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0)
- 2023(11752)
- 2022(9701)
- 2021(9174)
- 2020(7609)
- 2019(17324)
- 2018(16996)
- 2017(31751)
- 2016(17657)
- 2015(20262)
- 2014(19903)
- 2013(18789)
- 2012(17288)
- 2011(15607)
- 2010(16263)
- 2009(14614)
- 2008(14334)
- 2007(13352)
- 2006(11922)
- 2005(10638)
- 学科
- 济(71016)
- 经济(70953)
- 管理(55669)
- 业(50924)
- 企(45719)
- 企业(45719)
- 方法(28315)
- 数学(23600)
- 数学方法(23004)
- 中国(21103)
- 地方(19847)
- 技术(19269)
- 农(18382)
- 业经(17920)
- 理论(16038)
- 制(13521)
- 财(13315)
- 学(12594)
- 技术管理(12483)
- 农业(12145)
- 和(11748)
- 教学(11618)
- 划(11547)
- 银(11447)
- 银行(11432)
- 教育(11218)
- 策(11196)
- 行(11018)
- 地方经济(10981)
- 贸(10903)
- 机构
- 学院(239941)
- 大学(231660)
- 管理(94092)
- 济(90432)
- 经济(88203)
- 理学(79997)
- 理学院(79115)
- 管理学(77500)
- 管理学院(77024)
- 研究(74833)
- 中国(58052)
- 京(49279)
- 科学(44473)
- 财(41615)
- 江(40126)
- 所(35586)
- 中心(35518)
- 范(34063)
- 师范(33783)
- 州(32668)
- 技术(32635)
- 财经(32038)
- 研究所(31860)
- 北京(31073)
- 农(31054)
- 业大(30259)
- 职业(28992)
- 经(28783)
- 院(28094)
- 师范大学(26371)
- 基金
- 项目(155666)
- 科学(124782)
- 研究(121463)
- 基金(108524)
- 家(92331)
- 国家(91516)
- 科学基金(80858)
- 社会(74683)
- 社会科(70727)
- 社会科学(70712)
- 省(66183)
- 教育(60630)
- 基金项目(56544)
- 划(54181)
- 编号(52691)
- 自然(50915)
- 自然科(49822)
- 自然科学(49814)
- 自然科学基金(48913)
- 资助(44008)
- 成果(42596)
- 课题(39085)
- 创(37427)
- 重点(35806)
- 发(34839)
- 创新(33972)
- 部(33239)
- 年(32725)
- 项目编号(31487)
- 规划(31332)
- 期刊
- 济(107140)
- 经济(107140)
- 研究(70845)
- 中国(59548)
- 教育(45901)
- 管理(40592)
- 财(31587)
- 科学(29928)
- 技术(29808)
- 农(28938)
- 学报(28805)
- 大学(23198)
- 融(22200)
- 金融(22200)
- 学学(20753)
- 农业(19359)
- 业经(19148)
- 职业(17559)
- 经济研究(16050)
- 图书(15784)
- 财经(15322)
- 坛(14611)
- 论坛(14611)
- 经(13336)
- 技术经济(13042)
- 问题(12924)
- 科技(12876)
- 策(12633)
- 统计(12218)
- 书馆(11558)
共检索到373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家枢
国家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贯穿经济战略与政策始终,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组织的代表。区域产业集群产业要素的集聚、集约、创新与专业化,是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果,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的高等职业院校资源也要走协同创新之路,集聚、集约,创新服务方式与组织模式。区域高职院校专业集群的建设是高职教育组织模式的战略创新,必须从专业集群建设的理念创新开始,全面推进区域高职专业集群贴近产业集群服务的体制机制与模式的战略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小蕾
文章在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群协同创新的三个路径,并从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管理、资金四个方面协同对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群 协同创新 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根海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校大家庭中成长最快的新生力量,大多数分布在省会城市以外的地市级城市,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承担着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特点的本科教育任务,在办学模式选择上要求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回报地方,建立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着力应用性专业的调整和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各类应用性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上强调科研技术服务的应用性,为地方支柱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明 刘海鸥
创新驱动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发展举措,并逐步上升为将我国建设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支点。本文在当前服务主导逻辑背景下,将服务创新、协同创新、云计算协同技术进行系统整合,提出"协同创新驱动的云计算服务模式"科学命题并探讨其运行机制,以此深入解析云计算这一"颠覆式"服务模式创新的时代价值,最后提出践行创新驱动战略的四种云计算协同服务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明田
当前地方性高职院校正处于应用型转型关键阶段,而高职院校物流教学模式却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物流环境。针对目前区域高职院校物流教学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校企共建的角度构建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产教协同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四个层面提出了保障措施,以期能够提升区域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新健 崔志新
