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1)
- 2023(12982)
- 2022(10196)
- 2021(9295)
- 2020(7992)
- 2019(17727)
- 2018(18146)
- 2017(35038)
- 2016(18849)
- 2015(21482)
- 2014(21419)
- 2013(20723)
- 2012(18300)
- 2011(15941)
- 2010(16325)
- 2009(15540)
- 2008(15707)
- 2007(14392)
- 2006(12682)
- 2005(11860)
- 学科
- 业(87991)
- 济(85591)
- 经济(85501)
- 企(82250)
- 企业(82250)
- 管理(74569)
- 方法(40184)
- 数学(31208)
- 数学方法(30592)
- 业经(30158)
- 财(26928)
- 农(25017)
- 技术(22490)
- 务(22046)
- 财务(21984)
- 财务管理(21965)
- 企业财务(20836)
- 中国(20340)
- 理论(18433)
- 农业(18260)
- 制(15658)
- 和(15491)
- 策(15348)
- 划(15090)
- 技术管理(13486)
- 学(13425)
- 体(12863)
- 贸(12861)
- 贸易(12851)
- 经营(12827)
- 机构
- 学院(277425)
- 大学(271150)
- 管理(115278)
- 济(113005)
- 经济(110808)
- 理学(98629)
- 理学院(97737)
- 管理学(95814)
- 管理学院(95312)
- 研究(83444)
- 中国(66212)
- 京(57474)
- 财(52089)
- 科学(50622)
- 农(43862)
- 江(43134)
- 财经(41734)
- 所(41574)
- 业大(39696)
- 中心(39131)
- 经(37754)
- 研究所(37338)
- 北京(35872)
- 州(34368)
- 农业(34344)
- 经济学(33395)
- 范(31986)
- 师范(31669)
- 商学(31553)
- 商学院(31273)
- 基金
- 项目(180650)
- 科学(144376)
- 研究(133004)
- 基金(131998)
- 家(114180)
- 国家(113201)
- 科学基金(99937)
- 社会(85023)
- 社会科(80709)
- 社会科学(80687)
- 省(72375)
- 基金项目(68632)
- 自然(65150)
- 自然科(63808)
- 自然科学(63798)
- 自然科学基金(62680)
- 教育(61214)
- 划(59005)
- 编号(54529)
- 资助(54393)
- 成果(43013)
- 创(40793)
- 重点(40278)
- 部(39046)
- 业(38728)
- 发(38407)
- 创新(37295)
- 课题(36599)
- 国家社会(35361)
- 项目编号(34569)
- 期刊
- 济(127482)
- 经济(127482)
- 研究(76072)
- 中国(53511)
- 管理(48376)
- 财(45272)
- 农(40598)
- 学报(38051)
- 科学(37369)
- 技术(31097)
- 大学(29521)
- 农业(28220)
- 教育(27864)
- 学学(27770)
- 业经(23101)
- 融(22002)
- 金融(22002)
- 财经(21041)
- 经济研究(20279)
- 技术经济(18253)
- 经(18204)
- 业(18074)
- 统计(16414)
- 问题(16187)
- 策(15595)
- 图书(14917)
- 财会(14821)
- 现代(13900)
- 科技(13691)
- 商业(13475)
共检索到412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潘武 徐健 段泳仲
建筑信息模型化(BIM)技术产权具有价值不易评估但易被侵犯的特点,因此准确评估和合理保护BIM技术产权价值至关重要。通过定义BIM技术产权和分析BIM技术特性,提出适用于BIM技术产权价值评估的方法:加权成本-效益法,并探讨具体参数的选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产权价值评估的加权成本-效益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从系统构建、技术改进、法律制定、共享平台构建和加强BIM技术产权研究五方面对BIM技术产权保护提出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天宇
企业价值评估能帮助社会和人们全面准确地认识企业。从分析建筑企业的价值特征入手,结合建筑企业特点分析了三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建筑企业的适用性,并选择自由现金流折现法对某上市建筑企业进行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娜 王静敏
基于价值创造的视角,剩余收益法是最适合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剩余收益法的Ohlson(1995)模型从理论演进和基本思想来分析,既有深厚的逻辑基础又有很强的适用性。本文分析了在剩余收益法下采取Ohlson(1995)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企业价值 剩余收益 Ohlson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明
从收购公司的角度看,目标企业的估值等于目标企业收购前独立价值与收购公司希望收购后增加的目标企业资产价值之和。目标企业资产的增加价值来源于目标企业经营的改善或者两个公司之间的整合效果,也来源于对目标企业资产的处置收益。目标公司的价值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目标公司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二是资产的效用,即满足收购者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主要是预期的获利能力;三是资产的边际效益,即资产在市场上的稀缺程度。 对目标企业估值。按不同财务项目要素主要有:(1)以收益和资产为基础;(2)以现金流量为基础;(3)以投资资本及其增加值为基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健
