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7)
- 2023(15152)
- 2022(12781)
- 2021(11856)
- 2020(9890)
- 2019(22316)
- 2018(22017)
- 2017(43067)
- 2016(23286)
- 2015(26021)
- 2014(25739)
- 2013(25610)
- 2012(23335)
- 2011(20386)
- 2010(20356)
- 2009(18846)
- 2008(18810)
- 2007(16836)
- 2006(14702)
- 2005(13024)
- 学科
- 济(98705)
- 经济(98593)
- 业(95206)
- 企(84312)
- 企业(84312)
- 管理(81465)
- 方法(43804)
- 数学(34196)
- 数学方法(33868)
- 业经(32694)
- 农(32635)
- 财(31469)
- 中国(24264)
- 务(24111)
- 财务(24050)
- 财务管理(24008)
- 农业(23611)
- 企业财务(22797)
- 技术(20753)
- 地方(19560)
- 理论(18285)
- 和(18239)
- 制(17924)
- 学(16422)
- 划(16246)
- 贸(15978)
- 贸易(15971)
- 易(15477)
- 策(15142)
- 产业(14912)
- 机构
- 学院(332757)
- 大学(327000)
- 管理(139423)
- 济(135814)
- 经济(133111)
- 理学(120444)
- 理学院(119283)
- 管理学(117684)
- 管理学院(117075)
- 研究(103171)
- 中国(78811)
- 京(69229)
- 财(62582)
- 科学(62477)
- 农(52866)
- 所(50447)
- 财经(50130)
- 江(49642)
- 业大(48514)
- 中心(47224)
- 研究所(45522)
- 经(45445)
- 北京(43416)
- 农业(41175)
- 范(40745)
- 师范(40441)
- 州(39997)
- 经济学(39687)
- 院(37876)
- 商学(37397)
- 基金
- 项目(224747)
- 科学(178285)
- 研究(169554)
- 基金(162722)
- 家(139257)
- 国家(137968)
- 科学基金(120833)
- 社会(107604)
- 社会科(102012)
- 社会科学(101987)
- 省(89464)
- 基金项目(87082)
- 自然(76974)
- 教育(75890)
- 自然科(75166)
- 自然科学(75150)
- 自然科学基金(73817)
- 划(73033)
- 编号(70341)
- 资助(65691)
- 成果(55645)
- 创(49254)
- 重点(49066)
- 发(48960)
- 部(48953)
- 课题(47058)
- 创新(45190)
- 项目编号(43994)
- 国家社会(43690)
- 业(43646)
- 期刊
- 济(154557)
- 经济(154557)
- 研究(96446)
- 中国(60105)
- 管理(53989)
- 财(51480)
- 农(49894)
- 学报(45748)
- 科学(44650)
- 大学(35594)
- 农业(34790)
- 学学(33750)
- 教育(32757)
- 技术(30303)
- 业经(28580)
- 融(26546)
- 金融(26546)
- 财经(24208)
- 经济研究(23148)
- 经(20796)
- 问题(20063)
- 业(19413)
- 技术经济(18620)
- 现代(16948)
- 财会(16350)
- 科技(16314)
- 商业(15994)
- 理论(15468)
- 图书(15287)
- 版(14670)
共检索到485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阎西康 常璐平 兰天 董成
建筑业劳务用工产业工人化是构建建筑产业现代化体系的关键环节。设计问卷并对建筑劳务工人展开调研,分析建筑业工人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劳务用工产业工人化建设的实效性途径,为将建筑劳务市场管理纳入严格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渠道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业 劳务用工 产业化 长效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柯燕燕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势在必行。基于CAS理论视角,分析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演化过程的复杂性和涌现性,并对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与CAS理论兼容性的七个指标进行诠释,在此基础上,运用CAS理论对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主体建模提出分析框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心雨 刘佳纯 万钇宏 王天宇 陈浩
近年来,建筑工人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分析年鉴数据、建筑工人问卷调查数据和建筑工地进场登记数据,本文发现建筑行业近10年来进入快速老龄化时期,但老龄化程度在纵向职级之间和横向工种之中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一线工人和重体力、工作环境较差的技术工种老龄化程度更深。针对这些特征,本文从劳动力市场供给侧、需求侧以及供需匹配机制初步探究其成因。本文结论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管理实践和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老龄化 建筑行业 工种异质性 职级异质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江卫丰 刘树青
鉴于目前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职业化素质普遍不高,需建立一套产业工人胜任力评价体系,对产业工人的职业胜任力进行理论需求分析。结合专家访谈和调研,从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创新能力、工作表现与个人特质、职业意识与职业规划四大维度构建胜任力模型。然后发放调研问卷,利用SPSSAU软件进行模型检验,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产业工人总体胜任力不足,并分析不足点,为提升产业工人职业素质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忠富 彭虹灵 蔡晋
