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2)
- 2023(15146)
- 2022(12915)
- 2021(11942)
- 2020(9989)
- 2019(22742)
- 2018(22600)
- 2017(44574)
- 2016(24138)
- 2015(26859)
- 2014(26625)
- 2013(26547)
- 2012(24399)
- 2011(21774)
- 2010(21841)
- 2009(20106)
- 2008(19952)
- 2007(17735)
- 2006(15816)
- 2005(14168)
- 学科
- 济(101570)
- 经济(101454)
- 业(94687)
- 管理(85950)
- 企(84498)
- 企业(84498)
- 方法(45108)
- 数学(35738)
- 数学方法(35289)
- 农(32106)
- 业经(31132)
- 财(31082)
- 中国(24241)
- 务(22688)
- 财务(22621)
- 财务管理(22595)
- 农业(22578)
- 企业财务(21413)
- 技术(20169)
- 和(19533)
- 制(19384)
- 地方(19365)
- 策(19309)
- 理论(18701)
- 环境(18643)
- 划(18581)
- 学(18441)
- 贸(17917)
- 贸易(17909)
- 易(17408)
- 机构
- 学院(346538)
- 大学(342195)
- 管理(144910)
- 济(142577)
- 经济(139609)
- 理学(124705)
- 理学院(123460)
- 管理学(121697)
- 管理学院(121055)
- 研究(111736)
- 中国(85618)
- 京(72689)
- 科学(67067)
- 财(66294)
- 所(55151)
- 农(54894)
- 财经(52658)
- 江(51721)
- 中心(50513)
- 业大(50034)
- 研究所(49775)
- 经(47825)
- 北京(45880)
- 农业(42779)
- 范(42705)
- 师范(42390)
- 州(41576)
- 院(40983)
- 经济学(40892)
- 财经大学(38820)
- 基金
- 项目(230752)
- 科学(183125)
- 研究(172394)
- 基金(168067)
- 家(144396)
- 国家(143089)
- 科学基金(124996)
- 社会(108580)
- 社会科(102989)
- 社会科学(102964)
- 省(90668)
- 基金项目(89006)
- 自然(81251)
- 自然科(79353)
- 自然科学(79337)
- 自然科学基金(77924)
- 教育(77573)
- 划(75015)
- 编号(70966)
- 资助(69103)
- 成果(56621)
- 部(50719)
- 重点(50710)
- 发(49922)
- 创(49790)
- 课题(48045)
- 创新(45769)
- 项目编号(44097)
- 业(43884)
- 国家社会(43796)
- 期刊
- 济(162264)
- 经济(162264)
- 研究(103211)
- 中国(61701)
- 管理(57478)
- 财(52082)
- 农(50989)
- 学报(47668)
- 科学(47020)
- 大学(36964)
- 农业(35671)
- 学学(34948)
- 教育(34604)
- 技术(31416)
- 融(31034)
- 金融(31034)
- 业经(28734)
- 财经(25293)
- 经济研究(24688)
- 经(21603)
- 问题(20671)
- 业(20276)
- 技术经济(19326)
- 现代(17859)
- 科技(16748)
- 理论(16586)
- 图书(16300)
- 商业(16019)
- 贸(15610)
- 财会(15259)
共检索到512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雨欣 陈建国 王雪青 冯博
以行业视角下的平均碳排放量为依据,将我国30个省市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建筑业碳排放区域。针对不同的区域,分别运用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并结合区域碳排放特点,从建筑材料和经济发展目标方面对建筑业节能减排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
建筑业 碳排放 环境影响评估 灰色预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祁神军 张云波
运用经济投入-产出分析法,建立了基于能源消耗的产业碳排放强度模型和建筑业碳足迹模型,核算了我国建筑业1995~2009年期间碳排放的分布特征;运用Kaya恒等式,从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产业规模效应、经济产出效应4方面分解了建筑业直接碳排放和隐含碳排放的变动趋势,探讨了我国建筑业未来实施减排的途径和对策。研究表明,建筑业能源结构强度和规模产业能源强度的进一步降低是建筑业节能减排的关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兵 祁神军 张云波 佘洁卿 温日琨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以厦门市学生宿舍、居民住宅及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总结三类建筑碳排放的共性,进而提出不同功能建筑的减排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苏苏 朱建国 王泽 许可 朱凯薇 陈昕霄
借鉴LCA原则与框架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建材生产及运输、施工建造、建筑物运行及拆除处理四个阶段,并界定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碳排放来源。运用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软件,以江苏地区某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楼为例,计算其各阶段及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并提出相应的碳减排对策,为建筑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宋向南 卢昱杰 申立银
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都持续刚性增长的建筑领域,利用市场机制,借助碳交易来控制和减少其碳排放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本文通过构建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探讨建筑业主在碳交易驱动形成的复杂动态环境下的最优碳减排策略;并基于实证数据进行情景耕耘,模拟和预测业主减排策略的动态适应性调整。研究发现:(1)业主碳减排决策受政府补贴强度和违规惩罚倍率调整的冲击更为显著;(2)目前碳市场"一刀切"的惩罚倍率极易使建筑业主陷入"明罚实奖"的惩罚悖论;(3)政府应采用"补贴退坡"政策并对不同类型的建筑业主进行精准补贴。