本文选择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涉及的基本参数之一——"自由现金流量"的估值问题加以研究,通过系统分析现有各类估值方法的利弊和使用条件,最终提出以编制财务预算为基础的自由现金流量参数估值方法,同时就采用该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自由现金流量 估值方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油翠英 苏振民 佘小颉 王群衣
技术中心创新效益的评价是建筑企业对技术中心进行评估的重要环节。针对建筑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评估的特殊性,建立创新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从众多指标中选取最具影响力的投入产出主导因素,采用CCR-DEA模型对技术中心的综合创新效益进行评估。通过熵值法-DEA模型所确定的创新效益指数,对技术中心创新效益进行有效性评价。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行宇 李姚矿
本文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价值的内涵和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探讨了应用相对价值模型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价值并分析了其应用条件。
关键词:
相对价值法 高新技术企业 投资价值 评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哲 陈群
结合建筑企业特点,构建由知识链与价值链有机整合而成的新型知识价值链模型。模型依托知识流动实现知识链与价值链间的互动,促进知识与价值的双重增值,最终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知识价值链 建筑企业 运行机制 研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曾丽娟 刘晓君
小型建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为了提高竞争力和占据市场份额。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行为层面研究分析了适应小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型,充实了小型建筑企业创新的动态性质。
关键词:
小型建筑企业 技术创新模型 研究结果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郑维
一、企业价值的可计量影响因素分析企业价值评估是一种经济评估方法,其以企业整体为对象,判断企业整体价值的综合评估,目的是分析和衡量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并提供有关信息,以帮助投资人和管理当局改善决策。企业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人骥 刘浩 胡晓斌
现有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运用的会计数据很少 ,忽略了大量有价值的会计信息。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已有的会计资料 ,本文把剩余收益理论和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结合起来构建了全新的剩余收益比率估价模型RIR① ,试图揭示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要的财务数据 (会计信息 )与企业价值的确定的关系。本文所建立的RIR模型理论框架的核心内涵与创新之处在于 :( 1 )利用Ohlson模型 ,符合价值创造角度的估价思想 ;( 2 )利用现有财务报表上的数据 ;( 3)尽量向下分解 ,利用更基本而可靠的数据。
关键词:
企业价值 会计信息 剩余收益 财务比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明哲 潘爱玲
笔者将企业价值概念修正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模型的最优解,从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模型出发,构建了一个实用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净现值折现模型。基于我国沪深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净现值折现模型在估计误差、对股价的解释能力以及用于股票投资的获利能力方面都显著优于当前主流的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模型、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石建忠
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价值。本文从员工绩效、人岗匹配度、员工素质、企业激励机制有效性以及岗位价值五个维度对企业员工的价值进行评估,给出了对员工价值评估的模型,并以一个案例说明该模型在企业员工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关键词:
员工价值 模糊矩阵 评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小江 周杨
目前目标企业的估值以及上市公司的股票估值的主要方法有四种:资产法、比率定价法、未来现金流贴现法、实物期权定价模型。但现实中一些企业的真实情况却与运用上述四种方法得出的估值结果大相径庭,所以会有2008年金融危机中股票价值一泻千里的惨剧。事实上对于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将对并购决策及股票市值更有助益,而本文将详述这种方法:模糊定价法─定时点估值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存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价值不仅成为企业在市场交易的定价基础,更重要的是在企业管理的决策中成为驱动目标和管理核心。然而,对企业价值评估现有的方法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企业价值评估的经典理论和分析企业价值评估一般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企业价值增长评估模型。
关键词:
企业价值理论 企业价值增长 评估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