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4)
- 2023(2029)
- 2022(1656)
- 2021(1498)
- 2020(1156)
- 2019(2706)
- 2018(2706)
- 2017(4542)
- 2016(2582)
- 2015(3104)
- 2014(3127)
- 2013(3016)
- 2012(2932)
- 2011(2573)
- 2010(2689)
- 2009(2364)
- 2008(2497)
- 2007(2584)
- 2006(2326)
- 2005(1803)
- 学科
- 济(10383)
- 经济(10378)
- 地方(6178)
- 管理(6127)
- 中国(5131)
- 业(3494)
- 农(3256)
- 企(2545)
- 企业(2545)
- 业经(2439)
- 发(2313)
- 教育(2250)
- 地方经济(2226)
- 贸(2148)
- 贸易(2144)
- 融(2079)
- 金融(2079)
- 农业(2006)
- 易(1985)
- 资源(1966)
- 方法(1949)
- 和(1894)
- 环境(1850)
- 学(1808)
- 理论(1755)
- 事业(1699)
- 建设(1695)
- 制(1675)
- 财(1664)
- 运输(1531)
- 机构
- 大学(32516)
- 学院(32162)
- 研究(13336)
- 济(11444)
- 经济(10968)
- 管理(10606)
- 中国(9646)
- 理学(8085)
- 理学院(7938)
- 管理学(7817)
- 管理学院(7720)
- 科学(7684)
- 京(7094)
- 上海(6571)
- 中心(6476)
- 所(6460)
- 江(5963)
- 范(5683)
- 师范(5638)
- 研究所(5625)
- 财(5531)
- 技术(5222)
- 院(5185)
- 州(4936)
- 农(4827)
- 省(4619)
- 师范大学(4605)
- 北京(4583)
- 职业(4568)
- 教育(4307)
共检索到62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剑华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在2020年建成。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具体标志是拥有能够全天候接纳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舶的深水航道与深水泊位,成为亚洲一流的航运交易中心、航运信息中心和亚洲最大的物流转运中心,并且具有一流的航运软环境...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徐剑华 邹俊善 任兴源 肖钟熙 汪传旭
航运特区的规划和建设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上海已决定开发洋山岛深水港区,使之成为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主体港区。面对境外周边港口竞相争夺长江流域集装箱货源的严峻挑战,根据香港、新加坡、汉堡、鹿特丹等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成功经验,芦洋港区(含大、小洋山和芦潮港,以及联系两者的"芦洋大桥")必须实行自由港的政策。本文探讨了建设芦洋航运特区的意义、管理体制与模式以及功能定位,并提出了上海航运特区分阶段实施的战略步骤,即2005年以前为启动阶段;2006~2010年分别在芦潮区和洋山区同时实施航运特区政策;2011~2020年全面实施航运特区政策。到202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芦洋航运特区同时建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烽 马英俊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洋山保税港的建设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提高上海港口的能级和服务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合理的对于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文贵 杨东文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作为我们共和国最年轻的省、最大的经济特区,昔日孤悬南海的海南宝岛正在向全世界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以它的一个又一个创举,一次又一次地卷起阵阵海南热潮。在海南岛西北角的洋浦半岛划出近3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长达70年的期限,一次性地转让给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由其成片开发,就是海南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炳良
上海港口功能在空间上的正确定位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之一。本文着重分析区域经济和航运技术的阶段性发展与港口城市功能转换和 拓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港口装卸、储存和转运等作业区向城市外围梯度迁移不是 仅仅出于诸如水深条件等技术因素的考虑,而更重要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结果。同时,对目前上海港口网络带雏形的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颖华 孔訸炜 邓彦龙
文章指出港航产业成长不是一般意义的产业成长,其成长体现了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形成、提升的阶段性。借鉴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把港航产业成长分为低级、中级、高级、后高级四个阶段,并且对应于这四个阶段,提出国际航运中心也相应经历了萌芽、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转换,而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完善、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依靠港航产业这个产业载体通过改变成长方式完成成长阶段的升级来实现。
关键词:
港航产业 国际航运中心 产业成长 关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荆敏
目前,大连要扩大与世界、周边地区的交流,加快经济区域化、国际化进程,必须加快港口建设。为把大连建成枢纽港,确立其北方航运中心的地位,就必须争取国家的支持,并采取积极对策,使其在短期内有较大的发展。为此应在建立大交通体制、强化服务观念、增加货运量、广泛开发货源、争取自由港政策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关键词:
