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6)
2023(6759)
2022(5816)
2021(5158)
2020(4245)
2019(9633)
2018(9200)
2017(17254)
2016(9513)
2015(10121)
2014(9788)
2013(9460)
2012(8463)
2011(7434)
2010(7143)
2009(6714)
2008(6427)
2007(5649)
2006(4789)
2005(3973)
作者
(29496)
(24637)
(24516)
(22910)
(15243)
(12115)
(10908)
(9869)
(9323)
(8443)
(8347)
(8155)
(7897)
(7669)
(7436)
(7417)
(7379)
(7358)
(7028)
(6920)
(6406)
(5885)
(5798)
(5610)
(5479)
(5456)
(5322)
(5307)
(5067)
(4903)
学科
(36296)
经济(36263)
管理(31370)
(27765)
(23107)
企业(23107)
方法(18490)
数学(16563)
数学方法(16395)
环境(11760)
(11148)
(9579)
(8560)
中国(8279)
(8000)
(7845)
财务(7835)
财务管理(7824)
业经(7802)
(7710)
贸易(7710)
(7517)
企业财务(7461)
农业(6592)
技术(6511)
地方(6505)
(5595)
(5364)
规划(5293)
环境规划(5111)
机构
大学(133071)
学院(132992)
管理(53625)
(53232)
经济(52274)
理学(47543)
理学院(47039)
管理学(46221)
管理学院(46029)
研究(44035)
中国(32004)
科学(30784)
(29858)
(27345)
业大(26191)
农业(23970)
(23057)
(21851)
研究所(21516)
中心(20187)
(18541)
财经(18286)
(16698)
北京(16493)
农业大学(16448)
(16170)
经济学(15754)
经济管理(15488)
(15365)
师范(15064)
基金
项目(100190)
科学(78103)
基金(73599)
(67379)
国家(66845)
研究(64871)
科学基金(56672)
社会(43076)
社会科(40994)
社会科学(40977)
(40131)
基金项目(40004)
自然(39175)
自然科(38248)
自然科学(38232)
自然科学基金(37538)
(34045)
资助(29085)
教育(28597)
编号(23341)
重点(22712)
计划(21368)
(21247)
(21045)
(21019)
科研(20248)
创新(19801)
科技(19152)
(18601)
国家社会(18398)
期刊
(51565)
经济(51565)
研究(30632)
学报(28137)
(24691)
科学(23722)
中国(22175)
大学(20129)
学学(19508)
(17965)
农业(16869)
管理(16105)
(9585)
技术(9544)
经济研究(8652)
业经(8638)
财经(8285)
资源(8083)
业大(8018)
科技(7897)
(7875)
金融(7875)
(7858)
教育(7328)
(7067)
(7007)
统计(6942)
技术经济(6855)
农业大学(6810)
问题(6778)
共检索到178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晖  
为了量化评价建筑垃圾处理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建筑垃圾处理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建筑垃圾的拆除、运输、处理三个阶段的资源消耗,并比较了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资源化和填埋处理等三种不同处理方式的资源消耗情况。应用该方法对广州某建筑物拆除的建筑垃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资源化和填埋处理的资源消耗指数分别为:2.91E-02、3.82E-02和4.98E-02。其中,填埋处理中土地资源的归一化值为1.95E-01,远大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说明填埋处理对土地的占用量很大,今后应尽量避免采用填埋处理的方式,积极采用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处理的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韦保仁  王俊  田原聖隆  小林谦介  匂坂正幸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比较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两种处置方法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系统的范围包括垃圾收集、垃圾运输、垃圾填埋或焚烧以及发电等几个部分。采用收集的垃圾组分数据,利用IPCC推荐的模型,计算了垃圾填埋时CO2和甲烷等气体污染物的排放量;并计算了垃圾焚烧产生的CO2排放量。根据对垃圾渗滤液的实测数据,计算了水污染物的排放量。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日本开发的AIST-LCA Ver4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了对城市空气污染、全球变暖等11种类型的影响,由此评价对人类健康、社会财富、物种多样化和初级生产力等4个保护目标的危害,最终求得生态化的币值Yen。计算结果表明:垃圾填埋的生态币值要大得多,可见垃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曾晖  
为了评估建筑垃圾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生态的综合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数学构建建筑垃圾处理的生态影响评价综合模型,包括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运用综合模型对三种典型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填埋、回收利用、资源化)进行生态影响的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垃圾填埋方式的生态影响处于"严重"的水平,回收利用和资源化方式的生态影响程度"较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柳  甘佺鑫  理诗  
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亟需合适的环境审计方法,本文将生命周期评价法引入环境审计中来,作为环境审计专属方法之一。生命周期评价法可以避免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货币化难的问题,可以避免环境费用效果分析法衡量指标单一的问题,有利于环境审计人员收集环境审计证据,更有利于环境审计人员针对不同的环境审计项目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真正起到环境监督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智慧  王媛  柴立和  李丽萍  李姣  朱荣杰  
