
业经(12506)
(11492)
贸易(11478)
(11337)
地方(11324)
中国金融(11227)
农业(9271)
理论(9080)
(8586)
(7946)
(7699)
财务(7671)
机构
大学(154659)
学院(151427)
(74720)
经济(73453)
研究(57824)
管理(54324)
中国(52665)
理学(45499)
理学院(44991)
管理学(44464)
管理学院(44179)
(34933)
(33466)
科学(29034)
中心(28114)
财经(27578)
(27224)
经济学(26105)
(25367)
研究所(24470)
经济学院(23532)
北京(22202)
(21304)
财经大学(20840)
(20472)
(20270)
(20142)
师范(20138)
(19837)
金融(19796)
基金
项目(96571)
科学(77378)
研究(77072)
基金(72036)
(61194)
国家(60661)
社会(53778)
科学基金(52015)
社会科(50079)
社会科学(50067)
基金项目(36844)
教育(34983)
(33937)
编号(30398)
资助(29564)
(29199)
自然(28647)
自然科(28019)
自然科学(28014)
自然科学基金(27578)
成果(26588)
(23626)
国家社会(23320)
中国(22489)
重点(22140)
(21879)
课题(21544)
教育部(21229)
(20464)
(20407)
期刊
(81841)
经济(81841)
研究(54672)
中国(36949)
(31366)
金融(31366)
(26093)
管理(20669)
教育(19995)
(19635)
科学(19120)
学报(18970)
大学(15984)
财经(14997)
经济研究(14538)
学学(14368)
(13060)
农业(12931)
技术(12024)
(11000)
问题(10707)
业经(10627)
世界(10608)
国际(10338)
图书(8456)
(7184)
(7148)
论坛(7148)
理论(7086)
技术经济(6955)
共检索到251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继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学科和金融业,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反映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的特色今年7月是我参加金融教学工作60周年,回顾60年来的教学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继肯  
实践是建设中国金融学科和金融业的源泉。要用金融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去研究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新问题,开辟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12年7月,我在回顾和总结自己从事金融教学60周年的历程时,把经验和教训集中到一点,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学科和金融业。必由之路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贫穷落后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习苏联的经济、金融理论和经验,对于建成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对于金融业和金融学科的建设2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新月  蔡卫星  潘成夫  
习近平金融思想是指导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的行动指南,可将之阐释为战略性、本源性、安全性及创新性四个层面。根据逻辑体系可将其进一步概括为:一个关系处理,即金融发展战略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金融资源配置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承担有效的宏观调控功能;两个服务到位,即金融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大局;三个体系创新,即金融体系供给创新、金融监管体系创新、金融调控体系创新;四个安全管理,即金融机构内控安全、金融市场主体规范安全、金融开放监控安全、金融环境生态安全;五大理念贯彻,即金融创新、金融协调、金融绿色、金融开放、金融共享等核心内容。习近平金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回应世界金融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金融工作的行动指南,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衡观在金融领域的具体践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蔡立东  
以问题引领,以方法带动,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理论的建构。在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上,不仅会遇到普遍问题,也会遭遇特殊问题。升华中国智慧,需要以扎实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真实经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结合上,就在于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就在于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梦"高度结合于中国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中。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丹儿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最新成果;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发挥金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关键性作用。为此,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积极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培育各类金融市场,健全金融监管,优化宏观调控,完善金融法治,实现金融科学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松涛  
在党的十五大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意义十分深远。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三者有机结合,不可分割,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展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和主要政策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世忠  马元驹  
会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时代背景、历史传承、改革开放、面向未来四个角度探索了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的问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松仁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是人类文明学说的新突破,是科学发展观的新运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表达,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异煌  
近年来国际风云变幻,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经受严峻的考验,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很大的波折;而在我国大地上,社会主义事业正继续胜利前进、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里面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锡富  
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偏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膨胀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晓博  
近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提出了未来几年127项最重要的工作。从这份文件,可以看出深圳的万丈雄心,以及未来重点发展的地区、项目。看点一:各区的新定位根据文件,深圳各区的排序和新定位是:"做大做优都市核心区,聚焦金融、文化、教育等核心服务功能建设福田中央活力商务区,打造具有创新资源集聚辐射枢纽功能的南山中央智力区,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荣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价值原则。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前提条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目标追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