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0)
- 2023(2450)
- 2022(1926)
- 2021(1578)
- 2020(1135)
- 2019(2530)
- 2018(2282)
- 2017(3347)
- 2016(2357)
- 2015(2638)
- 2014(2680)
- 2013(2238)
- 2012(1962)
- 2011(1673)
- 2010(1800)
- 2009(1506)
- 2008(1453)
- 2007(1487)
- 2006(1235)
- 2005(1085)
- 学科
- 管理(7536)
- 济(5557)
- 经济(5551)
- 业(5091)
- 企(4350)
- 企业(4350)
- 教育(3289)
- 中国(2995)
- 财(2194)
- 教学(2056)
- 方法(1908)
- 贸(1873)
- 贸易(1866)
- 易(1846)
- 理论(1726)
- 学校(1722)
- 工作(1717)
- 研究(1668)
- 务(1635)
- 财务(1631)
- 财务管理(1629)
- 业经(1616)
- 数学(1598)
- 企业财务(1585)
- 数学方法(1578)
- 农(1521)
- 地方(1378)
- 政治(1342)
- 思想(1307)
- 关系(1306)
- 机构
- 大学(30574)
- 学院(28602)
- 管理(10136)
- 济(9519)
- 经济(9254)
- 研究(8894)
- 理学(8651)
- 理学院(8583)
- 管理学(8358)
- 管理学院(8317)
- 京(6260)
- 中国(5973)
- 范(5087)
- 师范(5053)
- 财(5013)
- 科学(4919)
- 江(4683)
- 教育(4510)
- 业大(4252)
- 中心(4084)
- 农(4023)
- 所(4021)
- 北京(3929)
- 州(3906)
- 财经(3769)
- 师范大学(3766)
- 院(3668)
- 研究所(3588)
- 技术(3465)
- 经(3292)
共检索到46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天兵 王小玥 刘凌旗 瞿毅臻
提出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建立高校质量联盟,使之逐步发展成为政府、高校之外的第三方组织,是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认为建立质量联盟,应本着自愿、合作、发展的原则,以追求卓越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为目标,凝聚具有共同志向和相当基础的国内研究生培养单位,通过高标准的自我规约进行质量自律和深度合作,促进成员单位的协同发展和整体进步。指出建立质量联盟,需要重视对质量主体共识、信息公开化、标准合理化、组织规范化等关键问题的把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晶 叶继元
为科学、合理评价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质量,本文基于“全评价”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合理内核,重点从“内容”“效用”评价两个方面构建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三角”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质量进行示范性评价,以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艳婷
实施战略联盟策略,是高校应对资源短缺、提高办学水平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高校战略联盟存在着资源整合与合作形式过于单一、联盟与合作开展不足等现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开展高校校际间灵活多样的合作办学,不同类型高校实施不同的战略联盟策略,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作用等是我国高校战略联盟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战略联盟 高校 现状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平宇 姜明君
民营企业作为构成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规模最大的主体,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实现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系统性强的工程,不仅需要政府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还需要从产业链的视角出发,构建产业链生态系统,形成利益共同体,以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驱动力。通过构建产业链联盟,能够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可以提升民营企业现代化治理和管理水平,推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民营企业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搭建平台,提升链上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以及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为更好发挥产业链联盟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建议培育挖掘链主企业,打造高质量产业联盟;创新产业链党建组织形式,增强产业链联盟黏性;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产业链数字化;建立协调机制,完善产业链联盟治理模式。
关键词:
产业链联盟 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学洪 金峰 王学军 吴志强
介绍了桂林理工大学在实施校企战略联盟的过程中大力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做法,同时说明了基地建设的成效反过来又推动校企战略联盟发展的情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洪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3年多来,高等教育事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递增,"2011计划"有序展开,体制机制改革走向纵深,"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正逐步由理念转化为明确具体的办学实践。在这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亮点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要目的,以优化和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为主要特征的,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高校间的联盟化发展,空前活跃。从目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宝印 徐维清 张艳 郝彤亮
认为建立健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是研究生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重要着力点之一。简要回顾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建设历程;论述了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建立健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臻聪
物流联盟是以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盟。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在物流资源和能力上存在着差异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会趋向于进行合作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发展物流联盟的意义,探讨其发展模式及实施成功的几点保障因素,以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
关键词:
战略联盟 物流联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雷鸣强
截至2019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已达692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1 278所的54.1%,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每年为国家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经济社会的各个岗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在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推进大学"双一流"建设、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引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人工智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秉琦 贾鹏
当今世界,国家、地区、高校间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显著增强,全方位、多层次、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己成为潮流。就海峡两岸的特殊现状以及各自高等教育的不同特点而言,海峡两岸有没有组建跨区高校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如果确有必要并存在一定可能性,其依据又在哪里?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孟华兴 王春和 张伟东
创新联盟作为整合互补资源、快速应对市场的组织模式,提高了合作单位的竞争力。但信任的匮乏成为联盟失败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创新联盟信任缺失的矛盾表现,从创新联盟的主体和客体两方面探究其原因,指出了联盟信任的独特性——快速信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联盟快速信任的对策。
关键词:
创新联盟 快速信任 信任缺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喜印
巨额的银行信贷资金因找不到合适的贷款对象而使资金市场出现供大于求,而券商的融资却发生了危机;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尽管每年都大幅度增长,形成庞大的资金,却因融资渠道狭窄而不能充分保值和增值。银行、证券、保险三者之间在资本市场上的矛盾,可以借助一条行之有效的链条加以解决,那就是建立银证保联盟。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保险公司 券商 联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卫 黄晓彬
高职院校的督导职能通常停留在对教学组织实施过程的督查、教学标准化引导层面,针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培养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毕业生企业满意度等更深层次的评估难以开展。借鉴英美院校内部问责与校外评估结合,发挥区域院校联盟作用的经验,以市(高教园区)为区域范围,提出区域高职督导联盟体系的构建要实现两方面职能:一是统筹区域高职院校教学组织实施过程的督导;二是分专业开展质量保障体系优良性的评估,形成半官方的区域督导联盟委员会下设评估组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锦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高校竞争与合作的加剧,高校战略联盟作为高校间、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一种有效的竞争合作方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这既是高校加快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结合辽宁实际提出了高校战略联盟的基本模式及加强法规建设,建立财政金融引导保护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组织作用,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等构建区域高校战略联盟若干策略。
关键词:
区域 高校战略联盟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妍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次举世瞩目的体制改革。在这次体制改革进程中,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些省级政府在省会以外的地级市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这类学校普遍存在办本科院校历史不长、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资源匮乏、社会声誉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安徽省13所新建本科院校在省教育厅的引导与支持下,实施全方位合作办学,创建了"安徽(部分)高校联盟"。联盟内高校实行"教师互聘、学生互派、学分互认、相互开放实验室、图书资源共享"等,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同层次、同类型、同区域的高等学校组建发展联盟、实施合作办学,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
关键词:
安徽省 新建本科院校 联盟 合作办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