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泥是重要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对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均造成重要影响。由于组成中可燃物比例高,对它们的能源化处置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系统应用了一种可持续的环境管理工具——生命周期评价软件Simapro,采用Impact 2002+和ReCiPe Endpoint 2016两种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测算了垃圾和污水污泥单独焚烧的线性加和与垃圾、污水污泥混合焚烧两种处置方案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揭示不同处置方案下的环境负荷,探究两种处置方案的优劣;同时,分析这两种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泥的混合燃烧方案在化石能源消耗、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方面的有益影响均明显高于单独燃烧方案,混合燃烧方案不仅缓解能源压力,同时降低气候和健康压力;(2)对于本文方案,Impact 2002+方法的中间点影响类别和终点损害类别评价结果都比ReCiPe Endpoint 2016方法更能突出混合燃烧方案的环境影响优势,但ReCiPe Endpoint 2016方法的不确定性更小。上述结论可为垃圾和污水污泥能源化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方文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增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有关“绿色制造体系”、“促进绿色消费”的顶层环保设计政策也随之迅速出台。人造板工业作为资源节约型产业,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对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巨大。如何用科学的理论和详实的数据论证人造板工业对于环境的实际影响,对促进人造板工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特别适合对工业化产品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本研究基于通用的ISO14040-14043国际环境评价标准和GB/T2404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成  胡聃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997 年颁布的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本文对可持续城市生活垃圾生命周期管理进行研究,指出城市生活垃圾应在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负担性及社会可接受性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社会化管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腊芳  张莉沙  
钢铁制品的生产和使用等整个流程都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如何从源头和生产的全过程分析并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分析钢铁各环节节能减排潜力以及钢铁节能减排工作对钢铁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是中国钢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构建了中国钢材生产的生命周期清单,并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中国吨钢生产的8类环境影响贡献及总的环境影响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温室效应、能源消耗、资源消耗是中国钢材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影响,炼铁、焦化和烧结工序是钢铁生产环境影响最为重要的几大工序。2000-2009年中国吨钢生产总的环境影响潜力减小了37.37%,中国钢铁产业的环境影响潜力却增强了2.31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樾  熊宇  邓瑞妍  康晓琪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日本CASBEE在建筑信息数据库和定量评价方法方面可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解析日本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精细化评价流程,并以日本某集合住宅为例,采用AIJ-LCA&LCW软件定量评价其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投入、能源消耗、循环利用以及环境负荷,以期为我国的绿色建筑定量评价提供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诗桐  董会娟  
随着生活垃圾产量的不断增加,垃圾焚烧法因其独特优势及能使垃圾有效减容成了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重要方式之一。相关专家学者对垃圾焚烧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对现有垃圾焚烧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研究的重点缺乏系统梳理和总结。基于此,文章首先提出了生活垃圾焚烧的生命周期视角研究分析框架,然后对垃圾焚烧生命周期范围内涉及的关键过程包括垃圾储存渗滤液、焚烧炉焚烧技术、烟气净化、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及余热的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综述。结果显示:现有的单一环节污染物处理技术相关研究已较成熟,但垃圾焚烧综合环境绩效、健康评价及余热资源化利用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科家  孙慧  
建筑垃圾的大量存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还是制约城市环境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际上一些国家对建筑垃圾已有较为成熟的处理策略,形成了有效的资源循环系统。本文对国际上几个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处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中国建筑垃圾产生方式及特点,建立了基于合作关系的建设垃圾逆向物流模型,对建筑垃圾进行管理和循环,以期促进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增加社会收益。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邓珊  刘立国  
在分析我国建筑垃圾排放及处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绿色经济理念下提高建筑垃圾处理效益的可能性和实施策略,即在满足"绿色"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建筑垃圾处理走向符合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效能之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鸣明  吴江波  石世英  刘婷婷  张纯博  
采用生态效率分析方法,以重庆为例,针对建筑垃圾简易填埋、民营资源化、国有资源化三种单一情景模式,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其环境影响和经济成本;在此基础上,按照建筑垃圾现行处理数量和比例,计算当前建筑垃圾处理的生态效率,图示建筑垃圾处理不同情景下的生态效率水平,为提升重庆市建筑垃圾处理生态效率提供支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单杨   谢寒宇   张文燕   
随着垃圾处理技术的进步,很多建筑垃圾都可转化为可用资源,带来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本文拟针对LH公司建筑垃圾处理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同行业企业提供经验和建议。一、LH公司建筑垃圾处理业务流程LH公司建筑垃圾处理可归纳为业务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阶段。业务前段即垃圾收运阶段,主要涉及拆除、分拣和除铁等三个环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承毅  
论证PPP模式应用于建筑垃圾处理领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PPP模式的一般运作方式为依据,探讨符合建筑垃圾处理特点的PPP类型及其适用范围,重点设计分析建筑垃圾处理领域引入PPP模式的运行机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相关配套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