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3)
2023(12668)
2022(11127)
2021(10456)
2020(8729)
2019(19732)
2018(19705)
2017(37468)
2016(20018)
2015(22641)
2014(21939)
2013(21509)
2012(19592)
2011(17489)
2010(17340)
2009(15860)
2008(15172)
2007(13238)
2006(11427)
2005(9768)
作者
(56404)
(46792)
(46449)
(44035)
(29833)
(22517)
(20999)
(18340)
(17664)
(16660)
(16148)
(15606)
(14752)
(14656)
(14445)
(14069)
(14008)
(13808)
(13278)
(13247)
(11528)
(11363)
(11175)
(10683)
(10465)
(10453)
(10355)
(10287)
(9286)
(9137)
学科
(75898)
经济(75826)
管理(63736)
(60645)
(52194)
企业(52194)
方法(35035)
数学(29653)
数学方法(29293)
中国(20895)
技术(20254)
(19931)
(18642)
业经(18263)
(16933)
地方(16729)
理论(14318)
农业(13843)
技术管理(13372)
环境(13258)
(13174)
(13169)
(12980)
贸易(12970)
(12557)
(12165)
(12073)
(12043)
财务(12008)
银行(12005)
机构
大学(277060)
学院(275395)
管理(116019)
(105823)
经济(103390)
理学(101033)
理学院(99955)
管理学(98293)
管理学院(97796)
研究(88853)
中国(65709)
(59448)
科学(56436)
(46940)
(43034)
业大(41401)
中心(40537)
(40430)
研究所(39387)
(39284)
财经(37956)
北京(37561)
(36211)
师范(35884)
(34568)
(33062)
(32456)
农业(31448)
经济学(30198)
技术(30033)
基金
项目(195997)
科学(155136)
研究(144628)
基金(141731)
(122979)
国家(121954)
科学基金(106117)
社会(90195)
社会科(85470)
社会科学(85450)
(77889)
基金项目(76196)
自然(69591)
自然科(68011)
自然科学(67995)
自然科学基金(66778)
教育(65632)
(65046)
编号(58753)
资助(56978)
成果(46706)
(45100)
重点(43271)
(42062)
(41751)
创新(41294)
课题(40323)
项目编号(36929)
科研(36883)
大学(36463)
期刊
(113746)
经济(113746)
研究(79144)
中国(54192)
管理(44144)
学报(42015)
科学(39955)
(35835)
(34450)
教育(33260)
大学(32006)
学学(29774)
技术(26095)
农业(25631)
(20815)
金融(20815)
业经(19030)
科技(17815)
经济研究(17503)
财经(17334)
图书(16746)
(14700)
技术经济(14514)
理论(14068)
问题(14050)
(13622)
实践(13141)
(13141)
现代(12677)
情报(12370)
共检索到396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郎思琦  刘海芳  陈洁  李丽红  
基于协同学理论,识别子系统序参量构建建筑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复合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对我国建筑业2010-2019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复合系统协同度呈上升趋势但仍属于轻度失调,主要是建筑业科技创新子系统的协同度不高所致。科技创新子系统中R&D人员、技术装备率投入与节能减排子系统能源效率、能源消费结构序参量有序度变化影响复合系统协同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翟华云  胡娟  张献武  
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协同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对区域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构建了二者之间耦合协同度模型,并利用2013年30个省市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效率数据,对二者之间的耦合协同度进行了测量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耦合协同度较低,而且呈现出科技创新滞后于节能减排发展的状况,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耦合协同度呈现由西到东逐渐递增的趋势,地区差距明显。因此,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效率的提高,各地区指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才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耦合协同度的有效措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国兴  李佳雪  胡毅  高杨  汪凡智  
本文基于政策文献计量分析,从科技政策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节能减排的角度,刻画1998年以来我国节能减排科技政策的颁布情况、政策措施使用情况,揭示我国节能减排科技政策使用的演变过程,并在政策文献内容计量的基础上构建了政策目标与措施协同对节能减排科技进步影响的计量模型,分析政策措施与政策目标的协同有效性。研究表明:自1998年以来,我国节能减排科技政策的颁布数量处于总体上升状态,且政策的内容更加具体;政策的实施以行政措施居多,同一政策措施的具体表述形式和实施方式发生了变化;每一种政策措施都有与之相匹配的政策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卫红  王建英  张爱美  刘安国  李娜娜  
通过构建技术创新与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效率协同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高耗能产业的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系统的协同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节能效率-减排效率系统协同度高于其他系统的协同度;与技术创新子系统相关的系统协同度均较低,这与技术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较低有直接关系,表明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中要克服"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效应,使各子系统协同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季良  周旋  
当前,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是企业尤其是高耗能企业面临的两项重要工作,二者之间的协调度演进可以较好地反映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和水平。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我国钢铁业3家先进企业宝钢、鞍钢、武钢,收集了2009—2014年期间的企业相关资料和数据,从纵横向实证比较分析3家钢企的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系统协调度的演进态势。研究结果表明,第一,3家高耗能企业的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的协调度均不断提高,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二,企业经济效益对科技创新影响较大,对节能减排影响较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庄云根  
人类活动正使全球变暖,在过去的1000年中,地球平均温度变动范围小于0.7℃,然而,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已使全球温度急剧上升。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量日益增长,预计今后100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莉  
能源、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我国的自然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中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都承受不住,只有坚持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进展很快,节能减排的成功推进离不开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培育环境,节能减排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国兴  高秀林  汪应洛  郭菊娥  