进入21世纪,区域成为参与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利益体,单个区域或行为主体在多元环境的创新活动常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区域协同创新成为一种最佳可行性解决方案。文章从过程理论的角度研究多区域协同创新,探讨多区域协同创新演化路径,并依据参与协同创新的区域及行为主体的不同,将演化路径分为同主体多区域协同创新、同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和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三条。研究发现,在同主体多区域协同创新中,由于相同的行为主体存在共性,易达成利益共同体,协同创新目标特点由行为主体类型决定;在同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中,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目标,协同需要逐步融合,但主体知识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可以弥补其它主体的不足;在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中,相比前面两者,协同创新范围更广、形式更灵活、专业性更强,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多元环境障碍,但显然也存在更多的协同障碍。文章还在三条演化路径分析的基础之上,以三个区域协同创新为例,构建了3×3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及演化路径,为多区域协同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多区域 协同创新 演化路径 3×3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龙建佑 唐芳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普遍滞后,具体表现在缺乏专业发展规划、缺乏专业建设水平评估和缺乏专业建设宏观指导。文章提出了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协同为切入点,以创新协同途径为核心,以整合与共享资源为目的,建立协同主体之间互动共赢长效机制,全面推动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着重阐述了专业协同建设专业群、院系协同打造特色专业、校企协同推动专业工学结合和国际协同推动专业国际化办学四大协同途径。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协奎 林冠群 陈伟清
协同创新已成为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路径,结合协同创新的3种模式(技术联动协同创新、产业转移协同创新、功能定位协同创新),提出加快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 协同创新 技术联动 产业转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章春杰
面向区域文化建设推动协同创新,是高校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亟需从更新传统思想观念、加强区域文化研究、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高校 协同创新 区域文化 战略重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鲍桂楠
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是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探索的特色发展之路。如何构建互惠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不光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更是制度创新问题。本文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科技园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高职院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职院 产教融合模式 研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程平 黎明
在国家深化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指委建立MPAcc质量评价体系的背景下,对现有MPAcc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构建了MPAcc培养模式改革协同创新的总体框架,详细分析了战略协同、主体协同、过程协同和知识协同等四个协同过程的内涵,并针对招生宣传、校外导师选择、培养方案修订等关键培养环节重点阐述了相应的协同创新改革路径,最后针对MPAcc培养模式改革协同创新的组织和运行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燕
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是推进图书馆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整合图书馆联盟各方核心资源、提升联盟成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掘图书馆联盟内部创新潜力、打造现代创新机制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具体内涵和定义的基础上,按照图书馆联盟内部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将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分为五种组织模式,对每一种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组织模式选择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则。
关键词:
图书馆联盟 协同创新 组织模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力 李文良 王欢 李贵根
区域是承载国家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基本单元。纵观我国军民融合改革30余年发展历程,在区域层面先后演化形成了两类颇具典型特征且较为成熟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模式:一类是以国防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为主导力量,"自下而上"自然自发的"演进型"模式;另一类是以区域政府为主导力量,"自上而下"设计推动的"建构型"模式,两种模式有其各自特点。随着军民融合实践深入推进,兼具"演进型"模式与"建构型"模式特征的"混合型"模式,将成为区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基本形态。
关键词:
区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制度变迁 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晓伟
创新能力薄弱是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瓶颈所在。协同创新是当前我国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要紧跟现代产业发展的步伐,构建人才、技术、文化需求导向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强协同创新管理,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强化协同创新评价,构建协同创新文化,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协同 创新 模式 构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永坤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形式。开展协同创新,既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因此,有关协同创新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文章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支撑与模型,并构建了区域经济社会方面的协同机制,以满足国家、区域及行业等重大的创新需求。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系统动力学 理论模式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