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7)
2023(12822)
2022(11341)
2021(10793)
2020(9087)
2019(21156)
2018(21172)
2017(40914)
2016(22516)
2015(25375)
2014(25606)
2013(25224)
2012(22881)
2011(20601)
2010(20773)
2009(18876)
2008(18438)
2007(15992)
2006(13952)
2005(12055)
作者
(66084)
(54990)
(54563)
(51866)
(34903)
(26412)
(24755)
(21753)
(20834)
(19562)
(18933)
(18395)
(17338)
(17251)
(16891)
(16842)
(16534)
(16268)
(15699)
(15530)
(13725)
(13441)
(13344)
(12422)
(12193)
(12177)
(12164)
(11995)
(11004)
(10958)
学科
(92296)
经济(92205)
管理(67121)
(61018)
(52056)
企业(52056)
方法(44606)
数学(39190)
数学方法(38494)
(22397)
(21934)
中国(21645)
地方(21375)
(20842)
业经(19242)
理论(16252)
(15695)
农业(15170)
(14922)
(14913)
环境(14855)
财务(14843)
财务管理(14816)
(14098)
贸易(14088)
企业财务(14031)
(13616)
技术(13568)
(13016)
(11966)
机构
学院(316449)
大学(316138)
管理(127765)
(118232)
经济(115415)
理学(111323)
理学院(110072)
管理学(107716)
管理学院(107163)
研究(103722)
中国(76316)
科学(69025)
(68140)
(53228)
(53202)
(51994)
业大(49848)
研究所(48959)
中心(47001)
(45358)
北京(43011)
财经(42942)
(42329)
师范(41907)
农业(41083)
(38902)
(38031)
(37946)
技术(34694)
经济学(33998)
基金
项目(223868)
科学(175507)
基金(161108)
研究(160116)
(141652)
国家(140520)
科学基金(120588)
社会(97904)
社会科(92784)
社会科学(92754)
(89325)
基金项目(86010)
自然(81723)
自然科(79738)
自然科学(79723)
自然科学基金(78189)
(75091)
教育(74075)
资助(67555)
编号(66100)
成果(52255)
重点(50541)
(48263)
(47552)
(46160)
课题(45417)
科研(43089)
创新(42987)
计划(41621)
大学(40874)
期刊
(125681)
经济(125681)
研究(86771)
中国(59260)
学报(52773)
科学(48338)
管理(45994)
(45680)
(39771)
大学(38552)
学学(36173)
教育(35895)
农业(32435)
技术(28892)
(22688)
金融(22688)
业经(21170)
财经(19652)
经济研究(19639)
图书(19011)
资源(17704)
(17373)
(16633)
科技(16040)
问题(16028)
技术经济(15477)
理论(15232)
统计(15065)
(14581)
实践(14192)
共检索到450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海峰  刘峰贵  
在简要说明黄河断流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及断流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提出了解决黄河断流的四条途径,即开源、节流、跨流域调水及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动态调控模型,进行人工调控,在对这些途径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动态调控模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最后论述了建模原理与方法及其若干宏观战略决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琦  段春青  陈晓楠  
对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进行科学评判,针对评价中存在随机性及模糊性的特征,建立起基于云理论的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用水条件等11个指标建立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二元模糊对比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借助云模型定量描述单指标条件下待评价区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等级,并通过模糊变换,确定综合评判等级。云模型将不确定性概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隶属函数描述评价等级的模糊性,并利用超熵概念考虑隶属度本身存在的随机性,更符合实际评判的情况。应用该模型对黄河流域9个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总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汉华  罗俊  王瑶  
基于2008—2018年黄河流域4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水资源相关面板数据,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估计和Markov链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特性及其动态演进过程。结果发现:城市化水平和产业升级对效率值影响显著,剔除环境变量之后,纯技术效率成为影响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方面,且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在集聚程度上表现为波动下降态势,效率较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具有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时间变化,效率值逐步减小,城市间效率差异呈扩大趋势,向中低效率转变的可能性增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春晖  杨志峰  郑小康  庞爱萍  
流域水资源开发阈值是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和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保证。随着水资源短缺引起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水资源开发阈值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从最初的"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和"可供水量"等,到考虑生态需水和水质保护的水资源可利用量。本文在这些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流域水资源开发阈值及其计算模型,即考虑水资源量、不可利用的洪水量、被污染水量、生态需水量及重复计算水量,综合计算流域水资源开发阈值。黄河流域作为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水资源开发面临严峻挑战。以黄河流域为例,运用该阈值模型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阈值进行初步计算,得到开发阈值多年平均约为238亿m3,占黄河天然径流量的40%左右,符合国际公认的流域水资源开发标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岩  冯亚中  
