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5)
2023(6905)
2022(6040)
2021(5671)
2020(5028)
2019(11606)
2018(11332)
2017(21956)
2016(12341)
2015(14332)
2014(14621)
2013(14915)
2012(14511)
2011(12958)
2010(13268)
2009(12118)
2008(12386)
2007(11699)
2006(10091)
2005(9192)
作者
(39183)
(32923)
(32722)
(31521)
(20770)
(15792)
(15065)
(12957)
(12221)
(11715)
(11271)
(10981)
(10562)
(10500)
(10411)
(10387)
(10376)
(9821)
(9474)
(9445)
(8435)
(8315)
(8201)
(7557)
(7413)
(7371)
(7363)
(7308)
(6766)
(6652)
学科
(51034)
经济(50987)
管理(36264)
(36104)
(28625)
企业(28625)
方法(26559)
数学(23797)
数学方法(23618)
(14575)
(13817)
技术(13607)
中国(13306)
(11739)
(11520)
(10272)
(10082)
贸易(10075)
农业(9872)
(9792)
税收(9673)
(9620)
业经(9606)
地方(9362)
(8948)
银行(8916)
(8404)
教育(8339)
(8083)
(7865)
机构
大学(186486)
学院(183080)
(75055)
经济(73147)
管理(69549)
研究(64035)
理学(59023)
理学院(58352)
管理学(57309)
管理学院(56968)
中国(48087)
(40481)
科学(39910)
(36045)
(35372)
(33774)
研究所(30515)
(30408)
业大(30278)
中心(30059)
农业(28636)
财经(27231)
北京(25749)
(24649)
(23516)
(23511)
师范(23224)
经济学(23189)
(22762)
(22372)
基金
项目(118617)
科学(91263)
研究(85413)
基金(83787)
(73807)
国家(73217)
科学基金(61170)
社会(51808)
社会科(49062)
社会科学(49043)
(47510)
基金项目(44560)
教育(40570)
(40083)
自然(39899)
自然科(38939)
自然科学(38921)
自然科学基金(38246)
编号(35200)
资助(34843)
成果(28619)
重点(27110)
(26829)
(25770)
(25163)
课题(24740)
创新(23640)
科研(23210)
计划(22730)
教育部(22452)
期刊
(84298)
经济(84298)
研究(56062)
中国(42712)
学报(32002)
(31387)
(28159)
科学(27695)
大学(23350)
教育(23327)
管理(23266)
学学(21723)
农业(21136)
技术(19335)
(16429)
金融(16429)
财经(13482)
经济研究(12544)
业经(12302)
(12021)
(11579)
技术经济(11507)
问题(10789)
图书(9812)
科技(9726)
理论(9388)
(9215)
(9080)
统计(9052)
(8919)
共检索到284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陈羽  
改革开放十余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执行技术引进项目80多个,用汇约1.7亿美元。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仿制,改造了一大批陶瓷生产设备,提高了我国陶瓷生产技术水平,极大地推进了陶瓷工业的技术改造进程。消化吸收是技术引进成败的关键,消化吸收工作做得好,就能充分发挥引进技术的效益,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反之,就会使技术引进成为得不偿失之举。鉴于消化吸收工作的重要性,本文拟在分析我国陶瓷工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之概况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搞好消化吸收作一探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世琛  陈亚利  李兴权  
技术,就其主要应用范围来说,至少可以分为实验技术、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等类型。通常,这三类技术都包括在技术引进之列。但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是生产技术,即为达到一定生产目的所需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总和或体系。技术作为一种技术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自产生之日起就是扩散的、转移的、可传授的,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子祥  张荣东  
政府宏观控制和政策干预是一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制约经济发展速度。这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南朝鲜和台湾等经济的高速发展所证实。我国自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从总体来看,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仍进展缓慢。我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之所以难以推动,除了资金匮乏和现有工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政策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政策的贯彻执行也不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千慧雄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同时对引进技术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是落后国家提高技术能力,加速技术追赶,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然而,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是一项昂贵的学习性活动,不会自动发生,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重视程度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消化吸收与技术引进支出的比值是与该行业世界技术进步的速度负相关,与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及该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正相关,1999—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因此解决中国企业目前"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问题不能靠简单的政策刺激,应从加大高等教育投资,快速积累适合企业技术要求的人力资本,以及深化市场改革,推动企业间积极有效竞...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晓洁  雷坤  张建翔  
