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60)
2023(2227)
2022(1973)
2021(1896)
2020(1566)
2019(3600)
2018(3557)
2017(6570)
2016(3189)
2015(3390)
2014(3101)
2013(2984)
2012(2655)
2011(2400)
2010(2318)
2009(2157)
2008(2007)
2007(1874)
2006(1522)
2005(1233)
作者
(7946)
(6679)
(6621)
(6123)
(4260)
(3069)
(2891)
(2537)
(2457)
(2358)
(2162)
(2114)
(2094)
(2049)
(2047)
(1949)
(1887)
(1887)
(1864)
(1767)
(1569)
(1545)
(1518)
(1491)
(1488)
(1476)
(1417)
(1415)
(1306)
(1268)
学科
管理(11439)
(11049)
(10770)
经济(10761)
(10139)
企业(10139)
技术(6184)
技术管理(4889)
方法(4061)
中国(3844)
数学(3286)
数学方法(3242)
业经(2933)
(2736)
地方(2576)
教育(2548)
理论(2479)
(2149)
(2083)
(2069)
农业(1837)
研究(1793)
(1777)
产业(1717)
(1690)
教学(1638)
(1636)
贸易(1635)
(1580)
(1566)
机构
大学(41684)
学院(40931)
管理(18424)
理学(16190)
(16189)
理学院(16043)
经济(15867)
管理学(15806)
管理学院(15708)
研究(12306)
中国(8216)
(8178)
(6773)
科学(6757)
(6100)
中心(5601)
财经(5472)
(5398)
师范(5364)
北京(5142)
(5044)
商学(5038)
(5027)
业大(5008)
商学院(4977)
(4973)
(4760)
技术(4690)
研究所(4600)
经济管理(4472)
基金
项目(29760)
科学(24397)
研究(24265)
基金(20790)
(17555)
国家(17392)
科学基金(15701)
社会(15258)
社会科(14441)
社会科学(14437)
(12934)
教育(11572)
基金项目(11472)
(10508)
(10172)
编号(9932)
自然(9703)
自然科(9505)
自然科学(9505)
自然科学基金(9347)
创新(8742)
成果(7922)
课题(7509)
资助(7414)
重点(6729)
(6703)
大学(6384)
(6359)
(6355)
项目编号(6302)
期刊
(18204)
经济(18204)
研究(13558)
中国(9184)
教育(8531)
管理(8433)
科学(4970)
技术(4686)
(4435)
科技(3919)
学报(3903)
(3794)
大学(3582)
业经(3435)
学学(2909)
经济研究(2878)
农业(2833)
技术经济(2772)
图书(2586)
(2426)
金融(2426)
财经(2406)
(2381)
论坛(2381)
职业(2164)
(2117)
现代(2075)
问题(2002)
商业(1915)
(1836)
共检索到59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向兴华  杜娟  
指出如何更好地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和充分发挥师资队伍的作用是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认为创新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以杰出领军人物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以博士、硕士研究生为生力军,构建和加强一流创新团队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系统分析了一流创新团队的内涵、特征和建设原则,进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流创新团队提出了几点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侯建国  
从2006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科技、人才和教育三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可以说,这三个纲要构成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三大政策指南和支柱。创新型国家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看原始创新活跃的程度、水平的高低。"加快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开展基础研究"等则是原始创新的源头活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宝印  
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主要任务。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惠琴  彭方雁  
首先阐述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等概念;其次,根据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与内涵,从资源集中、学科综合、职能多样、文化宽松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的优势;最后,从发展规划、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环境氛围等角度提出了学科团队向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松  
本文在对研究型大学与学科建设的含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特点,探讨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学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的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铁城  
在论述大学有关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高科技孵化、先进文化创造、辐射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大学,尤其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而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包括教育思想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教学制度创新、科研手段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从世界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 ,创新是世界大学发展的动力。我国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 ,应以创新为核心 ,正确处理指标与特色的相互关系 ;以人为本 ,正确处理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关系 ;以研究为抓手 ,多种职能协调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科蓉  李春景  
本文从制度的角度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世界一流大学是个发展的概念,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理念与制度;制度的差距是我国最大的差距;以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为价值取向的制度创新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秋衡  
第一,我们在探讨很多未来领域的时候,所谓的一流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未来方向标,而未来的一流创新领域和一流学科之间有点像塔尖和塔基的关系。未来尖端领域大多不显现为学科,但需要一流的塔基。因此真正一流未来领域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流塔基,一流学科首先是塔基的意义。第二,高校分类发展与管理涉及到内涵建设。自2017年1月开始,我国高校明确划分为研究型、应用
关键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熊庆年  
中国的高水平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究竟有多大,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都是很有益处的。不过值得提醒的是,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那些难以量化、非显性的因素。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大学文化建设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进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确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坚持奉行"以本为本",确立"全人教育"理念,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跨学科培养人才,国际化办学,用"互联网+"开展本科教育教学。从这些理念出发,学校着力开展了以"专、实、博、雅"为特色的本科法学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创新模式,打造"专"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协同育人,以国际化发展培养"博"闻视野;孕育人文精神,打造高"雅"有灵魂的通识教育体系。把中国政法大学打造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秉林  胡和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当前,清华大学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和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精神,全面总结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晋秋  
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高校类型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其发展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我国可吸收各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经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形成并认定一批研究型大学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从中逐渐在我国建设并形成世界一流大学。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研究型大学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定位,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研究型大学,统筹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有才  
2016年启动实施的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将高水平专业建设作为四大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如何结合本校实际,构建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创新驱动机制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一个十分严肃和现实的重大课题。需要做好专业建设的优化布局,建立产教融合的专业内涵建设机制,建立"三位一体"教育教学创新驱动机制,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推进强师工程建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以高水平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打造广东高职教育品牌为目标,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之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叶林  崔延强  
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路径选择的内在价值机制,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的文化引领,通过对学科发展文化逻辑的把握,可以深层审视和推进学科建设,构建学科进步的长效机制。学科文化是由学科精神、学科范式、学科行为等要素共同构成的系统结构,内蕴规训、凝聚、濡化等功能。论文对理想型的学科文化特质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参照透视了当前高校学科文化困境,指出学科精神遮蔽、学科范式异化以及异质学科文化隔阂冲突等三大文化"症结"。与此同时,提出了包括建立包容性学科文化生态、形塑社会需求导向学科价值文化、创新学科组织与评价范式、推进学科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