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4)
- 2023(12256)
- 2022(9568)
- 2021(8731)
- 2020(7359)
- 2019(16471)
- 2018(16360)
- 2017(31984)
- 2016(16992)
- 2015(19061)
- 2014(19020)
- 2013(18596)
- 2012(16767)
- 2011(14821)
- 2010(15278)
- 2009(14628)
- 2008(14945)
- 2007(14001)
- 2006(12945)
- 2005(12222)
- 学科
- 业(82516)
- 济(73929)
- 经济(73831)
- 企(65783)
- 企业(65783)
- 管理(57818)
- 农(45705)
- 农业(30438)
- 业经(29828)
- 方法(26862)
- 制(24104)
- 财(23183)
- 中国(22487)
- 银(20981)
- 银行(20835)
- 行(19514)
- 数学(18956)
- 数学方法(18804)
- 务(16828)
- 财务(16793)
- 财务管理(16777)
- 技术(16205)
- 企业财务(15841)
- 策(15482)
- 体(15111)
- 地方(14187)
- 理论(13969)
- 融(13963)
- 金融(13963)
- 划(13072)
- 机构
- 学院(241693)
- 大学(233479)
- 济(105547)
- 经济(103552)
- 管理(96935)
- 理学(81538)
- 理学院(80854)
- 管理学(79766)
- 管理学院(79339)
- 研究(77342)
- 中国(70483)
- 农(53709)
- 财(50150)
- 京(49317)
- 科学(42656)
- 江(41232)
- 农业(40607)
- 财经(38383)
- 所(38119)
- 中心(37742)
- 业大(37310)
- 经(34736)
- 研究所(33712)
- 州(32449)
- 经济学(31267)
- 北京(30617)
- 范(28505)
- 师范(28278)
- 经济学院(28246)
- 经济管理(28206)
- 基金
- 项目(149290)
- 科学(119195)
- 研究(116038)
- 基金(108030)
- 家(91494)
- 国家(90455)
- 科学基金(79654)
- 社会(76255)
- 社会科(71857)
- 社会科学(71837)
- 省(60978)
- 基金项目(57179)
- 教育(51662)
- 编号(48810)
- 自然(48097)
- 划(47891)
- 自然科(47031)
- 自然科学(47021)
- 自然科学基金(46220)
- 资助(42175)
- 成果(38500)
- 业(35750)
- 创(33992)
- 发(33902)
- 部(33273)
- 课题(32804)
- 重点(32744)
- 国家社会(31384)
- 制(31279)
- 创新(30858)
- 期刊
- 济(132284)
- 经济(132284)
- 研究(75232)
- 农(57583)
- 中国(56881)
- 财(41425)
- 融(40018)
- 金融(40018)
- 管理(39355)
- 农业(37563)
- 科学(32532)
- 学报(31893)
- 业经(28287)
- 大学(26418)
- 教育(25421)
- 学学(24854)
- 技术(24024)
- 业(19930)
- 财经(19807)
- 经济研究(18519)
- 问题(17807)
- 经(17097)
- 农村(16035)
- 村(16035)
- 技术经济(14356)
- 农业经济(14142)
- 世界(14023)
- 现代(12748)
- 版(12488)
- 经济问题(12180)
共检索到394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烈
当前,在研究银行体制改革中,对于建设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展开了比较充分的讨论,论证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但对于建设一个怎样的农业银行,却尚未展开深入的讨论,论者的观点也是有分歧的。分歧点涉及到如何看待农业银行几起几落的历史教训;如何认识中央关于恢复农业银行的决策,以及需不需要进一步发挥农业银行的作用等问题。因此,必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夏万青
建国初期,我国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学的苏联的模式。在资金的分配与管理上,也采取了大财政、小银行的作法,实行以财政为主的集中分配方式,不注意发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烈
自从中央决定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明确规定各专业银行为经济实体。这是我国银行体系上的政企大分家,是银行体制改啦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农业银行及共他专业银行从“大一统”银行体制中解脱出来以后,焕发了新的生机,显示了新的生命力。当前的问题在于:是让农业银行朝着“经济实体”的方向实现整体的企业化改革,还是把它肢解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耀田 李银
试论农业银行的现代化管理王耀田,李银银行的现代化管理,主要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资金的筹集、运用、管理、结算等经营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剂等一系列活动。农业银行实施现代化管理是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尤其是办成具有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的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建南
农业银行现代化是农村金融发展战略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农业银行现代化概念的含义,我国农业银行现状与现代化要求的差距及实现农业银行现代化应当做的工作等问题,则是首先需要明确的。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俊毅
本文在构建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新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造了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形式的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模型,利用湖南省近十年农村数据对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理论框架符合经济发展实践,新的理论框架下可以为以湖南省为代表的农业省份坚持农业现代化,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政策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民增收 理论框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汉新
本文以农业比较利益为视角,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农业比较利益可基本界定为三个方面:即农业产业比较利益、农业区域比较利益和农业国际比较利益,农业现代化就是以这三个比较利益为导向,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的过程。在以比较利益为动力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调整农业贸易条件,实现工农协调发展;必须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培育区域支柱农业,缩小农业区域比较利益势差,确保我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协调推进;必须通过加速农业的升级转型,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鉴于农业的产业特征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步入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轨道后,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防止“市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山
面向21世纪,农村建设和小康问题很重要,都是十分紧迫的问题。 小康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公元2000年我国怎样才算达到小康水平?仅是一个经济指标,还是应该有一个指标群?不同地区如何实现小康?都亟待研究确定。1991年8月,山东省有关部门和胶州市联合召开的小康问题研讨会上,提出的小康标准,共二十个指标,而且提出了几个新论点,比如:1.农村和农民家庭小康的实现,是国家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朱皋鸣 张金华 向庆
本文通过对现代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影响,以及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色和农业银行自身改革要求的分析,阐述了当前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城市业务和加速推进城市业务经营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当前农业银行改革发展实际,提出了城市业务经营全方位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鹰
本文在阐明农业现代化核心要义的基础上,试图分析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约束和中国农业领域的重要阶段性变化,并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进策略。研究表明,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两方面的约束:一是微观主体方面农户属于典型的东亚小农类型;二是资源禀赋方面"人多地少水更少"。不过,中国农业领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性变革发生、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非农产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值明显缩小等重要阶段性变化,这些从积极方面昭示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可能前景。要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应重视统筹安排好国内农业的供给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积极稳妥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体系,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
关键词:
小农户 农业现代化 阶段性变化 推进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化 钱友山 王超铁 袁士畴
本文论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应优先考虑土地产出率,同时具有高产出、高效益,高效率,持续、稳定及协调,资源节约,农村经济结构多元,模式种类丰富等特点。并提出:①产出与投入均具有三维结构和品种的三元结构,及其高产出、高投入的含义。②农业综合发展反馈环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机制,它由六个子环组成,现代化生产要素是其枢纽。③“接口工程”的概念,它既是系统的组成又是系统的调节器。最后,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凌启鸿 张晓铃
1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为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农业必须相应地加快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晓君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在当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很难想象,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能够关起门来独善其身,农业的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晰。在国内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对外开放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可为农业的对外开放注入活力,并在农业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更多更高的比较利益。
关键词:
对外开放,农业现代化,市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