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7)
- 2023(8498)
- 2022(7106)
- 2021(6232)
- 2020(4898)
- 2019(11037)
- 2018(10937)
- 2017(20425)
- 2016(10891)
- 2015(12182)
- 2014(12310)
- 2013(12439)
- 2012(12119)
- 2011(11240)
- 2010(11654)
- 2009(10903)
- 2008(10746)
- 2007(10032)
- 2006(9346)
- 2005(8839)
- 学科
- 济(72449)
- 经济(72400)
- 管理(29834)
- 业(27049)
- 地方(23747)
- 中国(20297)
- 企(19989)
- 企业(19989)
- 方法(17565)
- 农(15541)
- 地方经济(15264)
- 数学(15000)
- 数学方法(14925)
- 业经(14924)
- 学(11824)
- 发(11273)
- 农业(11099)
- 财(11048)
- 融(10712)
- 金融(10712)
- 银(10145)
- 银行(10127)
- 制(10124)
- 行(9929)
- 环境(9910)
- 贸(9334)
- 贸易(9324)
- 易(8850)
- 发展(8294)
- 产业(8265)
- 机构
- 学院(166093)
- 大学(163229)
- 济(81207)
- 经济(79543)
- 研究(66802)
- 管理(57879)
- 中国(51000)
- 理学(47196)
- 理学院(46603)
- 管理学(46007)
- 管理学院(45701)
- 科学(37475)
- 京(35997)
- 财(35350)
- 所(34704)
- 研究所(30828)
- 中心(28948)
- 江(27407)
- 农(26822)
- 财经(26683)
- 经济学(25890)
- 北京(24010)
- 经(23958)
- 院(23621)
- 范(22866)
- 经济学院(22776)
- 师范(22673)
- 州(21969)
- 省(21323)
- 业大(21029)
- 基金
- 项目(97632)
- 科学(76142)
- 研究(74239)
- 基金(68245)
- 家(58956)
- 国家(58428)
- 科学基金(48962)
- 社会(48518)
- 社会科(46095)
- 社会科学(46086)
- 省(39173)
- 基金项目(34932)
- 教育(32490)
- 划(32307)
- 编号(29406)
- 发(28801)
- 自然(28178)
- 资助(28176)
- 自然科(27437)
- 自然科学(27426)
- 自然科学基金(26906)
- 成果(24580)
- 发展(23794)
- 展(23380)
- 重点(22618)
- 课题(22187)
- 部(21133)
- 国家社会(20262)
- 创(19772)
- 性(18642)
共检索到285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群 石学军
为探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东中西部地区建筑业产值差异背后隐含的安全生命成本差异,基于安全管理和生命价值理论,根据2010~2015年东中西部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建筑业总产值绘制洛伦兹曲线,并计算建筑业总产值每千亿元生命成本。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生命成本的非均衡性宏观上表现为东部高于中部且均高于西部;微观指标上西部每千亿元生命成本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的2.25倍。最后提出生命成本非均衡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雄浪 靳中辉
文章使用四个不平等衡量指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不平等程度进行了测量,发现各个指标都显示我国地区不平等程度整体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基于1978-2015年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半参数回归方法经过检验发现:我国地区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变动轨迹在改革开放之初呈现短暂的向下滑动之后,便呈现出明显的倒U形关系,这与库兹涅茨曲线相吻合。同时,检验结果也表明,近年来,我国地区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变动轨迹有着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既验证了已有政策的效果,也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格斯·迪顿 王少国 潘恩阳
关于健康、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学者们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研究结论并未达成一致,有的观点认为健康与不平等是不相关的,有的则认为健康与不平等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文章研究表明,健康与收入差距没有直接联系,而与收入联系密切,这一点在贫穷国家尤其显著,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程度有所提高。因此,促进人口健康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提高收入及与收入相关的因素如教育、财富差距方面。
关键词:
健康 不平等 收入分配 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雄浪 靳中辉
文章使用四个不平等衡量指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不平等程度进行了测量,发现各个指标都显示我国地区不平等程度整体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基于1978-2015年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半参数回归方法经过检验发现:我国地区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变动轨迹在改革开放之初呈现短暂的向下滑动之后,便呈现出明显的倒U形关系,这与库兹涅茨曲线相吻合。同时,检验结果也表明,近年来,我国地区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变动轨迹有着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既验证了已有政策的效果,也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格斯·迪顿 王少国 潘恩阳
(续2015年第6期)三、健康和不平等的实验性证据(一)收入不平等的测量关于不平等测量的理论上的综合性处理在20世纪70年代由Atkinson(1970)和sen(1973)提出,之后由Foster和sen(1999)进行了完善。尽管许多关于不平等性质的原理都广泛的被接受,但是这些都不足以使我们明确作出任意两个收入分配数据之间关于不平等性的排序。相反,这些原理引起了一种偏序,通过这个偏序我们有时候估计某种收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申鹏鹏 周年兴 张允翔 王坤