水资源脆弱性是衡量水资源系统在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承载能力的重要标准,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与预测是评估流域水安全状况、辨识未来水资源系统存在的问题的重要手段。该文首先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Rough Set,缩写为RS)方法对原始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去除冗余属性。然后,将降维后的评价指标标准值作为"评价样本",运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缩写为SVR)模型对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最后,设定未来3种不同气候模式与社会经济情景,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情景预测。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过去16年间整体水资源脆弱性等级已从Ⅴ级提升到Ⅳ级水平,未来情景1、情景2下流域整体水资源脆弱性将会好转,但仍处于Ⅳ级中度脆弱水平。未来水质脆弱性与灾害脆弱性提升较为明显,水量脆弱性没有显著改善,在情景3下将恶化到Ⅴ级中高脆弱。因此未来采取积极的人工调控措施能使得水质与灾害方面获得明显的提升,而水量脆弱性则成为制约未来流域整体水资源脆弱性的瓶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少明  李群  杨立彬  
水资源系统分析特点是大系统和多目标,包括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维持、社会和谐等多目标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传统的运筹学方法常会遇到"维数灾"问题。论文针对水资源利用多目标特征,结合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水资源多目标利用的耦合关系,建立融合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效益的水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体系。引入多目标柔性决策理论和决策者目标满意隶属度模糊推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多目标柔性分层决策方法。采用实数编码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建立基于加速遗传算法(RAGA)的柔性决策(FDM)模型,利用模型强大的搜索功能和交互模式求解决策者满意的方案,避免维数灾问题。以2010水平年为例,进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凯  孙雪梅  
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利用效益直接关乎到其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均方差决策法,测算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益,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18年黄河流域71个地级行政单元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指数为0.502,从上游(0.476)、中游(0.496)到下游(0.555)依次递增。具体而言,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整体差异较小,生态效益中、上游地区波动较大,社会效益地区间差异明显;从时间演化来看,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呈逐年递增趋势,由2009年的0.414提高到2018年的0.502,上、中、下游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变化趋势与综合效益大体一致,均为稳健型增长;对比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的空间差异,发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处于低综合利用效益阶段的地区由最初的10个降为0个,处于高综合利用效益阶段的地区由最初的3个增至35个。其中,青海海西州进步最明显,宁夏段、甘肃段稳定处于中综合利用效益阶段,山西、河南段有较大改善,山东段综合利用效益整体较高。基于此,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益现状提出相关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宇   袁汝华   王维  
新形势下,黄河流域水资源已经具备了重新调配的条件。通过系统分析流域水资源配置新形势各要素对其配水格局的动态影响,构建新形势下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模型,根据模型仿真结果提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动态配置方案。结果表明:新形势前(2010—2013年),黄河流域水量分配偏好中下游地区;新形势后至基准年(2014—2019年),流域配水格局重心逐渐向黄河上游移动,供水区水资源供需缺口总量减少近5.6亿立方米;基准年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效前(2020—2029年),流域水资源配置规模和供水区水资源供需缺口量的变化基本延续2014—2019年的发展趋势;西线工程生效后(2030—2035年),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重心向下游倾斜,供水区水资源供需缺口出现结构性下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宇   袁汝华   王维  
新形势下,黄河流域水资源已经具备了重新调配的条件。通过系统分析流域水资源配置新形势各要素对其配水格局的动态影响,构建新形势下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模型,根据模型仿真结果提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动态配置方案。结果表明:新形势前(2010—2013年),黄河流域水量分配偏好中下游地区;新形势后至基准年(2014—2019年),流域配水格局重心逐渐向黄河上游移动,供水区水资源供需缺口总量减少近5.6亿立方米;基准年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效前(2020—2029年),流域水资源配置规模和供水区水资源供需缺口量的变化基本延续2014—2019年的发展趋势;西线工程生效后(2030—2035年),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重心向下游倾斜,供水区水资源供需缺口出现结构性下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邓椿  蒋晓辉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EBM模型,测度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Tobit模型,探究其驱动机理。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低于长江流域,但效率差距呈收敛态势;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历年均值下游最高、上游最低;研究期内,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山东的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显著提高,山西持续低下,但四川、内蒙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人均水资源量、节水农业发展水平、水库总库容量、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呈现显著正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呈现显著负向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效率的影响程度最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艳萍  刘畅  