关键词:
碳交易 建筑业主 碳减排 决策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祁神军 田丝女 张云波 温日琨
基于I-O理论和RAS法,构建了我国建筑业隐含碳排放的核算模型和预测模型;进而预测了2011~2020年建筑业的隐含碳排放;以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_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基本目标,分解了建筑业隐含碳排放的减排目标及关联产业的隐含碳排放减排的责任分担,提出了建筑业隐含碳排放降低的对策和措施。研究结果表明:2015~2020年各产业部门将释放10 537 913万吨的CO_2,其中的2 664 547万吨是建筑业产生的隐含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25.29%;建筑业98%的隐含碳排放减排责任归属关联产业,其中石油、炼焦、煤气及精制品加工业的隐含碳排放降低的责任之比达到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勇戈 宋伟雪
科学预测建筑业碳排放对建筑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应用模糊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建筑业碳排放预测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构建建筑业碳排放测算模型,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筛选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建筑业碳排放的模糊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FCS-SVM)预测模型对建筑业碳排放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FCS-SVM建筑业碳排放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及混沌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CPSO-BP)预测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光普 康瑜 范浩文 于晓燕 马明
以中国重工业城市包头的建筑碳排放核算和预测为研究对象。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业、交通和建筑,采用能源平衡表的区域宏观建筑能耗计算方法,对内蒙古包头市2002—2020年城区三种建筑类型能源消耗量进行核算,以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构建LSTM预测模型,并对2021—2030年的包头市建筑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2—2020年间包头市建筑直接碳排放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1 996.74万吨为最高值,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约7.7倍。通过LSTM预测模型可知,居住建筑能耗预测在2021—2030年中,包头市三种建筑的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碳排放总量大小依次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包头市2020年建筑直接碳排放量达到1 966.52万吨,同比2005年涨幅约124%。与政府的预期减排目标相悖。LSTM预测2021年建筑直接碳排放为1 964.21万吨,符合碳排放反弹的预期。2022年为建筑碳排放峰值,之后逐年下降。因此,包头市积极提出建筑节能减排的策略建议,“十四五”规划中强调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建筑发展思路,积极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
建筑 碳排放 碳达峰 LSTM模型 预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光普 康瑜 范浩文 于晓燕 马明
以中国重工业城市包头的建筑碳排放核算和预测为研究对象。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业、交通和建筑,采用能源平衡表的区域宏观建筑能耗计算方法,对内蒙古包头市2002—2020年城区三种建筑类型能源消耗量进行核算,以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构建LSTM预测模型,并对2021—2030年的包头市建筑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2—2020年间包头市建筑直接碳排放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1 996.74万吨为最高值,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约7.7倍。通过LSTM预测模型可知,居住建筑能耗预测在2021—2030年中,包头市三种建筑的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碳排放总量大小依次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包头市2020年建筑直接碳排放量达到1 966.52万吨,同比2005年涨幅约124%。与政府的预期减排目标相悖。LSTM预测2021年建筑直接碳排放为1 964.21万吨,符合碳排放反弹的预期。2022年为建筑碳排放峰值,之后逐年下降。因此,包头市积极提出建筑节能减排的策略建议,“十四五”规划中强调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建筑发展思路,积极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
建筑 碳排放 碳达峰 LSTM模型 预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婉玲 黄玛兰 王红玲
