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4)
- 2023(12507)
- 2022(11022)
- 2021(10320)
- 2020(8591)
- 2019(20017)
- 2018(19927)
- 2017(39002)
- 2016(21222)
- 2015(23928)
- 2014(24194)
- 2013(23935)
- 2012(21783)
- 2011(19555)
- 2010(19531)
- 2009(18123)
- 2008(17824)
- 2007(15982)
- 2006(14048)
- 2005(12592)
- 学科
- 济(83468)
- 经济(83340)
- 管理(67723)
- 业(62082)
- 企(53628)
- 企业(53628)
- 方法(38757)
- 数学(33317)
- 数学方法(32961)
- 财(24700)
- 农(21513)
- 中国(21123)
- 制(20628)
- 业经(19166)
- 学(17435)
- 务(15851)
- 财务(15781)
- 财务管理(15749)
- 地方(15155)
- 企业财务(14988)
- 贸(14780)
- 贸易(14770)
- 银(14451)
- 银行(14413)
- 易(14332)
- 理论(14329)
- 融(14078)
- 金融(14075)
- 体(13971)
- 行(13710)
- 机构
- 大学(306982)
- 学院(303460)
- 管理(123872)
- 济(121913)
- 经济(119118)
- 理学(106735)
- 理学院(105608)
- 管理学(103982)
- 管理学院(103422)
- 研究(99121)
- 中国(75520)
- 京(65417)
- 财(59836)
- 科学(59021)
- 所(48963)
- 财经(47348)
- 农(44872)
- 中心(44781)
- 江(44388)
- 研究所(44019)
- 业大(43517)
- 经(42938)
- 北京(41530)
- 范(38525)
- 师范(38210)
- 经济学(36438)
- 院(35907)
- 州(35710)
- 财经大学(35351)
- 农业(34855)
- 基金
- 项目(204848)
- 科学(161514)
- 研究(151933)
- 基金(149682)
- 家(128955)
- 国家(127915)
- 科学基金(110769)
- 社会(95671)
- 社会科(90655)
- 社会科学(90629)
- 基金项目(79697)
- 省(78721)
- 自然(71901)
- 自然科(70191)
- 自然科学(70176)
- 教育(69489)
- 自然科学基金(68912)
- 划(66223)
- 编号(62067)
- 资助(61829)
- 成果(50982)
- 部(45930)
- 重点(45052)
- 创(42487)
- 发(42368)
- 课题(42343)
- 制(41066)
- 教育部(39886)
- 创新(39638)
- 人文(39014)
- 期刊
- 济(137571)
- 经济(137571)
- 研究(93461)
- 中国(57920)
- 财(47019)
- 管理(46634)
- 学报(45433)
- 科学(42496)
- 农(40881)
- 大学(35073)
- 学学(32891)
- 教育(32791)
- 融(29394)
- 金融(29394)
- 农业(27940)
- 技术(26001)
- 财经(24020)
- 业经(21527)
- 经济研究(20717)
- 经(20330)
- 问题(17600)
- 理论(16605)
- 图书(15299)
- 实践(15160)
- 践(15160)
- 技术经济(14950)
- 科技(14304)
- 现代(14082)
- 业(13872)
- 版(13337)
共检索到449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方鸿强 李政
利益制衡机制,是建筑市场有效竞争的基础。脱离了项目实施阶段的有效约束,竞争机制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成效,招投标活动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建立工程建设的利益制衡机制,对促进承包商自律、维护业主的项目利益、规范建筑市场竞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维 常海遥
在公司内投入专用性资产的利益相关者,即股东、债权人、员工和经理层,由于其切身利益与公司未来的兴衰成败较其它利益相关者联系更加紧密,所以本文研究重点着眼于此,借助数学中的模糊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相关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建议了相关专用性资产投入者监督制衡机制设计。
关键词:
专用性资产 模糊评价 利益制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谈李荣
投资基金以信托关系安排投资基金的法律结构 ,与信托在价值取向和法律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信托投资基金的利益格局凸现出多重的二元属性 :信托财产权利的二元性、受托人义务的二元性以及受托人的二元模式等 ,并形成基金受托人与基金受益人间的张力关系。这亦决定了投资基金法关注的焦点为平衡基金受托人与基金受益人间的权益关系 ,协调其相互冲突的价值 ,保护基金持有人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一权益平衡格局的设计思路是限制受托人权利、赋予受益人权利 ,形成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制衡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楼百均
文章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实际出发,依据公司多边治理理论,认为独立董事应当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而不应该只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代言人。在董事会决策中站在公司的角度,保护公司的利益免受侵犯。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利益制衡 公司治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天 郑国栋
新的社会环境下,适应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格局是城市设计导则实施其控制引导城市规划、建设活动的理念、方法和效果的核心。论文通过对我国城市设计开发中各个“参与方”的动机分析,就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到实施的各个阶段作了系统的归纳,提出导则编制应以市民利益平衡为出发点,注重公众参与,明确政府部门的权责关系;结合我国规划编制体系现状,强调了以利益平衡为宗旨下的设计导则实施机制的可操作性思路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鹏
当前,我国社会步入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同时,改革也进入到了纵深、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阶段,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公平分配社会利益,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表明,严重的社会不公和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导致社会阶层之间剧烈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进而产生社会动荡,危及政权稳定。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维护社会利益分配的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根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洁
