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9)
- 2023(4851)
- 2022(3931)
- 2021(3854)
- 2020(2996)
- 2019(7180)
- 2018(6811)
- 2017(12678)
- 2016(6623)
- 2015(7755)
- 2014(7554)
- 2013(7701)
- 2012(7294)
- 2011(6836)
- 2010(6713)
- 2009(6227)
- 2008(6033)
- 2007(5094)
- 2006(4625)
- 2005(4174)
- 学科
- 济(35960)
- 经济(35928)
- 中国(15798)
- 管理(14812)
- 方法(14585)
- 数学(13670)
- 数学方法(13639)
- 业(11520)
- 贸(8825)
- 贸易(8820)
- 易(8668)
- 企(7460)
- 企业(7460)
- 农(6862)
- 地方(6380)
- 环境(6104)
- 城市(6079)
- 发(5828)
- 关系(5388)
- 制(5385)
- 学(5149)
- 出(5113)
- 财(5101)
- 银(4976)
- 银行(4976)
- 行(4907)
- 业经(4884)
- 融(4777)
- 金融(4777)
- 城市经济(4410)
- 机构
- 大学(103610)
- 学院(99187)
- 济(53229)
- 经济(52355)
- 研究(42295)
- 管理(35813)
- 中国(32531)
- 理学(30537)
- 理学院(30103)
- 管理学(29855)
- 管理学院(29649)
- 京(23548)
- 科学(22199)
- 财(20998)
- 所(20232)
- 经济学(18904)
- 研究所(18526)
- 财经(17516)
- 中心(17371)
- 经济学院(17046)
- 经(16378)
- 北京(15583)
- 院(15336)
- 范(13938)
- 师范(13888)
- 财经大学(13314)
- 科学院(13096)
- 研究中心(12550)
- 社会(12087)
- 江(12073)
- 基金
- 项目(66619)
- 科学(54415)
- 基金(52688)
- 研究(48840)
- 家(46121)
- 国家(45842)
- 科学基金(39229)
- 社会(35612)
- 社会科(33942)
- 社会科学(33935)
- 基金项目(27343)
- 自然(23244)
- 自然科(22761)
- 自然科学(22756)
- 自然科学基金(22360)
- 资助(21599)
- 教育(21391)
- 省(20478)
- 划(19502)
- 中国(17576)
- 部(16936)
- 国家社会(16729)
- 编号(16430)
- 重点(15131)
- 发(14900)
- 教育部(14899)
- 人文(13580)
- 成果(13555)
- 重大(13079)
- 创(13044)
共检索到151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昊
建筑,人之筑建,与各个时期折射时代伦理精神,其核心是开显人居住的本质。原始社会体现在遮风避雨,中国古代社会的精神呈现则是天人合一。而在当下呢,似乎大规模的雷同化的城市建筑又重回了原始时期生理功能的满足,其间个性化的后现代建筑的泛滥、又在很大程度上会将人引向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中国在经历了百年变革中西文化碰撞之后,传统价值体系遭到质疑,新的伦理精神尚未真正建立。在价值多元的今天,寻求异质同构,普爱也许是实现伦理精神重塑的一个重要方式。建筑,作为多数人终生之处所,人类视觉系统的庞大景观,也许应介入社会引领其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以普爱作为建筑批评的内核之一,亦可充分体现本民族特色且具有当下性和国...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秋光 王猛
中国慈善自古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由传统向近代的第一次转型,并正在进行由近代向当代的第二次转型。在由近代向当代的第二次发展转型中,中国慈善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欲使当代中国慈善发展转型步伐加快、顺利而成功地达到目标,其正确合理的抉择是:传承中国慈善的优良传统;创新当代慈善发展的理念;完善当代慈善组织的运行机制;加强当代慈善文化的建设;理顺政府与慈善事业的关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在年轻一代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中,新宪是非常勤奋的。虽然没有机会目睹他工作时的情况,但只要看看他近几年不断推出的研究成果,如《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教育》、《中外教育史大事对照年表》以及大量散见于各种学报和教育理论刊物上的论文,就知道他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正所谓:只要看看跋涉者脚下的鞋,就知道他走过了多少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当不少人纷纷放弃教育史这个研究领域,投身于充满新鲜名词和开拓光彩的各种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时,新宪仍执着地坚守教育史研究这块阵地,并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着意探索的顽强精神,不断推出新的富于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征平 俞晓玲
城市化动力问题, 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与速度的重大问题。新中国建立之后, 由于其城市化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政治抉择, 因而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内在作用, 也使整个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其工业化发展水平。在今天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 其城市化动力模式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吸纳, 亦成为当前加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模式 产业 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丛兰
居宅伦理不仅仅涉及民生伦理或经济伦理问题,因其研究对象的基础性和本原性意义,它与执政伦理、社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也有着内在的价值关联。如果说,"住有所居"构成执政伦理的价值基座,"居有所安"构成社会伦理的价值关怀,那么"居有所乐"则构成民族复兴伦理的价值指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和居有所乐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居宅伦理的核心价值体系。今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必然内在地包含了居住问题的合理解决。居宅伦理因其与执政伦理、社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的天然联系,而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关键词:
居宅伦理 住有所居 居有所安 居有所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阮航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志丹