为推动畜牧业甲烷减排进程以及实现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利用FAO数据库1961-2019年的长时序统计数据,分析了全球畜牧业甲烷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1)1961-2019年,全世界各地区畜牧业甲烷估计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2)全球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由1961年的6 804.79万t增加至2019年的10 352.91万t,分别占畜牧业甲烷排放总量的96.98%、97.51%;在不同品种反刍动物中,甲烷排放量前3位分别是肉牛、奶牛、水牛,其排放量分别由1961年的3 498.87万、1 861.56万、520.98万t增加至2019年的5 666.16万、1 996.04万、1 208.33万t。(3)印度、中国、巴基斯坦等国作为畜牧生产大国,牛、羊等反刍动物产量均排名世界前10位,其甲烷排放量也在不断增长,且增量多增速较快。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控制畜牧业甲烷排放的策略:在政策层面,建立畜牧业甲烷排放的统计数据与规范测算标准,对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征税或使其参与碳市场,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农户降低农场甲烷排放,加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气候变化认知;在生产端层面,提高牧草质量,采取合理的放牧管理策略,添加饲料补充剂,优化遗传选育,提升畜牧粪污利用水平;在消费端层面,减少肉类和乳制品浪费和用植物性饮食减少或替代动物类饮食,多策并举减少畜牧业甲烷排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加猛 万文娟
基于载客汽车、载货汽车、简易机车、公共交通和其他汽车等不同类型车辆保有量、年均行驶里程和燃油经济性指标,对2000-2014年江苏省公路运输的碳排放量分布情况进行了核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车辆结构、能源结构、政策供给、供应链低碳一体化等多维视角,提出了江苏省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的策略建议,为2020年江苏全面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示范省份提供决策信息和方案参考。
关键词:
公路运输 碳排放核算 减排策略 江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贵华 梁若男 李雨薇 徐威娜
随着航运污染不断加重,减少船舶污染物排放成为航运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综合考虑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中最有成效的三种减排策略,即船舶航行减速、泊位连接岸电和使用低表面能型防污减阻涂料,同时兼顾实施成本和减排效益,以船商年运营收入、燃油成本、减排策略成本、排放成本和综合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然后,通过变量替换对模型进行转化,并分析相关凸性。最后,以船商阳明提供的跨太平洋航线为例,通过数值仿真试验获得了不同碳排放配额下船商的最优减排策略组合,并针对燃油价格与碳排放配额价格给出了灵敏度分析,以检验模型的实用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培道 朱朝勇 张扬 陈波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被列为“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及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碳约束和资金约束的双重风险,在制定投资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碳减排效益。为此,基于边际碳减排成本的原理,在项目投资层面设计了一个综合考虑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投资决策模型,在组织机构层面构建了碳效率指标模型,提出了边际出清和集体行动两种减排策略并以实际案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技术因其减排成本和收益的差异,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从而存在着成本上最优的策略;边际出清策略成本较高,减排效率较低,而集体行动策略则能够较快实现减排目标。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国企业建立考虑碳约束的最优减排策略管理体系。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谢鑫鹏 赵道致
基于清洁发展机制,探讨国有大型制造型企业在面临政府的碳排放规制时如何与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进行生产和减排决策,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上、下游企业在3种不同合作情况下的减排效果和利润,对企业在减排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碳交易价格对减排效果的影响以及社会福利的比较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减排和定价均合作时各主体的利润和减排效果均最优,制造型企业在低碳化的进程中应首先瞄准碳排放量大的企业,并从其所处供应链的上游企业着手;碳交易价格随企业边际减排成本的高低而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若要减少排放总量,必须减少一定的产量。上述结论为制造型企业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瑜
绿色低碳发展观念近年来成为各地区的首选发展模式,绿色低碳发展是首要目标之一是实现低碳排放,为更好地制定碳减排策略,研究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尤为关键。为深入研究湖南地区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协整分析等计量研究方法,以湖南地区1995-2011年数据作为样本,对湖南省碳排放及其诸多影响因素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路径及机理,以据此提出相应的碳减排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