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1)
- 2023(12914)
- 2022(11308)
- 2021(10604)
- 2020(8837)
- 2019(20181)
- 2018(20285)
- 2017(39013)
- 2016(21293)
- 2015(24072)
- 2014(24159)
- 2013(23809)
- 2012(21758)
- 2011(19526)
- 2010(19475)
- 2009(17739)
- 2008(17089)
- 2007(15153)
- 2006(13277)
- 2005(11188)
- 学科
- 济(84334)
- 经济(84159)
- 管理(61407)
- 业(57643)
- 企(49111)
- 企业(49111)
- 方法(37604)
- 数学(30811)
- 数学方法(30472)
- 农(23380)
- 中国(21770)
- 业经(21067)
- 学(20951)
- 财(19185)
- 地方(18103)
- 理论(16395)
- 制(15750)
- 和(15690)
- 农业(14879)
- 技术(13796)
- 贸(13385)
- 贸易(13379)
- 环境(13134)
- 易(12935)
- 产业(12783)
- 体(12138)
- 教育(12054)
- 务(11846)
- 财务(11768)
- 财务管理(11746)
- 机构
- 大学(300513)
- 学院(300212)
- 管理(120110)
- 济(113715)
- 经济(111046)
- 理学(104114)
- 理学院(102943)
- 管理学(101129)
- 研究(100778)
- 管理学院(100595)
- 中国(72292)
- 科学(65502)
- 京(65102)
- 农(51564)
- 所(51057)
- 财(50647)
- 业大(47939)
- 研究所(46820)
- 中心(44858)
- 江(44136)
- 北京(40999)
- 财经(40913)
- 农业(40507)
- 范(40188)
- 师范(39759)
- 经(37064)
- 院(36965)
- 州(35598)
- 技术(33421)
- 经济学(32669)
- 基金
- 项目(211394)
- 科学(165159)
- 研究(153753)
- 基金(151397)
- 家(132441)
- 国家(131330)
- 科学基金(112314)
- 社会(95675)
- 社会科(89835)
- 社会科学(89807)
- 省(84052)
- 基金项目(80818)
- 自然(73902)
- 自然科(72131)
- 自然科学(72111)
- 自然科学基金(70780)
- 划(70489)
- 教育(69767)
- 编号(63321)
- 资助(61950)
- 成果(50922)
- 重点(47067)
- 部(45467)
- 发(45314)
- 创(43871)
- 课题(43774)
- 创新(40823)
- 科研(40324)
- 项目编号(39104)
- 计划(38582)
- 期刊
- 济(127148)
- 经济(127148)
- 研究(85496)
- 中国(57736)
- 学报(51546)
- 农(46917)
- 科学(46404)
- 管理(43515)
- 大学(38357)
- 财(37424)
- 学学(36069)
- 教育(35295)
- 农业(32691)
- 技术(26331)
- 业经(22247)
- 融(20701)
- 金融(20701)
- 经济研究(19580)
- 财经(19174)
- 图书(17308)
- 业(16449)
- 经(16412)
- 问题(16377)
- 科技(15885)
- 版(14653)
- 理论(14251)
- 技术经济(13920)
- 业大(13596)
- 现代(13420)
- 商业(13392)
共检索到433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毅林 郭汉丁 王星 陶凯
基于国内外一般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理论研究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视角梳理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概括国内外建筑废弃物产业链管理实践经验,探析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各行为主体社会责任履行的内在规律和机理,以推动我国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的顺畅运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汉丁 张印贤 王毅林
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各方主体共担履行社会责任。构建政府参与、责任明确、成本共担、收益共享和标准科学的产业链运行主体社会责任共担准则,推进"政府主导,多主体协同"的产业链主体社会责任共担模式,以界定主体职责来规范社会责任履行行为,以互利共赢理念来促进主体社会责任共担;以科学评价标准和完善法规体系来约束主体社会责任履行过程,完善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主体社会责任共担履行的设计架构,提高主体协同共担社会责任的有效性,推动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印贤 郭汉丁 王磊 踪程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静脉产业发展是可持续战略的内在要求,探究其产业链主体社会责任集成机理是促进发展的运行条件。分析欧盟环保指令和主体责任,探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规定的产业链主体各方相应责任;从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循环机理和促进物质循环视角,提出产业链物质循环的优先原则;剖析产业链运行过程中的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回收企业、处理企业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物质循环责任。以期促进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高效健康有序运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为忠 陈佳佳
以回收企业和混凝土企业为研究主体,分析两者在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调节机制下协同创新的策略选择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1)混凝土企业的参与意愿是双方达成协同创新合作的关键,回收企业的参与意愿高于混凝土企业;(2)在两种机制下,双方选择积极参与策略的可能性与收益增长率和声誉收益呈正相关,与成本增长率和搭便车收益呈负相关;(3)在政府调节机制下,双方选择积极参与策略的可能性与成本补贴系数呈正相关,政府参与后会提高“搭便车”收益对系统演化影响的临界值,增加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关键词:
建筑废弃物 协同创新 循环经济 演化博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饶才金 杨俊 肖毅 陈果
建筑废弃物是可以合理循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再利用不但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建设成本。介绍在深圳国际低碳城施工建设中以减排、低碳为原则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策略与技术,并着重介绍建筑废弃物原地回用的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
建筑废弃物 循环再利用 技术方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乔梁 张峰 樊瑞雪
综合利用是解决当前建筑废弃物简单堆放、填埋等粗放处置的有效途径。结合实际调研,在系统梳理山东省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废弃物 资源化 综合利用 问题 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乔梁 张峰 樊瑞雪
