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3)
- 2023(12330)
- 2022(10313)
- 2021(9332)
- 2020(7690)
- 2019(17102)
- 2018(17107)
- 2017(32171)
- 2016(17234)
- 2015(19930)
- 2014(20359)
- 2013(19691)
- 2012(18504)
- 2011(17171)
- 2010(17420)
- 2009(16757)
- 2008(16246)
- 2007(15463)
- 2006(14167)
- 2005(12982)
- 学科
- 济(89153)
- 经济(88980)
- 管理(57304)
- 业(45627)
- 企(40223)
- 企业(40223)
- 方法(29308)
- 数学(23350)
- 数学方法(23144)
- 中国(22829)
- 地方(20990)
- 财(20966)
- 业经(20494)
- 制(19570)
- 农(18983)
- 学(18205)
- 理论(15254)
- 体(14650)
- 融(14388)
- 金融(14381)
- 银(13920)
- 银行(13903)
- 和(13843)
- 行(13373)
- 地方经济(13351)
- 环境(12969)
- 务(12572)
- 财务(12516)
- 财务管理(12490)
- 企业财务(11949)
- 机构
- 大学(262015)
- 学院(259726)
- 济(112777)
- 经济(110262)
- 管理(96508)
- 研究(91697)
- 理学(80436)
- 理学院(79568)
- 管理学(78254)
- 管理学院(77762)
- 中国(71921)
- 财(56386)
- 京(56380)
- 科学(51346)
- 所(45541)
- 财经(43133)
- 中心(42401)
- 江(41866)
- 研究所(40274)
- 经(38817)
- 农(37611)
- 北京(35945)
- 经济学(35708)
- 范(33718)
- 业大(33412)
- 师范(33359)
- 州(32951)
- 院(32751)
- 财经大学(31684)
- 经济学院(31540)
- 基金
- 项目(161568)
- 科学(127444)
- 研究(122463)
- 基金(116791)
- 家(100324)
- 国家(99489)
- 科学基金(85542)
- 社会(80282)
- 社会科(75144)
- 社会科学(75120)
- 省(62441)
- 基金项目(60463)
- 教育(56756)
- 自然(52027)
- 划(51997)
- 自然科(50784)
- 自然科学(50771)
- 编号(50255)
- 自然科学基金(49898)
- 资助(47809)
- 成果(43769)
- 重点(36540)
- 部(36211)
- 课题(35698)
- 发(34534)
- 制(34445)
- 国家社会(33262)
- 创(32650)
- 教育部(31770)
- 项目编号(31474)
- 期刊
- 济(140404)
- 经济(140404)
- 研究(84688)
- 中国(61428)
- 财(46530)
- 管理(39803)
- 学报(38566)
- 农(35153)
- 科学(34538)
- 教育(31365)
- 大学(30057)
- 融(28723)
- 金融(28723)
- 学学(27737)
- 技术(24837)
- 财经(23851)
- 农业(22973)
- 经济研究(22579)
- 经(20652)
- 业经(20050)
- 问题(17198)
- 图书(16419)
- 技术经济(13475)
- 理论(13325)
- 贸(12883)
- 世界(12458)
- 坛(12007)
- 论坛(12007)
- 统计(11954)
- 书馆(11702)
共检索到423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绍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会带来信息事业大的发展,国外的实践证明,市场和信息密不可分,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信息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是产业的3至5倍,目前全美信息产业的年产值3000亿美元。日本从事信息事业的企业达1.4万家,从业人员52.4万人,年收入56558亿日元,信息部门的信息服务业已成为日本经济中的重要力量。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转变职能,由直接计划控制,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显忠,林蓓
一、建立社会主义卫生经济体制的基本前提条件 理论探索和实践证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最基本的是它同时具有两个质的规定性。一是这个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的市场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必须遵循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并为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服务,为实现党在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英 杨平
在正式制度之外,还有一些制度性因素在影响着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结果, 而且其影响的方式、程度和结果都与正式制度相异,这些制度性因素就是非正式制度。通过运用逻辑的和实证的分析方法及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得出了关于我国建设为何及怎样建设非正式制度的基本结论,即:在建立主妻基于契约化和法制化等正式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非正式制度。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非正式制度 意识形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军 李培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周军,李培培(杭州商学院马列部副教授)(杭州商学院外语系)纵观当今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建立了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市场经济便是不完备的,或者说,并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志立 赵文海 李杰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刘高鼐沅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集中体现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部分,提出要“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这是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作出的重大部署,明确了进一步完善现代税收制度的重点在“优化税制结构”。
关键词:
现代税收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卓元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思想认识的一大飞跃,表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有了明确而彻底的理论指导,必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鼓舞下,1992年中国经济发展明显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宪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已被党的十四大所肯定。而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这一体制的内涵特征和框架结构,则是本文的目的。一、目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正信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琪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强调了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重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和特征、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逄锦聚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新篇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意义,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继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祥娟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由我国14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得出的结论,它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观点。在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必须依靠理论上的突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仕元
本文系国家体改委秘书长王仕元同志在北京经济学院的报告,现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高尚全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勾画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微观基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各类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它们所生产的产品,能在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上,自由流通,自由买卖,也就是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买卖或流通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及时购买到,能很快把它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也能很快销售出去,以便把出售商品所得的货币资金,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 生产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