在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的扩张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文章将城市规划科学与法学的研究方法论相结合,分析了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根源,提出了实践中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共利益 个体利益 冲突 制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力 刘静静 席酉民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的研究强调了企业对利益要求满足的责任,而忽略了企业对利益要求满足的实力,限制了研究结论的实用性。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企业需求、实力和利益相关者三方面因素,设计了一套包括整体平衡、各类间平衡和动态平衡的利益要求平衡机制,以二滩公司为例,说明平衡机制的实用性,并给出了利益满足平衡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
利益要求 平衡原理 企业实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晓民 何存花
公司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公司治理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公司财务治理完成的。可以认为 ,公司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实现公司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而外部相关者 (尤其是债权人 )利益的保护 ,成为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关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上,公司经历了一个由物质资本独享企业所有权,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再到利益相关者共享企业所有权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在公司治理方面,与其说是从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逻辑下的单边治理模式,发展为现代的利益相关者理论逻辑下的共同治理模式,倒不如说是,从单一的物质资本主导下的物质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制约,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主导下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相互制衡,再到利益相关者共同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平衡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淑琴
谈国有经济改革中的责权统一与利益制衡于淑琴党的十五大提出,为搞活整个国有经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调整,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改组。目前的问题是在现在的管理体制和国有资产运营体系下,如何使中央决策顺利实施并收到预期实效,还是一个需要我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至美 李妍彬
可持续旅游的核心包含了努力将经济、社会、文化目标相融合的观念。生态旅游由于在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双重意义,近10年来在全球许多地方蓬勃发展。但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随着旅游者人数的不断增加,对新的场所和经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一些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开始对当地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对野生生物、自然和人文资源造成危害。生态旅游的负面影响和成本因子不断显现,环境退化、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公平性、社会文化的改变等因素使生态旅游发展陷入困境。为使生态旅游在持续性和利益化之间协调发展,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态旅游赖以发展的自然环境,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持续性 利益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阳
在当前教育政策贯彻执行的实践中存在着多元利益主体利益争锋的现象,其产生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本文从利益契合点的寻求、执行过程监督机制的完善和以实质正义的再审视三个方面分析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准确、全面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促进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 多元利益相关主体 制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唐跃军 李维安 谢仍明
在内部治理机制亟待完善、外部审计约束乏力的情况下,集中持股、具有绝对信息优势的第一大股东(基本为非流通股)不仅有动机也有能力粉饰甚至虚构财务报表,掩盖实际存在的问题,避开外部审计约束;而此时,其他大股东很有可能不选择通过内部治理机制实施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而是更多地求助于外部治理机制,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与外部审计者合作,降低信息不对称性,配合注册会计师审计、发现控股股东的财务粉饰和造假行为,提高外部审计约束的有效性。此外,持股比例和制衡能力的消长以及对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使得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制衡度和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之间表现为正“U”形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清辉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其特殊性,其内部制衡机制是保证商业银行运行良好的保证,也是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司治理是出于解决腐败和管理不善的目的而对企业进行指导和控制的机制,源于现代公司制度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所谓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是指能够实现公司治理内部治理要素和外部治理要素等各个要素关键功能有效、综合发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从而保证公司绩效持续地不断提高,公司价值不断增长,强化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和管理效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