该文首先批判了当前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无伦理论"、"悖论论"、"对立论"、"困境论"、"和合论"等无理责难,认为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现实"镜像"的偏向,应当回归到以一元指导与多元整合、普世性与中国特色以及理论与实践等内在紧张的视域来阅读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道路上来,重构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原动力,开拓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理论空间,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才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当代中国 经济伦理 内在紧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宝国
在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环境有哪些新的特点?立足于我国教育现状和普世的教育理念,我国的大学教师又应该承担哪些责任,需要具备哪些素养?文章围绕着中国大学的教育环境、教师责任和教师素质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思考,从"实然"到"应然"的路径出发,探讨大学教师的使命和要求。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教育责任 教师素养 教育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晓飞 张建 李友海 杨超
建筑能耗在全球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我国建筑节能意识相对较弱,为此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文章从行政伦理的角度阐述了政府在建筑节能领域中应有的价值理念和规范。
关键词:
行政伦理 建筑能耗 建筑节能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建华
政治伦理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与伦理的分离或断裂以及应用伦理学的兴起带来了政治伦理学研究的问题转向;中国社会正在由单一经济驱动转型进入全面转型发展阶段,其政治生态的重构迫使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伦理学的研究必须正视中国政治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学首先要确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并以"三清"政治为轴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为基本元素,以西方政治伦理思想为基本参照,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伦理学话语体系。
关键词:
政治伦理 中国问题 中国特色 话语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时殷弘
从简要地辨识实际上源于马基雅维里的"国家理由"观念出发,可以谈论或揭示现实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内涵、精髓和精神风貌,它们从马基雅维里发动往后,尤其经过韦伯、尼布尔和摩根索等人的"现当代化"提炼和阐发,一直贯穿至今。它们可以概括为五条,其中包括在本质上涉及特殊主义的一类重要内涵。与普遍主义相对立,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世界观起自黎塞留,其真谛在于压倒性地注重"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相对情况",强调人类事务以及政治方略的由此决定的复杂不定、情势特征和实践能动性。现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最大创新,可以说是一种出自毛泽东、继而由邓小平创造性地予以继承的特殊主义。它概括了现当代中国的特殊经验,但是可以有普遍含...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中英 魏强
在当代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需要对资本的文化逻辑和文化的资本逻辑进行深度考察。产业化的文化生产以盈利为根本目的,会造成"资本异化"、"文化风险"。从哲学角度讲,"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整体运行系统具有辩证作用。一方面,"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进步与完善又具有深层危害。为使文化生产更好地实现对人"意义世界"的终极关怀,可以通过注入发展伦理精神,对"文化产业化"进行伦理规范、综合制约、实践超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唐钧
文章回顾了近20年来中国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的政策演变,着重探讨中国社会对城市人口的公共管理从“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城市人口和城市社区目前的现状,并就社区的本义,社区服务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社区民主与社区的职业化,讨论当前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社区 社区人 社区建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焕玲 崔子修
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既非纯正的农民又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人,这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尴尬境地。农民工受到的不平待遇主要有三:农民工的薪金不能及时和足额发放;农民工的子女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农民工的人格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农民工及其下一代人所遭遇到的不公平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农民工"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农民工作为当代中国的弱势群体之一,按照社会公正的原则,需要政府及整个社会的关怀和理解,制度公正对于改变农民工地位将是根本性的;农民工契约意识的增强及其所供职单位的职业伦理的完善将是基础性的;全社会尊重他人人格意识的增强将是持久性的。
关键词:
农民工 不公平待遇 社会伦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华平
商业伦理作为上层建筑必须与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方式相适应。在我国当代商业伦理的建构过程中,必须反思农业文明形态下的传统商业伦理对工业化进程中的商业活动的指导价值,审视在西方文化传统和工业化背景下形成的商业伦理对我国商业伦理建构的意义,并且关怀社会发展的战略和需要。因此,我国当代商业伦理的建构,环境伦理是首要伦理诉求,契约伦理是伦理基础,责任伦理是重要内容。
关键词: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商业伦理 环境伦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