澳大利亚是中国卫生陶瓷的重要出口地。2015年双方签署中澳自贸协定,进一步降低了卫生陶瓷出口成本,但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显示,温和的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拉动效果并不显著。为解释这种现象,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利用2001—2020年中国对澳大利亚卫生陶瓷出口贸易数据,通过修正的CMS模型,从市场需求、出口竞争力和产品结构三方面分析中国对澳卫生陶瓷出口增长因素。结果表明:在2001—2020年中国对澳大利亚卫生陶瓷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市场需求是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出口竞争力对贸易增长的拉动效果较弱,此外,产品结构不够符合澳大利亚消费者偏好是贸易额增长陷入停滞的重要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晓洁  雷坤  张建翔  
澳大利亚是中国卫生陶瓷的重要出口地。2015年双方签署中澳自贸协定,进一步降低了卫生陶瓷出口成本,但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显示,温和的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拉动效果并不显著。为解释这种现象,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利用2001—2020年中国对澳大利亚卫生陶瓷出口贸易数据,通过修正的CMS模型,从市场需求、出口竞争力和产品结构三方面分析中国对澳卫生陶瓷出口增长因素。结果表明:在2001—2020年中国对澳大利亚卫生陶瓷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市场需求是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出口竞争力对贸易增长的拉动效果较弱,此外,产品结构不够符合澳大利亚消费者偏好是贸易额增长陷入停滞的重要原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欧阳润平  吴长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林  周任重  周权雄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推动自主创新是广东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文章研究评价了广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水平以及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建议政府建立创新激励政策体系。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斌  陈艳华  陈丽霞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后发国家和地区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捷径。立足于机械装备企业核心部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进程,基于动态的技术演化规律,提出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匹配矛盾性和破解路径,进而通过福建省制造企业的案例研究进行实证研究,提出福建省机械装备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指导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莉静  王庆玲  
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C-D生产函数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分行业技术获取、技术转化、技术开发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全过程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并进行稳健回归,验证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三个阶段投入产出效果都不显著,更多地依赖于R&D人员和经费投入,各行业间差异显著,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规模小,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开发阶段投入产出效果差;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技术开发阶段投入产出效果显著;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重引进轻消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张庆昌  
基于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本文分析了不同研发资本及人力资本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动态效应,并运用中国1985~2006年的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本国研发投入;FDI溢出的国外研发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并有上升趋势。进口贸易和国外专利申请却对我国的自主创新起到阻碍作用,但这种阻障作用近年来有所缓和;人力资本尚未跨越FDI溢出渠道所需东道国知识水平能达到的最低"门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傅利平  张出兰  
文章在对我国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结合企业技术能力及知识演化相关理论,对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机理进行研究,并针对如何提高我国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耿子扬  汪贤裕  张莉  
在通过技术引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如何提高组织间技术转移效率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将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背景下的技术转移实现模式分为"推式"和"拉式"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每种模式下都存在多次技术转移,发现一般意义下的转移效率因素的重要性将发生分化并呈现两个特征:一是"推式"模式下变化的不确定性比"拉式"模式下更大;二是转移效率因素在二次技术转移中的重要性和相对重要性会因处于"推式"或"拉式"模式下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建成  毛蕴诗  
基于文献研究以及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本文分析了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演进到自主创新路径的重要性与必然性,并从获取国家或企业外部知识的途径、企业所处国家的资源、企业自身的努力、政策环境等方面构建了基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自主创新机制理论框架,提出了若干结论与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晓强  朱斌  
本文首先在总结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系统模型,然后据此分析了我国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对于如何完善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提升系统功能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