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3)
- 2023(5418)
- 2022(4376)
- 2021(4361)
- 2020(3652)
- 2019(8412)
- 2018(8354)
- 2017(15036)
- 2016(8846)
- 2015(10484)
- 2014(10753)
- 2013(9932)
- 2012(9264)
- 2011(8240)
- 2010(8772)
- 2009(8032)
- 2008(8254)
- 2007(7837)
- 2006(7030)
- 2005(6248)
- 学科
- 济(33862)
- 经济(33832)
- 管理(24328)
- 业(19269)
- 方法(16568)
- 企(16228)
- 企业(16228)
- 数学(14738)
- 数学方法(14247)
- 中国(11450)
- 农(9619)
- 教育(8241)
- 理论(8060)
- 财(7809)
- 地方(7189)
- 业经(7168)
- 学(6838)
- 制(6324)
- 教学(6282)
- 农业(6095)
- 银(5350)
- 银行(5349)
- 和(5180)
- 行(5023)
- 策(4809)
- 环境(4768)
- 融(4668)
- 金融(4667)
- 贸(4648)
- 贸易(4643)
- 机构
- 大学(121861)
- 学院(118591)
- 管理(42601)
- 济(41103)
- 研究(39894)
- 经济(39834)
- 理学(35399)
- 理学院(34941)
- 管理学(33584)
- 管理学院(33370)
- 中国(31029)
- 京(27444)
- 科学(25231)
- 财(21017)
- 所(20277)
- 江(20219)
- 中心(19232)
- 农(18875)
- 范(18805)
- 师范(18658)
- 北京(18255)
- 研究所(17866)
- 业大(17310)
- 州(16689)
- 财经(15472)
- 技术(15073)
- 院(14790)
- 师范大学(14609)
- 教育(14549)
- 农业(14365)
- 基金
- 项目(73419)
- 研究(56710)
- 科学(56565)
- 基金(49153)
- 家(42013)
- 国家(41588)
- 科学基金(35425)
- 社会(32791)
- 省(30900)
- 社会科(30796)
- 社会科学(30788)
- 教育(29314)
- 划(25763)
- 编号(24875)
- 基金项目(24452)
- 成果(22560)
- 自然(22452)
- 自然科(21936)
- 自然科学(21934)
- 资助(21825)
- 自然科学基金(21457)
- 课题(19204)
- 重点(17009)
- 年(16279)
- 大学(16181)
- 部(15536)
- 项目编号(15282)
- 发(15176)
- 创(14912)
- 规划(14295)
共检索到199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天佑
"应用型大学"是类型学范式下的先验性概念,建设应用型大学已成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选择。策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化解特定高校生存发展困境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现实与实践逻辑。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分类参照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知识与理论逻辑。建设应用型大学既要应对理论逻辑上的困惑,又要解决实践逻辑上的困境。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国华 吴兆雪
在新一轮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应用型本科建设是国家对普通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三种类型高等学校发展的共同定位,折射出全球经济危机后经济转型升级重大压力的外在动因,也反映出分类实施双向并立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迫切需求的内在动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产业化后时代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建设应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重点借鉴德国FH模式和日本双元制串行模式等成功经验,彰显出高校的能动作用,在培养体系中自选学科链与产业链、在课程模块中自设校企合作与产业协作、在培养方式上自定学习时限与实践界限,加速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怀凡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专业集群建设蕴含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培育学科专业特色的重要策略,也是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专业集群建设应更加注重学科的支撑引领,更加强调专业的链式集成,更加突出产教的深度融合。在实践思路上,应调研先行,明确"建什么";统筹谋划,清楚"怎么建";制度保障,确保"建得好"。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专业集群建设 价值 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建荣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和生源特点决定了其课程内容设计既要保证本科人才的知识系统性和学科前沿性要求,又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特性。设计思路以学科逻辑为主线,梳理出课程教学的知识群(树);以阶段性教学目标(知识单元)为依据,设计基于项目或问题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科逻辑向问题逻辑的有机转化与融合。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课程设计 学科逻辑 问题逻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鹿林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源于发现人才市场需求、学生成长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实现能力三者的结合。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起点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的承载体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对原有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都会提出不同程度的挑战,有许多方面需要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鹿林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源于发现人才市场需求、学生成长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实现能力三者的结合。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起点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的承载体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对原有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都会提出不同程度的挑战,有许多方面需要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文俊 蒋芳
应用技术型高校是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高等教育系统变革进程中,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已经成为国家教育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转型、新建、升格"的方式,一批应用技术型高校逐步由顶层设计进入实践探索阶段。但是,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在办学定位、建设基础及内涵发展等方面依然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鉴于此,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需要在政策安排、特色化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分类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以便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诉求与教育发展阶段性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中教 张泽云
文章阐述了高质量就业的内涵,进而指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现实基础,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外在规约,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内在诉求,最后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积极打造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两点一面"实践模式: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力点,做好管理育人;以"双创"人才培养转型为助攻点,做好教育育人;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与人才培养联动为辅助面,做好服务育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夏长宝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从多元框架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形式主义:"量化性"的非预期发展、"内卷化"发展、"内生性"发展。提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学生的内生路径、面向教育目标的路径、面向地方发展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桂云 王明明
地方本科高校应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内融外协为导向,革新培养模式;以能力与素养融合发展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以双创能力与专业能力融会贯通为导向,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双聘双岗、交融互动为导向建设师资队伍,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应用型人才 应用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刘博
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历史性跨越具有全局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应用技术大学是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科学技术更迭的重要技术技能支撑。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立足一流学科、创设一流专业群、构筑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进一步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有利于为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形成扎实牢固的"塔基",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关键词:
双一流 应用技术大学 逻辑 特征 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斌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需遵循历史演进的逻辑、高等教育分类的逻辑以及实然与应然的逻辑。转型中面临不少的困境,如地方大学自我认同隐藏危机,行政统一规制与大学多元发展出现矛盾,不同类型院校转型面临分歧,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遭遇瓶颈。此外,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若干关键性问题尚难以突破,如何化解困境是实现转型的关键。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技术大学 逻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海龙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业已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包括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毕业生基数的不断扩大、高校培养方式的欠缺、学生自我定位的偏差等。当前,部分地方高校的应用型大学建设为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应用型大学建设将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有助于拓展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应用型大学建设将着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应用型大学建设将注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有助于实现毕业生的准确自我定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涂宝军 张新科 丁三青
大应用观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囿于狭隘的"应用观"、传统的"职业观"和局限的"文化观"等现状,创新提出的一种基于认识论与价值论相统一的哲学层面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大应用观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系统化知识体系为基础,以优异的专业技能为根本,以强烈的职业操守、科学精神、社会公德为保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从方法论、价值论、认识论三个视角分析厘清大应用观逻辑起点,并以"五个统一"确立其实现路径,达成强化学生基于综合应用的实践创新能力、基于现实工程的职业拓展能力、基于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提升能力、基于专业文化的专业内驱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欣
站在中国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和新的历史起点,从《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研究论纲》的历史站位、战略思维、话语体系等方面,评价该专著的学术研究价值。所提出的观点认为,《论纲》作为应用型大学专业集群建设领域的一部系统性论著,通过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构建了中国应用型大学"专业集群"的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形成了富有开拓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为引领和指导中国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创新性发展,奠定了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石,也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贡献了比较独到、先进、成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必将引领中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走向更加成熟的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专业集群 战略思维 话语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