大连 北方航运中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曲建
国家对深圳港的定位是,近斯作为香港港的补充,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将分担香港远东国际航运中心的任务。在实践中,深港两地港口具高度相关性,共同建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深化两地在全球运输服务体系中的分工合作关系,有利于巩固两港的利益统一体,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
深港 国际航运中心 合作双赢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颖杰
早在1995年中央就正式提出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在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上海港货物年吞吐量已连续多年蝉联世界第一。但在航运服务业等"软实力"方面上海仍与主流航运中心存在较大差距。在TPP和TTIP谈判的倒逼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姗姗来迟。自贸区的建立将从货物流量、基础设施、政策制度和金融支持等方面对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上海需要抓住自贸区带来的战略机遇,改善政策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完善基础设施,拓展航运金融,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关键词:
国际航运中心 自贸区 上海 航运中心建设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计小青
本文首先分析了成熟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发展历史,在进行广泛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差距,文章最后就如何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淑燕
本文从全国、流域、城市三个层面阐述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区域条件的分析,探讨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对国际上航运中心建设的经验借鉴,论证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丸的区域优势和不利条件,并相应提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现代航运业的特点决定了航运业与金融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航运金融市场作为航运市场与金融市场相结合的产物也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发展条件。从航运金融市场的需求特征可以看出,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降低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业务的成本,便利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产品设计以及风险控制方面满足航运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也正是上海推动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航运金融 需求特征 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新要求。自由贸易港将成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平台,以及加速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引擎。深入探讨美国自由贸易区(FTZs)的主要做法,比较我国自贸区目前与美国自贸区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自由港+"的新思路,引领构建自由港+体系化的政策配套、灵活的贸易准入、多样化与专业化并存的产业集聚、无边界的空间延展、多元开放的行业支撑"的制度体系,进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建设经济发展新动能、新引擎目标的新时代自由贸易港。
关键词:
美国自贸区 自由港+ 中国自由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列辉 张圣 叶斐
港口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对陆向腹地货源的竞争,还是对海向腹地特别是航线的争夺。选取上海和宁波为样本,以网络分析软件Gephi和Arc GIS为基本工具,通过复杂网络指标分析上海宁波两港2004~2015年航运地位的变化,以航区为海向腹地的基本空间单元,刻画上海、宁波两港海向腹地市场的变动格局。研究发现:上海港一直保持中国航运网络中的中心地位,近年来,宁波港的网络地位明显上升,中心性与中介性在中国大陆各港口中仅落后于上海港而排在第二位;两港口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扩张,宁波港在近洋航线上不如上海港,但在远洋航线的地中海、西北欧、南亚、北美东西两岸、南美东西两岸、非洲东西两岸等两港覆盖的港口数旗鼓相当;两港口在各航区的首位联系港具有一致性,但至2015年,上海港与美国东部纽约等港口的主要联系被宁波港所取代。在研究数据选取上,采用了航线数据,突破了现有研究以吞吐量数据为主的限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可视化网络分析软件,将定性数据进行了定量化转化,大大提升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
航运网络 复杂网络 上海港 宁波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剑华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目标的战略定位探讨上海海运学院徐剑华什么是“深水港”?什么是“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长江口通过治理,通海航道浚深到-125米以后,上海港能不能达到“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的要求?严格地说,“深水港”这一概念不但在不同的航运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