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6)
2023(6812)
2022(5365)
2021(4831)
2020(3690)
2019(8162)
2018(8219)
2017(15023)
2016(8559)
2015(9430)
2014(9503)
2013(9615)
2012(9106)
2011(8405)
2010(8700)
2009(7706)
2008(7499)
2007(7172)
2006(6727)
2005(6149)
作者
(24301)
(21057)
(20436)
(19591)
(12700)
(10088)
(9083)
(8034)
(7949)
(7513)
(7243)
(7008)
(6526)
(6507)
(6371)
(6265)
(6216)
(6216)
(5799)
(5793)
(5424)
(5315)
(5153)
(5076)
(4967)
(4829)
(4757)
(4550)
(4384)
(4330)
学科
(48180)
(37948)
经济(37909)
农业(32151)
(28781)
管理(19620)
业经(15444)
农业经济(12341)
中国(11739)
地方(11363)
环境(11337)
(10804)
(9457)
农村(9440)
(9267)
发展(8916)
(8904)
(8253)
企业(8253)
(8041)
建设(8037)
土地(7753)
方法(7497)
(6779)
劳动(6778)
(6755)
收入(6729)
及其(6606)
(6563)
数学(6493)
机构
学院(119646)
大学(113083)
(49438)
经济(48276)
(44564)
管理(44253)
研究(42720)
理学(37032)
理学院(36707)
管理学(36135)
管理学院(35944)
中国(35562)
农业(33312)
业大(26202)
科学(25479)
(24134)
中心(22406)
(21996)
(21339)
(20728)
农业大学(20234)
研究所(18909)
(18486)
(16866)
(16821)
师范(16684)
(15976)
经济管理(15922)
(15828)
财经(14954)
基金
项目(77022)
研究(62156)
科学(59906)
基金(53117)
(45749)
国家(45165)
社会(38990)
科学基金(38101)
社会科(36318)
社会科学(36312)
(33479)
基金项目(28371)
编号(28088)
(27031)
教育(26587)
(25868)
成果(22371)
自然(21968)
自然科(21335)
自然科学(21333)
自然科学基金(20919)
资助(19626)
(19411)
课题(19102)
重点(17154)
(16898)
发展(16239)
(16185)
(15964)
(15937)
期刊
(69151)
经济(69151)
(53047)
农业(35927)
研究(34876)
中国(34376)
学报(19901)
业经(19128)
科学(18364)
大学(16410)
教育(16327)
(16062)
金融(16062)
(15645)
学学(15286)
农业经济(14493)
农村(13949)
(13949)
(13903)
管理(11519)
技术(11090)
问题(10318)
(9488)
农村经济(9225)
经济问题(8369)
社会(8208)
世界(8082)
资源(7777)
社会科(7641)
社会科学(7641)
共检索到200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实  
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农村是重要阵地。城市农村的齐头并进,才能让我国低碳经济的潜力得以最大限度挖掘。创新农村低碳发展之路,要认识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组织制度创新,依靠科技支撑农业生产低碳化,用低碳经济化促进经济低碳化;除了财政投资支持以外,更需要金融资本和市场资本的积极介入;地方政府要有战略目标,因地制宜,形成可操作、有重点、体现地方特点的农村低碳发展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握工作重点,稳步推进:(1)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核心,促进生产新发展;(2)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构建发展新机制;(3)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营造农民新生活(4)以培育一代新型农民为重点,孕育农村新风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建分  
土地是农业的命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引发对建设用地尤其是对耕地的大量需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合理的集约和节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用地的研究,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并对农村建设用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运国  陈和平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建立了一批示范样板,探索了一些建设模式,创建了一些工作机制,村庄的变化越来越大,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和谐的氛围越来越浓,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寻求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申端锋  
新农村建设业已成为一种主流话语,有必要对新农村建设的各种主张进行冷静的讨论。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有两种主导性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文化建设,是重建农民生活方式。新农村建设并不单单是要促进村庄成员的福利和权利,更是要增强村落社区的社区权力,增强村庄的自主发展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承宗  
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中低碳型农村是低碳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要求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方式、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模式。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高碳"行为,认为走低碳型新农村建设道路、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模式刻不容缓,指出可以从加大宣传、完善环保法制、充分发挥财政补贴的替代效应等路径去推动低碳型新农村建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柯用米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和繁荣新农村经济,更特别需要强而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活力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作用中如何,笔者就此作一些浅层思考。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活力的农村金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庆东瑞  姚宇  
由于农村经济在碳汇上的独特作用,基于环境保护和碳补偿的低碳经济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有了新的内涵。在对以往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从工农城乡互动角度对低碳经济赋予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低碳经济下新农村建设的实现路径,以及低碳经济下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建立城乡互动的碳交易机制和碳汇补贴机制是实现低碳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契机的根本方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晓芬  
在全球面临气候和能源危机大环境下,我国作为一个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全球低碳环保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以低碳理念视角,从政府引领低碳入手,强化农村居民低碳环保意识、农村低碳能源建设与利用到加快农村产业化步伐等方面,走出一条适合新农村建设的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化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静  
当前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村庄规划。农村"村庄集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它有利于村容的整洁,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等。结合农村自身的特点,合理规划,推进"村庄集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华相  
面对缺损严重的农村金融市场,如何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支持新农村建设?本文从规划、县域经济、融资平台、融资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支持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金融资金支持,更需要把政府、金融、市场和企业等要素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新型融资平台,推动农村信用建设、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在农村建立平等的融资体系,形成融资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首先分析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强调的八个方面内容,包括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虽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但是新的历史时期强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四川是农业大省,四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志伟  
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础,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增加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努力实现农民教育发展的新跨越,深化文明生态村建设,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证,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