文章以人均GDP表征经济增长,采用时空自相关方法探讨1985-2016年间中国大陆330个地级市经济不平等的时空关联格局及演变。结果表明:中国地市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正向时空关联性,且关联性逐年增强,关联特征上则保持着与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一致性。中国地市经济增长局部时空关联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HH(高高)型地市与主要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大致重合,从时间演变来看,HH型时空关联地区的辐射范围有不断扩大态势,其他类型变化相对稳定。中国地市经济增长的时空关联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或空间锁定特征,局部时空关联类型保持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蕾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亦有效驱动信息化时代的居民消费变革,为破解消费不平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我国消费不平等问题的现实特征,本文从收入水平、消费模式和消费环境维度,阐释消费不平等的发生机制,并采用泰尔指数对我国2005-2018年的消费不平等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地,理论剖析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不平等的作用路径,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于消费不平等的破解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和省际居民消费不平等在时间维度上具有收敛态势,而群体消费不平等则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不断提升,对于居民消费不平等整体上存在破解效应。同时,数字经济发展对于不同维度的消费不平等的破解效应有所差异。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经济驱动消费资源优化调配和消费质量改善,从而破解消费不平等问题突出的困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强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不平等问题。运用50个国家2004—2015年的数据,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制度以及收入不平等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SEM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有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这种机制的影响路径是通过完善市场化制度来实现的;通过使用清廉指数做替代变量提升了结论的稳健性。分样本回归的扩展分析表明:对于原生型资本主义的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对完善市场化制度的作用更显著;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非OECD国家,市场化制度建设对减少收入不平等的效应更显著。因此,以实现减少不平等为发展目标,需要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下,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德伟
基于1987—2005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有证据表明中国确实存在着不平等程度随经济发展先提高后降低的现象(也即不平等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Kuznets倒U型关系),转折点大约在人均GDP达到15 870元(1987年价格水平)时出现。文章随后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本期的经济增长速度随着上期收入不平等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收入不平等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没有发现一致的结论。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经济发展 倒U型曲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照侠 龚敏
本文建立了空间不平等的动态演进模型(DEMSI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数值模拟,从理论上论证了空间不平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倒"U"型关系的存在。同时,本文基于1978-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半参数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参数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间不平等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它解释变量后,1978年以来,空间不平等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W"型关系,而非简单的倒"U"型关系。最后,本文就研究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鲁万波 贾婧
文章以1998-2014年中国137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从经济发展和发展不平衡两个角度探讨了高铁开通对地方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城镇化及城乡收入差距等四方面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在平均意义下,高铁对地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高铁对不同分位点下的地方经济发展存在不同影响。同时,高铁的通行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差异化的发展,从而显著地加剧了样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此外,高铁虽可以显著推动城镇化进程,但其对不同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万广华
本文旨在研究转型经济体中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鉴于这些经济体具有的独特而复杂的经济动态 ,我们在文中建议采用新的计量模型。但是 ,实证结果并不支持那些更具灵活性的非线性模型。此外 ,我们的数据明确地拒绝了库茨涅茨假说。相反 ,我们发现U型曲线的前一半部分足以描述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所以 ,在转型经济体中被普遍观察到的不平等的不断上升 ,并没有构成罗伯特·巴罗和其他人发现的经验主义规则的一部分。
关键词:
不平等 库茨涅茨假说 转型经济 函数形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黎晓寅
随着中国的产业结构进入深化调整阶段,我国的服务经济比重正在不断提高。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服务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先行意义。文章以OECD国家服务业占比与收入基尼系数的截面数据、亚洲四小龙近年来服务业占比与收入基尼系数的数据为例,对服务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国际经验研究。研究得出,从国际经验来看,服务经济的发展很可能会引起初次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加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弟海 龚六堂
本文在一个具有教育投资的有限生命周期模型中,研究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教育投资、人力资本分布和工资收入分布以及不平等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当经济处于不发展时期,由于利率水平(资本投资收益率)很高,个人进行教育投资的成本也就相对较高,高教育职业的工资和低教育职业的工资收入会相差很大。同时,经济中高教育职业的人数也相对较少。因此,工资和收入不平等分布会出现金字塔形。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率不断降低,教育的成本相对下降,高教育职业的工资会相对下降,高教育成本的降低也使得高教育的人数会增加。在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收入和工资不平等逐渐由"金字塔形"向"橄榄球形"过渡,工资收入不平等状况也会不断得到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