在收集我国1997至2011年节能减排政策的基础上,本文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进行了量化,利用量化数据对不同政策措施协同和政策目标协同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中不同政策措施协同和政策目标协同的协同状况及政府对其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中不同政策措施之间和不同政策目标之间均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但不同协同方式的协同状况明显不同,不同政策措施协同和不同政策目标协同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方向性差异,且政府对不同政策协同方式的使用状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从完善相关政策、完善政策措施协同和政策目标协同的使用等方面提出了相...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季良  王希希  
构建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协同效应评价模型、基本指标体系、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及指标体系预测方程。以宝钢公司为例,实证研究企业节能减排协同效应演变进程及趋势。结果表明宝钢"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协同效应持续提高,其中,减排效应比节能效应更为显著;通过预测"十三五"节能减排协同效应演变趋势和模拟仿真,发现薄弱环节,得出优化方案及主要影响因素以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国兴 高秀林 汪应洛 郭菊娥 汪寿阳  
本文收集了我国1978-2013年间的节能减排政策.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开发了节能减排政策量化标准并据此对收集的政策进行了量化.构建了政策效力和政策协同度的度量模型.利用量化数据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颁布的节能减排政策数量越来越多.政策总效力越来越大.政府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在节能减排政策的演变过程中.政策总效力的增加主要是由政策数量的增多引起的.政策的平均力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逐渐降低.并且政策的制定表现出一定的战略和系统缺乏性;随着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部门协同、措施协同和目标协同的协同状况...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国兴  李佳雪  管欣  
政府内部的跨部门协同是协同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否可以通过研究节能减排政策发文领域的部际合作关系演进来探究跨部门间的博弈与协同显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收集1978年以来由国务院各部委颁布的1493条节能减排政策,基于政策文本解释了各部门在政策措施选择方面的差别及联系;以七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为时间节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各阶段政策颁布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探讨了政策发文过程中政策措施选择方面的合作现象及部门博弈与协同的内在成因。研究表明:(1)部门特点、政策目标和各部门在部际合作中所处的地位是影响各部门政策措施选择的核心因素;(2)节能减排政策制定部门的部际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并逐渐形成了以"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为核心的联合发文网络。部际合作关系的演进过程中贯穿着部门之间的博弈与协同,而其背后的原因在于部门追求利益与履行职责之间的冲突和协调;(3)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次数及广度明显上升,其合作逐渐演化成"轴心-辐条"的网络结构特征。文章还从打破部门等级界限、明确责任归属、完善部门绩效评价体制及全面提升部门协同参与积极性的角度提出了促进节能减排政策部门协同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玉辉  
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资金是前提、技术是基础、制度是保障,政策制定者必须选择合适的监督与约束机制来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并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不断探索节能减排的新模式、新方法。黄溶冰教授的《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一书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减排规制工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研究视角聚焦在环境审计信息化工具上,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我国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11BGL062)》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洪军  杨婧婷  武晓雯  
本文认为,企业是否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其是否能从中获利有关,而金融机构是否倾向给企业风险投资则与社会中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比例有关。模型分析得出:环保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时的最优资金投入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以及竞争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还取决于政府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同时受限于消费公众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宁  丛雅静  姚懿珈  
本文构建一种基于生产率的新型节能减排指数,测度2007~2013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节能减排效率,并重点分析企业自主创新、国内创新溢出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效率普遍较高,资源、资本、劳动密集型行业节能减排效率普遍较低;企业自主创新对高效率行业作用更明显,国外技术引进对低效率行业影响更突出,国内创新溢出对各行业效率的影响力度基本一致;环境规制、行业企业规模等也是影响节能减排效率的因素之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季良  王希希  王少芳  
节能减排是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的控制性目标,新时期要靠科技创新来完成。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可以衡量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进程的贡献程度。文章构建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了2006—2015年("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六个主要的耗能行业及所集成的产业群,通过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协同效应变化。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从整个研究期间来看,高耗能产业群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协同效应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但个别年度有一定的波动,即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继而,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了"十三五"期间高耗能产业群协同效应的发展趋势,就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