从建筑工业化的背景出发识别相关制约因素,构建ISM-MICMAC模型,分析制约因素的层级结构,结合驱动力依赖度矩阵寻找关键因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推进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书安 徐美银 闫志刚
根据江苏省的抽样调查数据,借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阐明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问题并分析形成原因;从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安全角度阐述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对建筑产业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法:推进建筑工人产业化进程,提高建筑生产工业化水平。
关键词:
建筑劳务用工 老龄化 现状 成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阴宏敏 郭丽芳
以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对建筑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为研究视角,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对劳务分包制度实行以来,天津市建筑业历年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劳务分包制度建立以来天津市建筑业的生产效率逐年上升。在此基础上分析劳务分包制度对建筑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建筑业 劳务分包 DEA方法 生产效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玲 刘长滨
建筑业管理层与作业层的分离催生了大量的建筑劳务队伍,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深层次问题。建筑劳务用工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本文指出建筑劳务用工市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调整队伍结构、推进劳务用工相关改革、加强劳务用工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建筑劳务用工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劳务用工 建筑业 农民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曹立辉 张岩俊 齐永顺
通过介绍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工作的特点,分析了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的岗位构成、聘用制度。从长期聘用劳务用工和劳务分包两方面对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劳务用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继德 周舜尧
为了深入了解不同劳务用工模式对建筑行业或企业产生的影响,全面分析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对我国建筑业的四种劳务用工模式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对策进行系统化的阐述,并探讨现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书安 刘荣自 沈家军
分析江苏五个城市建筑劳务用工输入地分布状况,提取影响建筑劳务用工区域流动的主要因素,建立建筑劳务用工区域流动的一般引力模型。以江苏省及关联省份作为研究对象,求解引力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分析确定交通距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等对建筑劳务用工区域流动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建筑劳务用工 区域流动 引力模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应珍 徐鹏鹏 刘贵文
建筑劳务用工模式的不完善是导致建筑劳务用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介绍施工企业直接雇佣、劳务分包企业用工、架子队用工和非成建制用工四种模式。运用问卷调查法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传统建筑劳务用工模式下产生的劳务用工问题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最为严重。在上述基础上,以实名制管理为手段,构建以劳务"基站"为依托的建筑劳务用工模式,为模式创新提供思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宪强 何佰洲
在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建筑劳务用工为因变量的农村劳动力产业梯度流动模型,用它们分析了中国建筑劳务用工的回流、分流和转流等问题,总结出建筑劳务用工流动的一些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为中国建筑业日后劳务用工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魏东霞 谌新民
劳动力市场歧视是源于雇主偏好还是经济动因一直存在争议,现有研究考察的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户籍歧视是基于性别、肤色或城乡等标签式的前定特征的,雇主偏好和经济动因往往混合在一起难以区分。本文通过梳理我国企业用工体制演变过程,揭示了企业用工双轨制的经济动因,并利用2012年广东南海产业工人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人特征和企业特征后,在工资报酬方面,临时工和派遣工工资显著低于正式工;在保险福利方面,临时工在获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上比正式工处于显著劣势,但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上差异不显著;派遣工在获取"四险一金"上比正式工均处于显著劣势。用工性质属非前定特征,排除了雇主偏好的因素,本文...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歧视 用工双轨制 同工不同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