文章运用基于Shephard水资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2009—2018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统计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时间演变和空间集聚状态。结果表明:2009—2018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一直处于小幅度下降趋势;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不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集聚效应,流域内各省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差较大;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水资源禀赋、城镇化进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冉  王义民  畅建霞  黎云云  
在分析黄河流域1980-2015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基础上,基于水资源二级分区,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Ci)、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例(D)、林草植被变化指数(R)三个指标分析8个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然后针对1980-1990年、1990-2000年、2000-2010年、2010-2015年四个时期,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程度研究各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与程度。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水域面积变化最为显著。8个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例均在20%左右,相互之间差异不大。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方面,沙漠及未利用地、水域和城市及工矿用地变化速度明显,其余三种土地利用类型由于面积基数较大,变化速度相对较小,但是变化面积很大。从各时期看,2010-2015年变化速度最大,并且大致呈现随时间推移变化速度逐渐增大的特征。在综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方面,8个分区基本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上游龙羊峡以上增加最为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岳立  韩亮  
本文采用Super-DDF模型测度水资源利用效率,构建Tobit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处于中等水平,未达到完全有效;(2)全流域来看,数字经济促进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在黄河上、中游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在黄河下游存在抑制作用,但结果不显著;(3)数字经济在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调节下,有利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在资源禀赋的调节下,不利于其利用效率的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岳立  韩亮  
本文采用Super-DDF模型测度水资源利用效率,构建Tobit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处于中等水平,未达到完全有效;(2)全流域来看,数字经济促进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在黄河上、中游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在黄河下游存在抑制作用,但结果不显著;(3)数字经济在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调节下,有利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在资源禀赋的调节下,不利于其利用效率的提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黎云云  畅建霞  王义民  刘泉  樊晶晶  叶定阳  
[目的]分析黄河流域现有的土地利用数据,揭示黄河流域未来30年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演变趋势。[方法]基于黄河流域1980,1990,2000,2010和2015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元胞自动机-马尔可夫模型(CAMarkov)对2000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基础上,对2020,2030,2040和205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景进行预测,并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剖析黄河流域2020—2050年的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趋势。[结果]基于CA-Markov模型的黄河流域2000和2010年土地利用模拟误差均小于10%,Kappa指数高达0.872 8和0.897 0,证实了CA-Markov模型在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模拟上的可行性及精度的可靠性;未来30年间,黄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和草地;耕地和草地将减少约10%,林地将增加约5%,建设用地将增加约150%,且主要集中于宁蒙河段以及中下游地区。[结论]CA-Markov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预测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格局,模拟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