综合利用是解决当前建筑废弃物简单堆放、填埋等粗放处置的有效途径。结合实际调研,在系统梳理山东省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废弃物 资源化 综合利用 问题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平 柏益尧 左玉辉
本文以南京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规划为例,把建设循环型社会系统作为目标,从现状分析入手,确立了南京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规划的阶段目标,提出了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点任务和对策,并给出了规划实施的重点工程。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资源 循环利用 规划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万钧 郭育文 王斗天 黄明勇 张民胜 马家勇
从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出发 ,结合天津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及园林绿化建设中面临土源紧缺以及周边地区存在大量的海湾泥、粉煤灰、碱渣土等固体废弃物的现实 ,在详细研究了3种废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探讨了用这些废物代替农田客土的可行性。实验及推广应用结果表明 ,这些废物按适当比例混合后能够形成一种可替代种植客土的新型土壤 ,这种新型土壤的最佳配比(即海湾泥与粉煤灰或碱渣土 )比例为3:1 ,同时该配比基质对植物生长的适宜性优于滨海盐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鹏 张俊飚 丁玉梅 李树明
基质化是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联动的重要路径。本文针对农户农业生产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行为进行实地调研,采用DEA-Tobit两步法,测度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联动绩效,并分析内外部环境因素对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联动绩效的作用方向及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化发展的综合效率均值为0.45,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65,规模效率均值为0.70;产业决策主体提高专业化程度和参与相关专业技术经济组织的积极性、以及改善周边交通状况均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联动综合绩效。纯技术效率受是否参与相关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这一变量的显著影响。此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利伟 刘宝学
现代生产、生活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废弃物,并呈急剧上升趋势,合理地回收与利用电子废弃物已经成为关乎人类环境优化发展的重要课题。由于我国对电子废弃物缺乏健全的回收体系和有效的监管,导致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为此,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管理机制,科学化处理电子废弃物使之能够变废为宝。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回收与利用 环境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丰军辉 张俊飚 何可
利用第一手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Binary Logistic模型,从信息成本、学习成本、生产成本、风险成本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肥料化(23.17%)仍是目前农村主要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同时能源化(20.10%)、基质化(15.50%)等新型循环利用方式也日渐得到重视;而另一方面,农业废弃物遗弃比例也较高(26.75%)。2)信息成本、学习成本、生产成本是影响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以信息资源可得性表征的信息成本、以农技指导员的帮助和技术培训的作用表征的学习成本、及以劳动力资源和经济条件表征的生产成本均对农户是否进...
关键词:
农户 农业废弃物 循环利用 成本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起俊 张瑞瑞
从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现状着手,围绕产业成长轨迹分析资源化产业各阶段特征,应用龚柏兹曲线初步识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成长阶段,利用计算判断法验证发现部分年份数据与结论相悖,通过PEST模型进一步揭示外部宏观环境对产业发展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正处于加速成长阶段,应尽快制定专项法律法规,使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政府监督与社会资本共同发力,树立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加强源头管理和健全资源化全产业链标准规范,确保源头分类的同时保证末端治理的标准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艳清
本文在产业生态化的视角下,研究了我国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管理体系。通过回顾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发展趋势、垃圾管理的政策演变和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历程,提出我国城市生活废弃物管理的产业生态化路径是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案。政府是实现生态化路径的主导者,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指导原则,垃圾产生过程的源头分类政策,垃圾循环过程的产业发展政策,垃圾处理过程的终端政策,共同构成了城市生活废弃物管理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生活废弃物 生态化 垃圾处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和平 胡诗诺
包装废弃物问题的治理,根本在于明晰包装产业链及生命周期与包装废弃物产生的关系,构建闭环的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与回收模式。为此,在揭示包装废弃物形成和产生的要素与环节的基础上,试图阐明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与便利回收处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包装废弃物治理必须秉承材料撷取是基础,包装设计是关键,制品生产工艺优化是重点,回收体系与模式是保障的思路和原则,绿色低碳是目标。在大力研发和推广应用新型绿色包装材料的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包装制品设计规范和审批制度,淘汰工艺技术落后产能,着力打造由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区域协同、效益驱动、自主与约束相结合的回收体系与模式,建立从回收到分类再到加工处理的完整产业链,从而对包装废弃物实现标本兼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